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淬硬钢模具曲面拼接区表面形貌分析与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2 19:41
  汽车覆盖件模具多采用镶块式模件拼接形式,其加工区域存在大比例的非均匀性的高硬度表面,在曲面拼接区一方面引起载荷突变,一方面引起载荷不稳定,对模具表面质量造成影响。本文以Cr12MoV淬硬钢拼接模具试验件的为研究对象,对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定曲率曲面拼接模具的表面形貌展开分析与试验研究。首先,建立了球头铣刀的几何模型,根据矩阵变换原理,把球头铣刀的旋转和进给运动从刀齿坐标系转换到工件坐标系,得到了刀具刃线任意离散点的运动轨迹方程。其次,基于NURBS曲面控制点方法,根据切参与切削的有效的离散点,重构了凸曲面表面形貌,使用该方法可以在少量仿真点的情况下重构出所需要的表面形貌。再次,基于汽车覆盖件模具曲面拼接区铣削加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冲击振动位移,建立受冲击振动影响的刀具刃线离散点的运动轨迹方程,根据NURBS曲面重构仿真分析了不同铣削参数下曲面拼接区的表面形貌。最后,基于Cr12MoV淬硬钢拼接试验件进行不同铣削参数下的加工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信性。同时,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和小波包等分析了表面形貌的一维粗糙度数据,通过能量、纹理、波形等方面对表面形貌进行评价,为今后提高淬硬钢模具曲面拼...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淬硬钢模具曲面拼接区表面形貌分析与试验研究


汽车覆盖件模具Fig.1-1Automobilepanelmold

表面形貌,模具,铣削加工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拼接模具铣削加工表面形貌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淬硬钢拼接工件样件为研究对象,拼接缝两端的洛氏硬度不同车覆盖件镶块式模具的特性。刀具选用双刃球头铣刀,主要对样件铣削过程中的冲击载荷变化对其表面形貌的影响展开一系步,建立考虑振动因素的淬硬钢拼接工件样件铣削加工表面形铣削加工表面形貌进行初步的预测,分析不同切削参数以及影振动对表面形貌的影响。第二步,进行铣削试验,分析之前所的准确性,并结合二维小波分析和二维轮廓线的表面粗糙度来貌的质量。论文的研究内容对拼接模具(如图 1-2 所示)实际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维表面形貌,接触式测量仪,轮廓测量仪,三维表面形貌


图 1-3 轮廓线图Fig.1-3 Contour map测长度L内(图 1-3),根据如式 1-3 所示的计算公式值的算数平均值: 1 2...nah h h xRL 貌的测量方法加工后的三维表面形貌对于实际加工中加工质量的研测量三维表面形貌的仪器中,从测量原理方面分类,微镜、光学轮廓测量仪和接触式测量仪三种。电子显成像,其测量原理是捕捉电子的运动和透镜成像原理测表面和工作环境要求较高。光学轮廓测量仪通过光照在工作表面的光再次反射回去,进而被接收处理再在于成像精度高。接触式测量仪是通过触针在待测工不同来进行成像,其去诶单是容易破坏加工表面,且作简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覆盖件用淬硬钢模具铣削加工的研究进展[J]. 刘献礼,姜彦翠,吴石,李茂月,岳彩旭,陈涛.  机械工程学报. 2016(17)
[2]球头铣刀加工表面形貌仿真预测[J]. 赵厚伟,张松,赵斌,张庆,赵国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4(04)
[3]球头铣刀加工倾角对表面形貌的影响[J]. 赵厚伟,张松,王高琦,赵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3(10)
[4]基于动力学响应的球头刀五轴铣削表面形貌仿真[J]. 梁鑫光,姚振强.  机械工程学报. 2013(06)
[5]球头铣刀三维曲面加工的铣削力预报[J]. 魏兆成,王敏杰,蔡玉俊,王亮.  机械工程学报. 2013(01)
[6]基于连续小波和多类球支持向量机的颤振预报[J]. 吴石,刘献礼,王艳鑫.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2(01)
[7]基于地貌学的零件表面三维形貌评定[J]. 张维强,陈国强.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7(02)
[8]表面粗糙度三维评定的研究[J]. 杨培中,蒋寿伟.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2(02)
[9]机械加工表面形貌分形特征的计算方法[J]. 王安良,杨春信.  中国机械工程. 2002(08)
[10]表面奇异特征的小波提取[J]. 陈庆虎,周轶尘.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1999(04)

硕士论文
[1]五轴高速铣削表面的形貌分析与工艺优化[D]. 郑小娟.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微细铣削加工表面形貌仿真与分析[D]. 吴警.华中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18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318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4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