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新能源汽车安全分析及发展建议

发布时间:2021-09-05 01:56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梳理和分析,发现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需要进行统筹分析和界定。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管理包括建设监控平台以及制定执行安全标准等措施,仍需要进一步的落实实施。建议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安全方面要更加重视技术研发和对产品安全的管理水平,而政府应该重视政策管理的科学可持续性以及前沿科技的引导与研发。 

【文章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2020,(04)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新能源汽车安全分析及发展建议


2017-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统计

故障类型,事故,动力电池


图1 2017-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统计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追求产业规模以及数量发展的形势下,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以及产品安全有一定的忽视,这也表现在动力电池产品的测试验证不足,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的要求导致产品的迭代周期过快,一些产品未得到充分成熟验证即装车应用,埋下了安全隐患。此外,行业中还缺少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性的测试验证手段,对于动力电池中后期的老化安全无法在新产品阶段有效验证。在车辆端,车辆经过一定年限的使用之后出现防水性能下降、关键电器件失效等问题,加上缺少行之有效定期安全检车制度,一些小问题未及时发现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2]。

平台,体系,电动汽车,电池


国家行业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管理。2016年,工信部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提出4个方向的要求,分别是提升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健全企业的监测平台,提高售后服务能力,做好产品的质量检查工作。在监控监管方面构建了新能源汽车监控平台三级体系如图3所示[3],分别是企业平台、地方平台以及国家平台,每个平台各司其职,共同构成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营保障体系。国家要求地方政府贯彻执行新能源汽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牵头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地方的监测平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完善安全事故的处理机制,对出现的安全问题要及时启动调查研究。在开展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要求中,工信部进一步指出企业平台要完善各项功能设置承担安全预警的工作任务。在标准引导上,电池管理方面有QC/T 897-2011《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充电方面有GB/T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监控方面有GB/T 32960.3-2016《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不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电池单体方面有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电池系统方面有GB/T 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另外还有政策性的技术规范《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在未来,部分推荐性标准即将转成强制性标准,如基于GB/T 31485以及GB/T 31467.3将转成GB《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基于《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将转成GB《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并且还有新的GB《电动汽车安全要求》。这些强制性标准也即将正式发布实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做好动力电池热失控的安全防控?[J]. 欧阳明高.  汽车纵横. 2019(07)
[2]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问题影响因素[J]. 谢潇怡,王莉,何向明,张明轩,李建军.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7(01)



本文编号:3384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384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8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