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转向系统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3 05:22
随着汽车的日益智能化,汽车的转向系统也在发生着变革,新型的线控转向系统取消了转向盘和转向执行部分的机械连接,不同于以往的机械传动机构,能够根据汽车实际的行驶状况设计变角传动比对汽车主动转向进行控制。本文针对线控转向主动转向控制策略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线控转向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得出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重点,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其次,结合线控转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线控转向系统进行动力学模型,考虑汽车横摆角速度增益值不变设计了变角传动比,并线性地修正了变角传动比,同时,对线控转向系统主动转向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为了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在主动转向的基础上结合直接横摆力矩控制,设计了协调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在试验台上进行了硬件在环试验,选取典型角正弦和角阶跃工况在高附着路面上进行了低速、中速和高速试验。为了测试所设计的线控转向系统的实车效果,将开发的线控转向系统搭载在实车上进行了线控实车试验,包括原地转向试验和行驶转向试验,通过前轮转角跟随试验,完成了功能性验证,验证了所开发的线控转向实际装车性能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BMWZ22概念车Fig1.1ConceptcarBMWZ22
第三章 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策略章 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建模统的控制策略,就要建立准确的动力学本章首先介绍了 SBW 系统的组成及次根据本文研究内容搭建了七自由度型的转向系统去掉,联合在 Matlab 中BW 模型以及搭建的七自由度整车模型成和工作原理由三大模块组成[32],包括转向盘总成,此外线控转向系统还有故障诊断系统下图(2.1):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EPS 类似,整车的转向全靠转向电机来驱动,转向电机的功率线控转向系统的汽车供电电源的负荷会很大,电源的选型也是控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各类传感器将信号发送给 S器根据接收到的各类信号做出相应的指令来控制整个系统的工的工作原理架构如下图 2.2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车辆主动前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自适应控制[J]. 桑楠,魏民祥.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6(03)
[2]线控转向稳定性控制设计[J]. 郑焕,王阳阳.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3]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J]. 杨文兴,杨俊智,周强,刘建民. 新技术新工艺. 2013(11)
[4]可拓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J]. 蔡文,杨春燕. 科学通报. 2013(13)
[5]线控转向中FlexRay总线的应用[J]. 许张义,张桂香,周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3(03)
[6]线控转向汽车横摆角速度增益优化设计[J]. 郑宏宇,李君,宗长富,袁昆,赵镜澈,侯嘉封.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01)
[7]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研究综述[J]. 朱华. 汽车与安全. 2011(09)
[8]汽车线控转向系统路感模拟方法[J]. 郑宏宇,宗长富,王祥. 农业机械学报. 2011(02)
[9]车辆线控转向路感模拟控制研究[J]. 邱绪云,冯晋祥,于明进,阮久宏,谭明旭. 控制工程. 2011(01)
[10]线控转向汽车传感器的容错控制[J]. 田承伟,宗长富,王祥,姜国彬,何磊.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01)
博士论文
[1]线控转向系统主动安全预测控制策略的研究[D]. 罗石.江苏大学 2010
[2]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D]. 田杰.江苏大学 2011
[3]汽车线控转向路感模拟与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D]. 郑宏宇.吉林大学 2009
[4]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杨胜兵.武汉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线控转向汽车变传动比和主动转向控制研究[D]. 王冠一.辽宁工业大学 2015
[2]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及路感模拟的研究[D]. 公伟强.长安大学 2013
[3]汽车线控转向主动转向控制策略与路感模拟研究[D]. 陈小兵.武汉科技大学 2013
[4]基于汽车线控转向系试验台的在环系统仿真[D]. 赵威.湖南大学 2012
[5]基于FlexRay总线的线控转向系统研究[D]. 杨华.湖南大学 2011
[6]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台研究与开发[D]. 刘冰.吉林大学 2008
[7]线控转向硬件在环实验台开发及控制算法研究[D]. 田承伟.吉林大学 2007
[8]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D]. 刘永.武汉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22712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BMWZ22概念车Fig1.1ConceptcarBMWZ22
第三章 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策略章 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建模统的控制策略,就要建立准确的动力学本章首先介绍了 SBW 系统的组成及次根据本文研究内容搭建了七自由度型的转向系统去掉,联合在 Matlab 中BW 模型以及搭建的七自由度整车模型成和工作原理由三大模块组成[32],包括转向盘总成,此外线控转向系统还有故障诊断系统下图(2.1):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EPS 类似,整车的转向全靠转向电机来驱动,转向电机的功率线控转向系统的汽车供电电源的负荷会很大,电源的选型也是控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各类传感器将信号发送给 S器根据接收到的各类信号做出相应的指令来控制整个系统的工的工作原理架构如下图 2.2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车辆主动前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自适应控制[J]. 桑楠,魏民祥.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6(03)
[2]线控转向稳定性控制设计[J]. 郑焕,王阳阳.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3]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J]. 杨文兴,杨俊智,周强,刘建民. 新技术新工艺. 2013(11)
[4]可拓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J]. 蔡文,杨春燕. 科学通报. 2013(13)
[5]线控转向中FlexRay总线的应用[J]. 许张义,张桂香,周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3(03)
[6]线控转向汽车横摆角速度增益优化设计[J]. 郑宏宇,李君,宗长富,袁昆,赵镜澈,侯嘉封.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01)
[7]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研究综述[J]. 朱华. 汽车与安全. 2011(09)
[8]汽车线控转向系统路感模拟方法[J]. 郑宏宇,宗长富,王祥. 农业机械学报. 2011(02)
[9]车辆线控转向路感模拟控制研究[J]. 邱绪云,冯晋祥,于明进,阮久宏,谭明旭. 控制工程. 2011(01)
[10]线控转向汽车传感器的容错控制[J]. 田承伟,宗长富,王祥,姜国彬,何磊.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01)
博士论文
[1]线控转向系统主动安全预测控制策略的研究[D]. 罗石.江苏大学 2010
[2]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D]. 田杰.江苏大学 2011
[3]汽车线控转向路感模拟与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D]. 郑宏宇.吉林大学 2009
[4]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杨胜兵.武汉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线控转向汽车变传动比和主动转向控制研究[D]. 王冠一.辽宁工业大学 2015
[2]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及路感模拟的研究[D]. 公伟强.长安大学 2013
[3]汽车线控转向主动转向控制策略与路感模拟研究[D]. 陈小兵.武汉科技大学 2013
[4]基于汽车线控转向系试验台的在环系统仿真[D]. 赵威.湖南大学 2012
[5]基于FlexRay总线的线控转向系统研究[D]. 杨华.湖南大学 2011
[6]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台研究与开发[D]. 刘冰.吉林大学 2008
[7]线控转向硬件在环实验台开发及控制算法研究[D]. 田承伟.吉林大学 2007
[8]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D]. 刘永.武汉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22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62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