基于动态KC试验台的汽车平顺性与操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9 09:30
根据GB/T7031-2005《机械振动道路路面谱测量数据报告》中标准,在MATLAB/Simulink建立随机路面作为激励输入,进行七自由度整车模型的仿真分析。并将随机路面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悬架动态仿真,分析悬架动态K&C特性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传统基于静态K&C特性分析的系统参数设计不足以满足复杂工况下整车对悬架的性能要求,而动态K&C试验具有更精确的响应结果更能反应悬架的实际使用状态。以MATLAB/Simulink建立的随机路面通过迭代得到试验台的驱动谱,在动态K&C试验台进行试验,验证随机路面模型和整车模型的准确性,分析随机路面激励下的悬架动态K&C特性对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为以后悬架性能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文章来源】: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0,58(0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路面Simulink仿真模型
仿真分析时,输入不同路面等级的路面不平系数和所需要的车速得到不同等级的随机路面激励。本文采用速度为v=30m/s的A,B,C三级路面模型,路面振幅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9-12]。2 Simulink整车模型仿真分析
通过七自由度的整车振动数学模型,建立了如图3所示的Simulink整车仿真模型。在随机路面的激励下可以仿真得到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载荷等参数的变化。车身加速度主要是考察汽车平顺性优良的指标。减小汽车行驶中的加速度幅值能够提高汽车的平顺性。车轮与路面的动载荷直接影响车轮与路面的附着效果,因为,当轮胎的垂直载荷比较稳定时,汽车能够获得较大的轮胎力,提高抓地力。如果轮胎动载荷波动的幅度比较大,会导致轮胎跳动的加剧,地面附着效果就会变差,从而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从图4到图6仿真曲线与表2的各参数的RMS总结可以得到,从C级路面到A级路面,随着路面等级的升高,路况的不断提高,汽车的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扰度和动刚度的均方根值和波动幅度都随之减小。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性能。但是我国的路面以B级与C级路面为主。所以,提高悬架的自身性能是关键。接下来以B级和C级随机路面作为激励进行悬架的动态仿真分析,分析悬架动态K&C特性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半车模型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J]. 李振兴.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8(04)
[2]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轮汽车的平顺性仿真研究[J]. 杨蔚华,方子帆,何孔德. 计算机仿真. 2016(09)
[3]基于ADAMS/Car ride的轿车平顺性仿真分析[J]. 姜波,潘毓学.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4(06)
[4]基于区间分析的汽车平顺性优化[J]. 谢慧超,姜潮,张智罡,于盛. 汽车工程. 2014(09)
[5]悬架橡胶件对汽车平顺性影响的仿真与实验研究[J]. 张立军,陈双,李刚. 汽车工程. 2013(03)
[6]主动悬架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协调控制的联合仿真[J]. 陈双,宗长富,刘立国. 汽车工程. 2012(09)
[7]汽车平顺性分析中时域法和频域法的对比[J]. 徐中明,周小林,余烽,张芳,谭建林. 汽车工程. 2012(04)
[8]七自由度车辆悬架系统的数学建模[J]. 史宏伟,师帅兵,李亮.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9(04)
[9]车辆悬架系统数学模型改进及仿真研究[J]. 孙中辉,孙中红,郭彦颖,李幼德. 系统仿真学报. 2008(03)
[10]基于路面随机激励的8自由度整车动力学仿真[J]. 方浩,李晓宾,王璐,谢能刚.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7(02)
硕士论文
[1]基于变刚度的车辆悬架减振系统设计研究[D]. 迟永一.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90451
【文章来源】: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0,58(0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路面Simulink仿真模型
仿真分析时,输入不同路面等级的路面不平系数和所需要的车速得到不同等级的随机路面激励。本文采用速度为v=30m/s的A,B,C三级路面模型,路面振幅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9-12]。2 Simulink整车模型仿真分析
通过七自由度的整车振动数学模型,建立了如图3所示的Simulink整车仿真模型。在随机路面的激励下可以仿真得到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载荷等参数的变化。车身加速度主要是考察汽车平顺性优良的指标。减小汽车行驶中的加速度幅值能够提高汽车的平顺性。车轮与路面的动载荷直接影响车轮与路面的附着效果,因为,当轮胎的垂直载荷比较稳定时,汽车能够获得较大的轮胎力,提高抓地力。如果轮胎动载荷波动的幅度比较大,会导致轮胎跳动的加剧,地面附着效果就会变差,从而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从图4到图6仿真曲线与表2的各参数的RMS总结可以得到,从C级路面到A级路面,随着路面等级的升高,路况的不断提高,汽车的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扰度和动刚度的均方根值和波动幅度都随之减小。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性能。但是我国的路面以B级与C级路面为主。所以,提高悬架的自身性能是关键。接下来以B级和C级随机路面作为激励进行悬架的动态仿真分析,分析悬架动态K&C特性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半车模型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J]. 李振兴.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8(04)
[2]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轮汽车的平顺性仿真研究[J]. 杨蔚华,方子帆,何孔德. 计算机仿真. 2016(09)
[3]基于ADAMS/Car ride的轿车平顺性仿真分析[J]. 姜波,潘毓学.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4(06)
[4]基于区间分析的汽车平顺性优化[J]. 谢慧超,姜潮,张智罡,于盛. 汽车工程. 2014(09)
[5]悬架橡胶件对汽车平顺性影响的仿真与实验研究[J]. 张立军,陈双,李刚. 汽车工程. 2013(03)
[6]主动悬架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协调控制的联合仿真[J]. 陈双,宗长富,刘立国. 汽车工程. 2012(09)
[7]汽车平顺性分析中时域法和频域法的对比[J]. 徐中明,周小林,余烽,张芳,谭建林. 汽车工程. 2012(04)
[8]七自由度车辆悬架系统的数学建模[J]. 史宏伟,师帅兵,李亮.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9(04)
[9]车辆悬架系统数学模型改进及仿真研究[J]. 孙中辉,孙中红,郭彦颖,李幼德. 系统仿真学报. 2008(03)
[10]基于路面随机激励的8自由度整车动力学仿真[J]. 方浩,李晓宾,王璐,谢能刚.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7(02)
硕士论文
[1]基于变刚度的车辆悬架减振系统设计研究[D]. 迟永一.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90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29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