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发布时间:2022-12-08 19:36
汽车整车热管理是从热量角度统筹动力系统(发动机、电机、电池)与整车的关系,采用综合手段来平衡各个系统的热量传递和相互影响,使各个系统在各自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进而优化整车节能效果,改善和保证汽车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本文主要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热管理系统,提出一套热管理系统控制策略,研究这套控制策略对整车热效率和能耗的影响。本文以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整车的电池、电机、发动机温度特性及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设计要求,首先对整车热管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选择确定整车设计目标;在此基础上研究整车热管理各个系统需求,并根据整车设计配置进行前期的粗略计算,确定混合动力汽车前期的热管理技术方案,同时以仿真辅助的手段进行了相关论证,为后期选型提供支持。其次基于Amesim仿真软件,通过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电机等进行仿真计算,确定出各个工况下的热需求参数,同时根据需求对散热器、水泵及系统流量需求进行仿真验证,验证了系统设计参数及部件选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之上制定了行车加热和冷却控制策略,充电加热和冷却控制策略,并对热...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1.2 热管理系统开发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于PHEV的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2.1 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2.1.1 热管理系统原理设计
2.1.2 热管理系统部件需求
2.2 冷却系统需求粗略计算
2.2.1 电池回路侧计算
2.2.2 驱动电机+充电机回路侧计算
2.2.3 充电工况冷却计算
2.2.4 空调冷却能力计算
2.2.5 冷却系统总述
2.3 厂家零部件实际需求
2.3.1 电池包系统(PACK)参数需求
2.3.2 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充电机参数需求
2.3.3 部件选型
2.4 散热器仿真验证
2.4.1 电池散热器仿真验证
2.4.2 驱动电机+充电机路散热器仿真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管理系统控制策略
3.1 发动机冷却
3.2 电池包冷却
3.3 电驱动路冷却
3.4 充电冷却
3.4.1 电池温度控制
3.4.2 充电机(charger)温度控制
3.5 空调系统
3.5.1 空调采暖控制
3.5.2 空调制冷控制
3.5.3 空调初霜除雾控制
3.6 电池加热系统
3.6.1 行驶工况
3.6.2 充电工况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管理系统试验验证
4.1 试验概述
4.1.1 夏季高温试验
4.1.2 冬季低温试验
4.1.3 试验布点情况
4.2 夏季路试试验结果分析
4.2.1 保温试验工况
4.2.2 充电试验工况
4.2.3 电池冷却工况
4.2.4 电驱冷却工况
4.2.5 发动机冷却工况
4.3 冬季路试试验结果分析
4.3.1 行车工况
4.3.2 停车充电工况
4.4 试验结果总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简析[J]. 陈玲玲. 内燃机与配件. 2018(19)
[2]新能源汽车分类及性能浅析[J]. 董子昌.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5)
[3]浅析电动汽车车载充电装置发展趋势[J]. 孙志飞,唐德钱,湛翔. 汽车实用技术. 2018(18)
[4]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研究[J]. 张友龙,袁文强,芮凯,朱成燕. 汽车实用技术. 2018(17)
[5]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研究[J]. 董伟.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8(07)
[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及研发状况分析[J]. 邱先文.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8(03)
[7]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加速放量[J]. 邬博华. 股市动态分析. 2018(05)
[8]基于排气余热回收技术的整车性能优化[J]. 王锦艳,陈龙华,李波,颜伟. 汽车实用技术. 2017(21)
[9]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展前景[J]. 高乐红. 黑龙江科学. 2017(17)
[10]浅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J]. 刘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4)
博士论文
[1]某车辆热管理系统开发研究[D]. 常贺.吉林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开发及其控制算法研究[D]. 李峰.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714006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1.2 热管理系统开发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于PHEV的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2.1 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2.1.1 热管理系统原理设计
2.1.2 热管理系统部件需求
2.2 冷却系统需求粗略计算
2.2.1 电池回路侧计算
2.2.2 驱动电机+充电机回路侧计算
2.2.3 充电工况冷却计算
2.2.4 空调冷却能力计算
2.2.5 冷却系统总述
2.3 厂家零部件实际需求
2.3.1 电池包系统(PACK)参数需求
2.3.2 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充电机参数需求
2.3.3 部件选型
2.4 散热器仿真验证
2.4.1 电池散热器仿真验证
2.4.2 驱动电机+充电机路散热器仿真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管理系统控制策略
3.1 发动机冷却
3.2 电池包冷却
3.3 电驱动路冷却
3.4 充电冷却
3.4.1 电池温度控制
3.4.2 充电机(charger)温度控制
3.5 空调系统
3.5.1 空调采暖控制
3.5.2 空调制冷控制
3.5.3 空调初霜除雾控制
3.6 电池加热系统
3.6.1 行驶工况
3.6.2 充电工况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管理系统试验验证
4.1 试验概述
4.1.1 夏季高温试验
4.1.2 冬季低温试验
4.1.3 试验布点情况
4.2 夏季路试试验结果分析
4.2.1 保温试验工况
4.2.2 充电试验工况
4.2.3 电池冷却工况
4.2.4 电驱冷却工况
4.2.5 发动机冷却工况
4.3 冬季路试试验结果分析
4.3.1 行车工况
4.3.2 停车充电工况
4.4 试验结果总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简析[J]. 陈玲玲. 内燃机与配件. 2018(19)
[2]新能源汽车分类及性能浅析[J]. 董子昌.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5)
[3]浅析电动汽车车载充电装置发展趋势[J]. 孙志飞,唐德钱,湛翔. 汽车实用技术. 2018(18)
[4]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研究[J]. 张友龙,袁文强,芮凯,朱成燕. 汽车实用技术. 2018(17)
[5]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研究[J]. 董伟.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8(07)
[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及研发状况分析[J]. 邱先文.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8(03)
[7]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加速放量[J]. 邬博华. 股市动态分析. 2018(05)
[8]基于排气余热回收技术的整车性能优化[J]. 王锦艳,陈龙华,李波,颜伟. 汽车实用技术. 2017(21)
[9]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展前景[J]. 高乐红. 黑龙江科学. 2017(17)
[10]浅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J]. 刘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4)
博士论文
[1]某车辆热管理系统开发研究[D]. 常贺.吉林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开发及其控制算法研究[D]. 李峰.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714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71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