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运行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29 18:20
汽车安全运行与汽车牵引以及制动性能密切相关。汽车安全运行控制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制动安全性能,如:缩短制动距离、缩短制动时间、提高车辆稳定性等。在多辆汽车安全运行中,利用汽车的基本参数、发动机参数、制动器参数对汽车运行研究,分析汽车运行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角速度信号、位置信号、超车变道的信息获取与控制。本文为了提高汽车制动系统响应速度、缩短制动时间、缩短制动距离,以及研究多辆汽车安全运行变道超车,具体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分析比较了汽车牵引力控制进行模糊PID控制器、PID控制器两种控制方法。当相同初始滑移率,相同的制动力矩时,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比PID控制器控制效果好,模糊PID控制器减速较快,能缩短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2)针对汽车制动不同步控制问题,给出解决不同步控制的控制方法,根据模块化设计,建立完整汽车运行模型,根据前后轮变速离合滑移程度和转矩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整车运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时监测系统。(3)利用建模方法对汽车制动速度信号、角速度信号、地面附着力信号、制动力信号进行了分析和处理,从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与汽车载荷之间关系出发,建立汽车整车制动微分方程。从...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主要内容
2 汽车运动研究
2.1 汽车牵引力控制
2.2 汽车制动控制方法
2.2.1 PID制动控制
2.2.2 模糊PID制动控制
2.3 本章小结
3 汽车制动不同步控制
3.1 汽车制动系统
3.1.1 工作原理
3.1.2 安全运行性能评价指标
3.2 汽车控制不同步的因素
3.2.1 路面附着系数
3.2.2 车轮和发动机的转动惯量
3.2.3 载荷转移
3.3 解决不同步的控制的方法
3.3.1 载荷转移控制法与设备调节控制法
3.3.2 不同步控制模型解决
3.3.3 汽车模块化建模过程动态监测
3.4 本章小结
4 汽车制动速度信号处理
4.1 汽车制动阶段
4.2 汽车制动微分方程
4.3 地面附着系数分析法
4.4 地面附着系数与滑移率关系函数模型及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汽车模糊ABS制动控制研究
5.1 汽车行驶不同路面分类及函数关系
5.2 模糊ABS制动设计
5.2.1 防抱死制动
5.2.2 制动力与附着力关系
5.2.3 模糊ABS控制设计与实现
5.2.4 三种不同路面仿真及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汽车制动器试验系统
6.1 汽车制动器试验台构成
6.2 汽车试验台惯量电模拟
6.3 试验台双闭环电模拟
6.3.1 转速控制方式
6.3.2 电模拟双闭环直流调速
6.3.3 电模拟双闭环调速
6.4 ACR和 ASR调节器
6.4.1 电流调节器(ACR)设计
6.4.2 转速调节器(ASR)设计
6.4.3 控制器参数的确定
6.5 双闭环调速模糊自整定PID控制
6.6 本章小结
7 汽车之间运行研究
7.1 汽车运行分层递阶架构
7.2 汽车精准定位
7.3 汽车运行PanoSim仿真
7.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部分图文】:
停止[34,35]。图 3.3 所示,盘式制动器使用制动卡钳为固定卡钳式和浮动卡钳式,当轮毂与器的时候,采用浮动卡钳式制动器[36-40]
作原理示意图可知,制动毂的表车轮一同转动。制动底板是固定而制动蹄的外圆柱面上则安装了上,通过油管跟车架上面的制动动制动推杆进行制动操作[39,40]。
图 3.4 前、后轮制动压力分配曲线图心;p1:前轮制动管道压力;p2:后轮制动题常用方法有:液压式限压阀控制法、液法和 ABS 技术控制方法。控制目的:对
本文编号:3876114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主要内容
2 汽车运动研究
2.1 汽车牵引力控制
2.2 汽车制动控制方法
2.2.1 PID制动控制
2.2.2 模糊PID制动控制
2.3 本章小结
3 汽车制动不同步控制
3.1 汽车制动系统
3.1.1 工作原理
3.1.2 安全运行性能评价指标
3.2 汽车控制不同步的因素
3.2.1 路面附着系数
3.2.2 车轮和发动机的转动惯量
3.2.3 载荷转移
3.3 解决不同步的控制的方法
3.3.1 载荷转移控制法与设备调节控制法
3.3.2 不同步控制模型解决
3.3.3 汽车模块化建模过程动态监测
3.4 本章小结
4 汽车制动速度信号处理
4.1 汽车制动阶段
4.2 汽车制动微分方程
4.3 地面附着系数分析法
4.4 地面附着系数与滑移率关系函数模型及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汽车模糊ABS制动控制研究
5.1 汽车行驶不同路面分类及函数关系
5.2 模糊ABS制动设计
5.2.1 防抱死制动
5.2.2 制动力与附着力关系
5.2.3 模糊ABS控制设计与实现
5.2.4 三种不同路面仿真及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汽车制动器试验系统
6.1 汽车制动器试验台构成
6.2 汽车试验台惯量电模拟
6.3 试验台双闭环电模拟
6.3.1 转速控制方式
6.3.2 电模拟双闭环直流调速
6.3.3 电模拟双闭环调速
6.4 ACR和 ASR调节器
6.4.1 电流调节器(ACR)设计
6.4.2 转速调节器(ASR)设计
6.4.3 控制器参数的确定
6.5 双闭环调速模糊自整定PID控制
6.6 本章小结
7 汽车之间运行研究
7.1 汽车运行分层递阶架构
7.2 汽车精准定位
7.3 汽车运行PanoSim仿真
7.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876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876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