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动避撞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1 13:31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把严重的交通安全问题带给了人类。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个国家对交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旨在避免事故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领域的研究也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特别地,对于汽车主动避撞系统方面的研究,正逐渐成为国内外汽车主动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深入研究,能够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率,减少人民和社会的财产损失,推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本文基于国内外主动避撞系统的研究成果,设计了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整体方案。并且定义了实施整体解决方案所需的关键技术,然后根据定义的系统功能要求,确定了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实现方法。利用CarSim软件,完成了车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雷达模型和C-NCAP(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测试场景的建模工作。然后,建立了车辆逆纵向动力学模型,以获得期望的节气门开度和期望的制动压力。之后,又对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安全时距TTC(Time to Collision)模型进行了研究。在充分利用已知车间运动信息的基础上,以安全时距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
【文章来源】: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车身的基本参数图
图 3.2 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参数图3.2 所示为在 CarSim 中设置车身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参数。1 处设置车身的迎风面积,2 处设置空气的密度,3 处设置
CarSim中仿真的车辆3D模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追尾避让中的AEB系统关键参数优化方法研究[J]. 冯弟瑶,陈君毅,王宏雁,徐潇,何宇桐. 汽车技术. 2016(11)
[2]车辆紧急变道避撞安全距离建模与仿真研究[J]. 刘存星,魏民祥,顾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6(02)
[3]智能汽车自动紧急控制策略[J]. 李霖,朱西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1)
[4]自主紧急制动系统避撞策略的研究[J]. 李霖,朱西产,董小飞,马志雄. 汽车工程. 2015(02)
[5]驾驶员在真实交通危险工况中的制动反应时间[J]. 李霖,朱西产,马志雄. 汽车工程. 2014(10)
[6]汽车前向主动报警/避撞策略[J]. 裴晓飞,齐志权,王保锋,刘昭度.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4(03)
[7]四轮独立驱动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研究综述[J]. 李刚,宗长富.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8]基于单目视觉的车间TTC计算及追尾危险工况特征参数研究[J]. 许宇能,朱西产,李霖,马志雄.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9]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安全距离模型和目标检测算法[J]. 裴晓飞,刘昭度,马国成,叶阳.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2(01)
[10]基于隶属函数的高速公路安全距离模型研究[J]. 葛如海,张伟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10)
博士论文
[1]电动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状态估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 廉宇峰.吉林大学 2015
[2]考虑驾驶员避撞行为特性的汽车前方防碰撞系统研究[D]. 吴涛.吉林大学 2014
[3]基于驾驶员特性自学习方法的车辆纵向驾驶辅助系统[D]. 张磊.清华大学 2009
[4]汽车纵向主动避撞系统的研究[D]. 侯德藻.清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 郑杰.武汉理工大学 2015
[2]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车辆纵向碰撞预警系统设计[D]. 柯振宇.武汉理工大学 2014
[3]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成瑞.大连理工大学 2013
[4]前方防碰撞预警系统决策算法开发与实验验证[D]. 王双超.吉林大学 2012
[5]汽车主动防撞系统控制模式的研究[D]. 李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6]车辆行驶信息检测与主动避撞安全控制策略的研究[D]. 刘鑫伟.湖南大学 2010
[7]汽车避撞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 李诗福.湖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68220
【文章来源】: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车身的基本参数图
图 3.2 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参数图3.2 所示为在 CarSim 中设置车身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参数。1 处设置车身的迎风面积,2 处设置空气的密度,3 处设置
CarSim中仿真的车辆3D模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追尾避让中的AEB系统关键参数优化方法研究[J]. 冯弟瑶,陈君毅,王宏雁,徐潇,何宇桐. 汽车技术. 2016(11)
[2]车辆紧急变道避撞安全距离建模与仿真研究[J]. 刘存星,魏民祥,顾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6(02)
[3]智能汽车自动紧急控制策略[J]. 李霖,朱西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1)
[4]自主紧急制动系统避撞策略的研究[J]. 李霖,朱西产,董小飞,马志雄. 汽车工程. 2015(02)
[5]驾驶员在真实交通危险工况中的制动反应时间[J]. 李霖,朱西产,马志雄. 汽车工程. 2014(10)
[6]汽车前向主动报警/避撞策略[J]. 裴晓飞,齐志权,王保锋,刘昭度.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4(03)
[7]四轮独立驱动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研究综述[J]. 李刚,宗长富.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8]基于单目视觉的车间TTC计算及追尾危险工况特征参数研究[J]. 许宇能,朱西产,李霖,马志雄.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9]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安全距离模型和目标检测算法[J]. 裴晓飞,刘昭度,马国成,叶阳.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2(01)
[10]基于隶属函数的高速公路安全距离模型研究[J]. 葛如海,张伟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10)
博士论文
[1]电动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状态估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 廉宇峰.吉林大学 2015
[2]考虑驾驶员避撞行为特性的汽车前方防碰撞系统研究[D]. 吴涛.吉林大学 2014
[3]基于驾驶员特性自学习方法的车辆纵向驾驶辅助系统[D]. 张磊.清华大学 2009
[4]汽车纵向主动避撞系统的研究[D]. 侯德藻.清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 郑杰.武汉理工大学 2015
[2]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车辆纵向碰撞预警系统设计[D]. 柯振宇.武汉理工大学 2014
[3]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成瑞.大连理工大学 2013
[4]前方防碰撞预警系统决策算法开发与实验验证[D]. 王双超.吉林大学 2012
[5]汽车主动防撞系统控制模式的研究[D]. 李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6]车辆行驶信息检测与主动避撞安全控制策略的研究[D]. 刘鑫伟.湖南大学 2010
[7]汽车避撞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 李诗福.湖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68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46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