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和前轮转角控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21:32
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统性能的好坏是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愈发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线控转向系统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先进转向系统,它取消了方向盘总成与转向执行总成之间的机械部分,突破了传统转向系统机械设计的制约,可以自由设计传动比。在汽车转向时,线控转向系统可以根据转向指令和传感器反馈的汽车状态参数,通过控制中心的主控制器主动调整汽车的响应状态,极大地改善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本文主要对线控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的设计和前轮转角主动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概况,接着阐述了线控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对其关键技术和性能特点进行了研究,确定其中的主动转向控制技术为本文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根据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整车模型和作为对照标准的理想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其次,通过分析传统转向系统的转向特性,得出理想传动比设计的要求;对比两种常见的定增益设计方案,选择了基于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的传动比控制策略,并利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了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的选择,得出不同车速下的最佳增益值;针对基于定增益设计的理想...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代公司双转向电机SBW系统
英菲尼迪Q50L线控转向系统
线控转向系统结构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线控转向变角传动比特性研究[J]. 宗长富,韩衍东,何磊,王祥.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9)
[2]英菲尼迪线控主动转向系统(DAS)浅探[J]. 齐伟. 汽车维修. 2014(08)
[3]PID控制算法及其积分项的改进[J]. 张亚飞,陈红波,冯小华,张勤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4)
[4]汽车线控四轮转向控制策略[J]. 田承伟,宗长富,何磊,于志新,王祥.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05)
[5]线控转向车辆前轮转角控制算法研究[J]. 欧阳海,张杜鹊,高岗. 轻型汽车技术. 2009(09)
[6]线控转向车辆前轮转角控制算法研究[J]. 欧阳海,张杜鹊,高岗. 轻型汽车技术. 2009 (09)
[7]主动前轮转向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强,施国标,林逸,赵万忠. 汽车工程. 2009(07)
[8]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概述[J]. 左波,陆思猷,何耀华. 专用汽车. 2009(02)
[9]线控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控制策略[J]. 于蕾艳,林逸,施国标. 农业机械学报. 2008(01)
[10]基于理想转向传动比的汽车线控转向控制算法[J]. 郑宏宇,宗长富,田承伟,朱天军,董义亮,袁登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06)
博士论文
[1]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D]. 田杰.江苏大学 2011
[2]汽车线控转向路感模拟与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D]. 郑宏宇.吉林大学 2009
[3]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杨胜兵.武汉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及其应用[D]. 康彩红.西安理工大学 2018
[2]线控转向系统主动转向控制研究[D]. 张杰.江苏大学 2018
[3]基于线控主动转向系统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研究[D]. 张可启.重庆交通大学 2018
[4]线控转向系统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D]. 高晓程.合肥工业大学 2018
[5]四轮转向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D]. 周鹏.重庆理工大学 2018
[6]线控转向系统变传动比特性及稳定性控制研究[D]. 范广栋.吉林大学 2017
[7]基于变角传动比的汽车线控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D]. 王俊.合肥工业大学 2017
[8]线控转向路感模拟及传动比特性研究[D]. 从光好.合肥工业大学 2017
[9]某型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D]. 吴蒙.湖南大学 2016
[10]线控转向系统前轮转角与路感模拟研究[D]. 陈启.西华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22419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代公司双转向电机SBW系统
英菲尼迪Q50L线控转向系统
线控转向系统结构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线控转向变角传动比特性研究[J]. 宗长富,韩衍东,何磊,王祥.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9)
[2]英菲尼迪线控主动转向系统(DAS)浅探[J]. 齐伟. 汽车维修. 2014(08)
[3]PID控制算法及其积分项的改进[J]. 张亚飞,陈红波,冯小华,张勤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4)
[4]汽车线控四轮转向控制策略[J]. 田承伟,宗长富,何磊,于志新,王祥.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05)
[5]线控转向车辆前轮转角控制算法研究[J]. 欧阳海,张杜鹊,高岗. 轻型汽车技术. 2009(09)
[6]线控转向车辆前轮转角控制算法研究[J]. 欧阳海,张杜鹊,高岗. 轻型汽车技术. 2009 (09)
[7]主动前轮转向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强,施国标,林逸,赵万忠. 汽车工程. 2009(07)
[8]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概述[J]. 左波,陆思猷,何耀华. 专用汽车. 2009(02)
[9]线控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控制策略[J]. 于蕾艳,林逸,施国标. 农业机械学报. 2008(01)
[10]基于理想转向传动比的汽车线控转向控制算法[J]. 郑宏宇,宗长富,田承伟,朱天军,董义亮,袁登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06)
博士论文
[1]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D]. 田杰.江苏大学 2011
[2]汽车线控转向路感模拟与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D]. 郑宏宇.吉林大学 2009
[3]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杨胜兵.武汉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及其应用[D]. 康彩红.西安理工大学 2018
[2]线控转向系统主动转向控制研究[D]. 张杰.江苏大学 2018
[3]基于线控主动转向系统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研究[D]. 张可启.重庆交通大学 2018
[4]线控转向系统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D]. 高晓程.合肥工业大学 2018
[5]四轮转向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D]. 周鹏.重庆理工大学 2018
[6]线控转向系统变传动比特性及稳定性控制研究[D]. 范广栋.吉林大学 2017
[7]基于变角传动比的汽车线控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D]. 王俊.合肥工业大学 2017
[8]线控转向路感模拟及传动比特性研究[D]. 从光好.合肥工业大学 2017
[9]某型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D]. 吴蒙.湖南大学 2016
[10]线控转向系统前轮转角与路感模拟研究[D]. 陈启.西华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22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622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