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化汽车内饰系统的用户行为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0 20:28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模式的快速进步与发展,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迎来了另一个春天,这种改变使得汽车所承载的意义和功能不断拓展延伸,汽车智能化、电子化等特征正逐渐成为现代汽车的基本要素。同时智能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汽车内饰系统环境进入了新的阶段,驾驶者与汽车之间的交互关系也发生着改变,从而汽车内饰本身的含义也与往不同了。通常来讲,驾驶者与汽车之间的交互关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周边信息接收反应,意指通过视觉获取的关于汽车本身及其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二是通过驾驶者对车辆系统的控制实现实施的各种控制行为,因此针对用户驾驶行为的研究与探讨是提升汽车内饰系统中人机交互关系的必经之路。本课题从用户的乘车行为需求与认知需求为出发点,分别利用文献收集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用户角色构建法、行为模型分析法等,通过整合对新兴技术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与发展现状,包括但不限于控制技术与显示技术等方面内容概述,利用用户认知行为学理论与用户行为模型分析方法,创建基于智能化汽车内饰系统中的用户行为模型研究方法。首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智能系统和网络技术在交通工具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为契机,坚持...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理论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范畴说明
1.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与综述
1.2 课题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论文拟解决问题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框架阐述
2.课题理论基础与研究概述
2.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与认知行为学理论概述
2.1.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
2.1.2 以用户为中心的认知行为学理论基础
2.1.3 以用户为中心的认知行为学研究方法
2.1.4 以用户为中心的认知行为学研究步骤
2.2 用户模型与用户行为模型理论研究
2.2.1 用户模型分析方法
2.2.2 用户行为模型的概念与创建意义
2.2.3 用户行为模型分析过程
2.2.4 用户行为模型分类归纳
2.2.5 用户行为与用户需求的关系
2.3 汽车内饰系统与驾驶者认知行为关联性
2.3.1 驾驶时的知觉信息处理
2.3.2 驾驶时的思维与理解能力
2.3.3 驾驶时出错的操作特性
2.3.4 驾驶时的情感因素影响
2.4 本章小结
3.基于智能化汽车内饰系统的驾驶行为与设计变革影响分析
3.1 基于智能化汽车内饰系统的中控平台变革的设计分析
3.1.1 智能化汽车内饰中控平台的多角度融合
3.1.2 智能化汽车内饰中控平台的人机交互方式
3.1.3 智能化汽车内饰中控平台的发展趋势
3.2 基于智能化车载信息界面的人机交互关系构建
3.2.1 智能化车载信息界面的多维度交互
3.2.2 智能化车载信息界面中的人机交互关系
3.2.3 智能化车载信息界面中的信息传达描述
3.3 智能化汽车内饰系统与驾驶行为关系分析
3.3.1 智能化汽车内饰系统中的驾驶情景分析
3.3.2 智能化汽车内饰系统中驾驶行为需求分析
3.3.3 智能化内饰系统中的影响驾驶行为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智能化汽车驾驶用户行为实证调研
4.1 调研方法与前期准备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方法
4.1.3 调研目标选定
4.2 问卷调查与分析
4.2.1 调研问卷内容设计
4.2.2 调研数据采集与统计
4.2.3 调研结果综述
4.3 目标用户分析
4.3.1 驾驶用户特征描述
4.3.2 驾驶用户分组
4.4 目标用户访谈与行为观察
4.4.1 访谈方式构建
4.4.2 访谈提纲编写
4.4.3 访谈对象筛选
4.4.4 访谈内容与观察记录
4.4.5 访谈结果综述
4.5 实验性驾驶行为测试
4.5.1 驾驶者行为层次分析
4.5.2 驾驶者行为绩效分析
4.6 本章小结
5.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分析方法创建
5.1 用户行为模型创建的理论依据
5.1.1 卢比孔模型分析方法的应用
5.1.2 卢比孔模型的可参考内容
5.2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分析方法的创建原则与分析流程
5.2.1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模型分析方法原则
5.2.2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分析方法的分析流程
5.3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需求归纳与行为框架概述
5.3.1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的驾驶行为需求分类
5.3.2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的驾驶需求层次划分
5.3.3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的驾驶行为层级划分
5.3.4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的驾驶行为框架描述
5.4 本章小结
6.基于“DHR-卢比孔”驾驶行为模型分析方法设计实践
6.1 基于“DHR-卢比孔”模型方法的设计前期准备
6.1.1 研究计划
6.1.2 设计对象选定
6.2 基于“DHR-卢比孔”模型方法的设计分析与构想
6.2.1 基于智能化内饰系统的用户模型构建
6.2.2 基于智能化内饰系统中的行为需求整合
6.2.3 基于智能化内饰系统的驾驶情景意识分析
6.3 基于“DHR-卢比孔”模型方法的设计表达
6.3.1 基于车载信息主界面的交互逻辑框架拟画
6.3.2 基于车载信息系统主界面的原型绘制
6.4 本章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限制与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智能化车载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 B 典型用户深入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能驾驶汽车界面的布局设计研究[J]. 闫云豪,周荣刚,于孟利. 工业工程. 2018(01)
[2]智能网联汽车从梦想走近现实[J]. 李永钧. 上海企业. 2018(02)
[3]智能汽车行业发展战略将出台[J]. 梁丽雯. 金融科技时代. 2017(10)
[4]汽车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初探[J]. 董晖. 科技风. 2017(14)
[5]延锋:“YF17”引领未来汽车内饰变革[J]. 本刊编辑部. 汽车与配件. 2017(14)
[6]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及建议[J]. 黎宇科,刘宇. 汽车与配件. 2016(41)
[7]基于情境意识的汽车导航界面设计研究[J]. 张超,赵江洪. 包装工程. 2016(02)
[8]关注体验、关于设计——体验设计的未来[J]. 芦晓轩,石磊. 设计. 2014(12)
[9]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的控制方法研究[J]. 廖爽,许勇,王善超.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4(08)
[10]体验设计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发展及展望[J]. 赵婧,尹欢. 包装工程. 2014(06)
硕士论文
[1]车载导航人机交互界面设计[D]. 孙维新.湖南大学 2017
[2]结合HMI的高度自动化智能汽车的多维度造型设计[D]. 方慧君.清华大学 2016
[3]产品语义在汽车造型表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张娜.山东大学 2012
[4]基于“以人为本”的汽车内饰未来发展的研究与探索[D]. 于光旭.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74310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理论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范畴说明
1.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与综述
1.2 课题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论文拟解决问题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框架阐述
2.课题理论基础与研究概述
2.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与认知行为学理论概述
2.1.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
2.1.2 以用户为中心的认知行为学理论基础
2.1.3 以用户为中心的认知行为学研究方法
2.1.4 以用户为中心的认知行为学研究步骤
2.2 用户模型与用户行为模型理论研究
2.2.1 用户模型分析方法
2.2.2 用户行为模型的概念与创建意义
2.2.3 用户行为模型分析过程
2.2.4 用户行为模型分类归纳
2.2.5 用户行为与用户需求的关系
2.3 汽车内饰系统与驾驶者认知行为关联性
2.3.1 驾驶时的知觉信息处理
2.3.2 驾驶时的思维与理解能力
2.3.3 驾驶时出错的操作特性
2.3.4 驾驶时的情感因素影响
2.4 本章小结
3.基于智能化汽车内饰系统的驾驶行为与设计变革影响分析
3.1 基于智能化汽车内饰系统的中控平台变革的设计分析
3.1.1 智能化汽车内饰中控平台的多角度融合
3.1.2 智能化汽车内饰中控平台的人机交互方式
3.1.3 智能化汽车内饰中控平台的发展趋势
3.2 基于智能化车载信息界面的人机交互关系构建
3.2.1 智能化车载信息界面的多维度交互
3.2.2 智能化车载信息界面中的人机交互关系
3.2.3 智能化车载信息界面中的信息传达描述
3.3 智能化汽车内饰系统与驾驶行为关系分析
3.3.1 智能化汽车内饰系统中的驾驶情景分析
3.3.2 智能化汽车内饰系统中驾驶行为需求分析
3.3.3 智能化内饰系统中的影响驾驶行为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智能化汽车驾驶用户行为实证调研
4.1 调研方法与前期准备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方法
4.1.3 调研目标选定
4.2 问卷调查与分析
4.2.1 调研问卷内容设计
4.2.2 调研数据采集与统计
4.2.3 调研结果综述
4.3 目标用户分析
4.3.1 驾驶用户特征描述
4.3.2 驾驶用户分组
4.4 目标用户访谈与行为观察
4.4.1 访谈方式构建
4.4.2 访谈提纲编写
4.4.3 访谈对象筛选
4.4.4 访谈内容与观察记录
4.4.5 访谈结果综述
4.5 实验性驾驶行为测试
4.5.1 驾驶者行为层次分析
4.5.2 驾驶者行为绩效分析
4.6 本章小结
5.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分析方法创建
5.1 用户行为模型创建的理论依据
5.1.1 卢比孔模型分析方法的应用
5.1.2 卢比孔模型的可参考内容
5.2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分析方法的创建原则与分析流程
5.2.1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模型分析方法原则
5.2.2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分析方法的分析流程
5.3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需求归纳与行为框架概述
5.3.1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的驾驶行为需求分类
5.3.2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的驾驶需求层次划分
5.3.3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的驾驶行为层级划分
5.3.4 基于“DHR-卢比孔”用户行为模型的驾驶行为框架描述
5.4 本章小结
6.基于“DHR-卢比孔”驾驶行为模型分析方法设计实践
6.1 基于“DHR-卢比孔”模型方法的设计前期准备
6.1.1 研究计划
6.1.2 设计对象选定
6.2 基于“DHR-卢比孔”模型方法的设计分析与构想
6.2.1 基于智能化内饰系统的用户模型构建
6.2.2 基于智能化内饰系统中的行为需求整合
6.2.3 基于智能化内饰系统的驾驶情景意识分析
6.3 基于“DHR-卢比孔”模型方法的设计表达
6.3.1 基于车载信息主界面的交互逻辑框架拟画
6.3.2 基于车载信息系统主界面的原型绘制
6.4 本章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限制与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智能化车载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 B 典型用户深入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能驾驶汽车界面的布局设计研究[J]. 闫云豪,周荣刚,于孟利. 工业工程. 2018(01)
[2]智能网联汽车从梦想走近现实[J]. 李永钧. 上海企业. 2018(02)
[3]智能汽车行业发展战略将出台[J]. 梁丽雯. 金融科技时代. 2017(10)
[4]汽车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初探[J]. 董晖. 科技风. 2017(14)
[5]延锋:“YF17”引领未来汽车内饰变革[J]. 本刊编辑部. 汽车与配件. 2017(14)
[6]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及建议[J]. 黎宇科,刘宇. 汽车与配件. 2016(41)
[7]基于情境意识的汽车导航界面设计研究[J]. 张超,赵江洪. 包装工程. 2016(02)
[8]关注体验、关于设计——体验设计的未来[J]. 芦晓轩,石磊. 设计. 2014(12)
[9]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的控制方法研究[J]. 廖爽,许勇,王善超.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4(08)
[10]体验设计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发展及展望[J]. 赵婧,尹欢. 包装工程. 2014(06)
硕士论文
[1]车载导航人机交互界面设计[D]. 孙维新.湖南大学 2017
[2]结合HMI的高度自动化智能汽车的多维度造型设计[D]. 方慧君.清华大学 2016
[3]产品语义在汽车造型表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张娜.山东大学 2012
[4]基于“以人为本”的汽车内饰未来发展的研究与探索[D]. 于光旭.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74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67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