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研究 ——以上汽集团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01 16:46
十九大以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拉开新的序幕。员工持股计划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使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融合的作用。自2014年证监会颁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员工持股计划受到众多上市公司的追捧,然而其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许多公司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后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结果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于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上汽集团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员工持股计划。首先,本文对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做出归纳和总结,这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评价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效果的分析奠定基础;其次,本文介绍了上汽集团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背景、开展过程及运作特点;再次,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从市场效果、混改效果、激励效果三个方面评价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效果;最后,针对上汽集团员工持股计划的设计做出整体评价并提供建议,为其他计划实施员工持股的企业提供借鉴。针对员工持股计划的运作特点,本文总结出如下六个特点:(1)授予对象体现公正性和广泛性。(2)持续时间长。(3)资金来源及...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员工持股计划的市场效果
1.3.2 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果
1.3.3 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计划
1.3.4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问题及对策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混合所有制与员工持股的理论研究
2.1 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理论
2.1.1 双因素理论
2.1.2 分享经济理论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4 企业职工主体论
2.1.5 劳动力产权论
2.1.6 企业制度创新理论
2.2 员工持股计划对实施效果的作用机理分析
2.2.1 员工持股计划对员工工作效率的影响
2.2.2 员工持股计划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2.2.3 员工持股计划对研发绩效的影响
2.2.4 影响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的因素
3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背景及实施过程
3.1 案例选取原因
3.2 上汽集团基本概况
3.3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背景及动因分析
3.3.1 国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政策导向
3.3.2 股权结构适宜混改
3.3.3 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3.3.4 汽车行业的发展变化
3.3.5 上汽集团激励机制的缺乏
3.4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实施过程
3.4.1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的开展过程
3.4.2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的设计机理
3.4.3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的运作特点
4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4.1 员工持股计划的市场效果
4.1.1 成交量的变化
4.1.2 非正常报酬率
4.2 员工持股计划的混改效果
4.2.1 优化股权结构
4.2.2 降低代理成本
4.2.3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4.2.4 完善治理结构
4.3 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果
4.3.1 人才吸引
4.3.2 研发绩效
4.3.3 市场份额
4.3.4 经营业绩
4.4 小结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针对混改效果的建议
5.2.2 针对激励效果的建议
5.2.3 针对信息披露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70447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员工持股计划的市场效果
1.3.2 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果
1.3.3 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计划
1.3.4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问题及对策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混合所有制与员工持股的理论研究
2.1 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理论
2.1.1 双因素理论
2.1.2 分享经济理论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4 企业职工主体论
2.1.5 劳动力产权论
2.1.6 企业制度创新理论
2.2 员工持股计划对实施效果的作用机理分析
2.2.1 员工持股计划对员工工作效率的影响
2.2.2 员工持股计划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2.2.3 员工持股计划对研发绩效的影响
2.2.4 影响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的因素
3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背景及实施过程
3.1 案例选取原因
3.2 上汽集团基本概况
3.3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背景及动因分析
3.3.1 国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政策导向
3.3.2 股权结构适宜混改
3.3.3 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3.3.4 汽车行业的发展变化
3.3.5 上汽集团激励机制的缺乏
3.4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实施过程
3.4.1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的开展过程
3.4.2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的设计机理
3.4.3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的运作特点
4 上汽员工持股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4.1 员工持股计划的市场效果
4.1.1 成交量的变化
4.1.2 非正常报酬率
4.2 员工持股计划的混改效果
4.2.1 优化股权结构
4.2.2 降低代理成本
4.2.3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4.2.4 完善治理结构
4.3 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果
4.3.1 人才吸引
4.3.2 研发绩效
4.3.3 市场份额
4.3.4 经营业绩
4.4 小结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针对混改效果的建议
5.2.2 针对激励效果的建议
5.2.3 针对信息披露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70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470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