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车辆液电耦合式ISD悬架单神经元PID控制与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3 21:41
  车辆ISD悬架是由“惯容器(Inerter)-弹簧(Spring)-阻尼器(Damper)”构成的新型悬架简称,该悬架将惯容器引入悬架系统,打破了传统悬架的“弹簧-阻尼器”结构,为悬架振动控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可控ISD悬架是该领域研究的新热点,但尚处于元件参数的半主动调协阶段,没有结合ISD悬架复杂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主动协调控制。基于此点,本文研制了液电耦合式ISD悬架系统,为可控ISD悬架研究积累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首先,针对ISD悬架结构,根据新型机电相似理论和串并联阻抗特性,通过研究单自由度二元件结构的振动传递特性,确定一种隔振效果优异的结构作为基础结构。设计并研制一种新型液电耦合式惯容器,推导分析其数学模型,并在INSTRON 8800型单通道数控伺服激振台上对其进行性能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上述基础结构和液电耦合式惯容器,搭建四分之一液电耦合式ISD悬架系统,分析悬架元件参数对悬架频域特性的耦合效应影响,进一步揭示了ISD悬架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其次,基于单神经元理论,以车身加速度为控制目标,设计液电耦合式ISD悬架的单神经元PID控制系统。...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车辆液电耦合式ISD悬架单神经元PID控制与试验研究


传统被动悬架

齿轮齿条,容器


齿轮齿条式惯容器Fig.1.4Pinion-rackinerter

液压马达,容器


液压马达式惯容器Fig.1.6Hydraulicmotorinerte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SPACE的电动舵机测试系统开发[J]. 李怀兵,徐豪榜,王括,刘鹏,陆豪.  微电机. 2017(07)
[2]车辆惯容器-弹簧-阻尼器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J]. 汪若尘,孟祥鹏,施德华,陈兵,陈龙,席宁.  农业机械学报. 2013(12)
[3]基于LMI的两级串联式ISD半主动悬架H∞控制[J]. 汪若尘,陈兵,孙泽宇,张孝良.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3(03)
[4]一种含螺旋飞轮运动转换器的悬架的振动控制性能分析[J]. 李川,王时龙,张贤明,白云,李平.  振动与冲击. 2010(06)
[5]基于dSPACE的伺服控制模型实时仿真研究[J]. 陈鹏展,唐小琦,李银刚.  微特电机. 2008(09)
[6]改进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在自动送钻模拟加载中的应用[J]. 王潜龙,冯全科,刘维湘,周为.  天然气工业. 2004(05)
[7]dSPACE实时仿真平台软件环境及应用[J]. 马培蓓,吴进华,纪军,徐新林.  系统仿真学报. 2004(04)
[8]变频泵控马达调速系统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J]. 彭天好,徐兵,杨华勇.  中国机械工程. 2003(20)
[9]主动底盘系统的发展趋向(上)[J]. B.Richter,张兆奎.  汽车工程. 1992(01)

博士论文
[1]基于动力吸振原理的车辆ISD悬架动力学特性与实现方法研究[D]. 杨晓峰.江苏大学 2013
[2]理想天棚阻尼的被动实现及其在车辆悬架中的应用[D]. 张孝良.江苏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dSPACE的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无速度传感器研究[D]. 郝雯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2]基于dSPACE的感应电机变频调速实现[D]. 田友明.东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93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493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1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