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粒子群算法锂电池充电策略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8 19:46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纯电动汽车,而其中电池是限制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零部件之一,由于纯电动汽车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自放电率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从而确保了纯电动汽车能够快速、安全的充放电。首先,基于锂电池这一动态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锂电池等效模型,并对电池的荷电状态(SOC)进行了估算,实验结果表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对新型锂电池等效模型的估算误差能够控制在2%以内,从而验证了新型锂电池等效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在提出的新型锂电池等效模型的基础上,通过Matlab/Siumlink软件搭建了锂电池充电和温升模型,按照每1%SOC的间隔将锂电池充电过程分为100个阶段,并通过编写的粒子群算法对锂电池100个阶段恒流充电策略进行寻优。通过建立了关于锂电池充电时间和电池温升的模糊控制器,并将其输出作为粒子群算法中的适应度值,从而提供了粒子群算法对锂电池充电时间和电池温升优化的判断依据,在粒子群寻优过程中不断的对所建立的锂电池充电温升模型进行调用,最终得到了锂电池100个阶段恒流充电最优曲线。根据所得优化充电曲线进行仿真实验,与1C恒流充电仿真结果对比,结果...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蓄电池可接受的充电电流曲线
锂电池结构图
C放电倍率下,不同的截止SOC,回弹电压特性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能源结构随能源需求增长而持续多样化——2018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解读[J]. 钱伯章,李敏.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18(08)
[2]一种新的自适应惯性权重混沌PSO算法[J]. 李龙澍,张效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8(09)
[3]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综述[J]. 刘烨,郑燕萍,孙伟明,朱静.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6(04)
[4]变频脉冲充电技术最优频率搜寻方法研究[J]. 吴铁洲,李子龙,白婷,胡丽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5(04)
[5]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J]. 曹建国,廖然,杨利花. 新材料产业. 2015(04)
[6]锂离子电池极化电压特性分析[J]. 姚雷,王震坡.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4(09)
[7]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J]. 何秋生,徐磊,吴雪雪. 电源技术. 2013(08)
[8]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与策略研究[J]. 邢洪金,汪波. 中国科技论坛. 2010(07)
[9]锂离子动力电池温升特性的研究[J]. 张志杰,李茂德. 汽车工程. 2010(04)
[10]电池热效应分析[J]. 王峰,李茂德. 电源技术. 2010(03)
硕士论文
[1]基于优化极化电压磷酸铁锂电池快速充电方法研究[D]. 覃章锋.南昌航空大学 2017
[2]锂离子动力电池分段智能充电策略研究[D]. 王枫.山东大学 2017
[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效应研究[D]. 彭强.吉林大学 2012
[4]粒子群算法的拓扑结构分析与研究[D]. 杨朋樽.太原理工大学 2010
[5]一种新的改进粒子群算法[D]. 孙林燕.大连海事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91376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蓄电池可接受的充电电流曲线
锂电池结构图
C放电倍率下,不同的截止SOC,回弹电压特性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能源结构随能源需求增长而持续多样化——2018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解读[J]. 钱伯章,李敏.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18(08)
[2]一种新的自适应惯性权重混沌PSO算法[J]. 李龙澍,张效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8(09)
[3]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综述[J]. 刘烨,郑燕萍,孙伟明,朱静.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6(04)
[4]变频脉冲充电技术最优频率搜寻方法研究[J]. 吴铁洲,李子龙,白婷,胡丽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5(04)
[5]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J]. 曹建国,廖然,杨利花. 新材料产业. 2015(04)
[6]锂离子电池极化电压特性分析[J]. 姚雷,王震坡.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4(09)
[7]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J]. 何秋生,徐磊,吴雪雪. 电源技术. 2013(08)
[8]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与策略研究[J]. 邢洪金,汪波. 中国科技论坛. 2010(07)
[9]锂离子动力电池温升特性的研究[J]. 张志杰,李茂德. 汽车工程. 2010(04)
[10]电池热效应分析[J]. 王峰,李茂德. 电源技术. 2010(03)
硕士论文
[1]基于优化极化电压磷酸铁锂电池快速充电方法研究[D]. 覃章锋.南昌航空大学 2017
[2]锂离子动力电池分段智能充电策略研究[D]. 王枫.山东大学 2017
[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效应研究[D]. 彭强.吉林大学 2012
[4]粒子群算法的拓扑结构分析与研究[D]. 杨朋樽.太原理工大学 2010
[5]一种新的改进粒子群算法[D]. 孙林燕.大连海事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91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39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