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国五排放标准的柴油机开发与匹配

发布时间:2021-10-28 07:28
  伴随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环保意识也在日渐增强,减小大气中有害物排放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汽车有害物排放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降低汽车有害排放物也是我国减排工作深入进行的重要关键。同时,自2018年1月1日,我国开始在全国推行了国五排放法规标准,而2020年更为严格的国六排放法规也即将实施,故而,如何减小汽车有害排放物的排放水平、满足日益严格排放法规的需求,已成为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为了适应市场和法规的需求、提升我公司产品的质量和类型,长春一汽四环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提出了“车用CA4D30C5柴油机达国五排放标准”项目,并要求其同时能够具备达国六排放标准的技术升级潜力。基于发动机的实际使用用途,本项目选择了燃烧优化协同SCR的国五技术路线。同时,CA4D30C5柴油机是本公司拟新开发及推广的一款机型,为更好为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需要对燃烧系统进行优化和匹配升级。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介绍了CA4D30C5发动机的关键指标参数,并通过外特性及ESC试验研究了两组喷油嘴和四组不同垫片厚度对发动机关键性能的影响,且通过比油耗、烟度等的综合考虑选取了8孔油嘴2.5mm垫片的喷...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五排放标准的柴油机开发与匹配


雾霾前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原理图,增压中冷,发动机工作,原理


图 1.2 增压中冷发动机工作原理压比即增压前后的气体压力之比。增压比确定之后,减弱空气温度的上热效率的方法,能增加进气的密度,所以可以对增压后的进气进行中间的气体,其温度能下降至 50℃以下,这样可以提高燃油的经济性,同时机废气的排放。压中冷对排放的影响 对 CO 排放的影响用涡轮增压将增大过量空气系数,进一步改善燃料的混合和雾化,使燃,进一步降低 CO 的排放。 对 HC 排放的影响气密度增加使过量空气系数增大,提高燃油雾化的质量,减少燃油再燃,从而减少 HC 排放。 对 CO排放的影响

示意图,示意图,柴油机,颗粒物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 PM 排放的影响量空气系数、喷油速率、燃油质量、燃油雾化和燃烧过程决定了柴油机颗粒。通常的柴油机机内净化技术反而使颗粒物增多。而增压型柴油机,采用了技术的高增压型柴油机,随着进气密度的增大,可使缸内可用空气量显著增烧过程,可有效地控制颗粒物的排放。燃烧室设计(主要控制对象是颗粒 PM 和氮氧化物 NOX)于压燃式发动机,燃烧室为燃油和空气发生混合与燃烧的空间处所,其结构键几何尺寸均会对发动机的性能、燃烧及排放等产生至为关键的作用[27]。喷式发动机的燃烧室通常较为简单,大多仅在活塞的顶部安置一个燃烧凹坑燃油喷射时,燃油大多会直接射入其中。通常所见的燃烧室结构主要有三种.3 所示浅盆形式(a)、深坑形式(b、c)及球状形式(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Ⅴ柴油机SCR系统结构对尿素结晶影响研究[J]. 冯刚,王奉双,毛伟,白冰,郎俊宇,郑贯宇.  车用发动机. 2017(06)
[2]VGT叶片开度对二级增压柴油机高海拔燃烧特性与性能的影响[J]. 董素荣,刘瑞林,周广猛,刘卓学,熊春友,刘鹏宇.  内燃机学报. 2017(03)
[3]基于OSI的能源互联网模型研究[J]. 吴克河,王继业,朱亚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03)
[4]柴油机排放污染控制技术及发展趋势[J]. 杨东徽,李军.  汽车工业研究. 2016(08)
[5]汽车“三高”环境适应性试验开发和验证[J]. 程源,刘培培,赵林平,卢生林,徐有忠.  公路与汽运. 2016(03)
[6]整车标定高原试验[J]. 毛安.  汽车工程师. 2016(05)
[7]几种典型发动机SCR尿素水解实验研究[J]. 郭秀丽,亓占丰.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S2)
[8]基于欧Ⅵ柴油机EGR阀与VGT阀解耦控制策略研究[J]. 唐蛟,李国祥,王志坚,张军,王晓华,冯海浩.  内燃机工程. 2015(03)
[9]机动车排放对城市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影响[J]. 陶双成,邓顺熙,刘宁,李彦鹏.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5(01)
[10]SCR技术原理探讨[J]. 徐鹏.  汽车实用技术. 2015(01)

硕士论文
[1]利用加热器降低汽油机冷起动排放指标的方法研究[D]. 徐磊.吉林大学 2017
[2]轻型及重型柴油商用车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技术路线选择[D]. 郑晓晨.吉林大学 2016
[3]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发动机性能优化方法研究[D]. 李明.上海交通大学 2011
[4]柴油机PM和NOx综合控制技术研究[D]. 徐翔.武汉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62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462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b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