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乘用车内高频噪声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2 00:49
  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各方面体验的要求变得愈发严苛。车内噪声的控制对于整车的乘坐品质的提升十分重要,因而国内外厂商针对此方面有着大量的研发投入。本文以某款乘用车的车内高频噪声作为研究对象,将统计能量分析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进行车内高频噪声的预测和控制。该研究可为汽车车内高频噪声的控制开发过程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基于高频噪声的传递特性,介绍了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对于高频噪声研究的适用性及其基本理论依据。结合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所具备的分析工具,制定了高频噪声仿真的基本工作流程,为全文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指导。文中根据整车的实际情况以及分析的需要,进行了整车子系统的划分与构建,完成各个子系统的连接工作。通过试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统计能量分析模型的模态密度、内损耗因子和耦合损耗因子这三大关键分析参数。依据试验测试与仿真计算所得的各种吸声、隔声材料的参数建立了声学包装的模型,同时为保证样件模型的可信度,进行了样件声学性能的试验测试、仿真对标。针对模型的对标需要,文中分别进行了发动机、轮胎处点声源激励下的理想声载荷测试,通过将车外...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乘用车内高频噪声控制研究


简单结构子系统间的功率平衡关系

密度图,顶棚,模态,密度


153.2.2结构子系统的构建结构子系统用于表示车内的各种面板结构,由于SEA对于结构的细节不够敏感,车身面板的构建对精度的要求不高,无需完全与实车的状态完全符合。通过软件中的平板、单曲面板和双曲面板三种类型的板件就能够完成车身的结构构建。采用平板结构能够完成车身绝大多数结构的创建,对于曲率较小的结构,同样能够采用平板来构建,主要是因为:随着频率的提高,子系统对于结构的细微差别不够敏感。由图3-1可知,在分别采用平板方法与单曲面板方法创建前顶棚子系统时,随着频率的提高,两种方法构建的前顶棚的模态密度趋于一致。图3-1不同创建方法下的前顶棚模型模态密度图3-2车身结构子系统

密度图,车身,子系统,顶棚


153.2.2结构子系统的构建结构子系统用于表示车内的各种面板结构,由于SEA对于结构的细节不够敏感,车身面板的构建对精度的要求不高,无需完全与实车的状态完全符合。通过软件中的平板、单曲面板和双曲面板三种类型的板件就能够完成车身的结构构建。采用平板结构能够完成车身绝大多数结构的创建,对于曲率较小的结构,同样能够采用平板来构建,主要是因为:随着频率的提高,子系统对于结构的细微差别不够敏感。由图3-1可知,在分别采用平板方法与单曲面板方法创建前顶棚子系统时,随着频率的提高,两种方法构建的前顶棚的模态密度趋于一致。图3-1不同创建方法下的前顶棚模型模态密度图3-2车身结构子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统计能量分析原理的声振耦合模型全局灵敏度分析[J]. 蔡延年,于洪亮,闫锦,廖建彬,俞万能.  振动与冲击. 2018(19)
[2]整车车内噪声仿真的SEA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J]. 侯献军,郭金,杜松泽,郭彩祎,刘志恩.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7(05)
[3]基于实验SEA方法的车内噪声预测分析[J]. 邢鹏,华林,卢炽华,邓松,杜松泽.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7(05)
[4]基于统计能量分析的高速列车车内气动噪声研究[J]. 刘加利,于梦阁,田爱琴,杜健,张继业.  机械工程学报. 2017(10)
[5]基于Kriging模型及NSGA-Ⅱ算法的前围声学包优化[J]. 吴宪,王成,邵建旺,邓国明.  振动与冲击. 2016(22)
[6]防火墙总成特性对汽车声学包性能影响[J]. 邓江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03)
[7]声学包仿真技术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降噪设计上的应用与实践[J]. 康洪军,蒋维钢.  铁道车辆. 2012(04)
[8]轿车车内噪声统计能量仿真与降噪方法研究[J]. 王岩松,鄢守礼,邱志.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1(06)
[9]车内噪声统计能量分析预测与试验[J]. 王登峰,陈书明,曲伟,刘波,李传兵,赵雪梅.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S1)
[10]基于VA One的飞机舱内噪声预计方法研究[J]. 潘凯.  测控技术. 2008(03)

博士论文
[1]重型汽车车内声压级预测与主要噪声源分析[D]. 王彬星.清华大学 2013
[2]基于SEA方法的轿车车内噪声分析与控制研究[D]. 陈鑫.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车用多层平板材料吸隔声特性的测试与计算分析[D]. 熊冬.华南理工大学 2017
[2]基于FE-SEA的车内中频噪声高精度预估技术研究[D]. 苏瑞强.西南交通大学 2017
[3]车内中频噪声混合FE-SEA方法研究[D]. 王平.吉林大学 2015
[4]高速船舱室噪声的统计能量分析与降噪优化研究[D]. 范明伟.武汉理工大学 2012
[5]基于统计能量法的高速船舱室噪声预报与控制方法的研究[D]. 金学之.武汉理工大学 2009
[6]基于统计能量法的卫星高频振动分析及隔振研究[D]. 张婧雯.上海交通大学 2009
[7]车辆室内降噪的统计能量分析与降噪优化研究[D]. 李晓政.华中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01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601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b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