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油门踏板对驾驶员下肢损伤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20 07:01

  本文关键词:油门踏板对驾驶员下肢损伤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油门踏板 正面碰撞 下肢损伤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汽车保有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汽车在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研究表明,在交通事故中,下肢损伤占碰撞事故中所有中度以上损伤(AIS 2+)的近三分之一。在所有的损伤类型中,下肢损伤虽不像头部和胸部损伤一样容易致命,但却容易导致人残疾,进而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因此,关于驾驶员下肢损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在下肢损伤的研究中,常常忽略踏板系统或简化了踏板模型,结果的可靠性难以保证。为弥补国内外学者针对油门踏板系统研究较少的现状,本文建立了详细的油门踏板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在正面碰撞中,油门踏板各参数对驾驶员胫骨力和胫骨指数的影响。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依据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实际踩压油门踏板的情况,以及踏板在车辆中的实际安装情况,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油门踏板固定支架,并对踏板进行摆锤冲击试验,获得油门踏板部件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响应以及断裂情况。2)建立了踏板的有限元模型,讨论了网格尺寸、类型以及单元类型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并优化了踏板模型,使模型的计算结果在各个工况中和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度。3)研究了油门踏板的摩擦系数、踏板行程、旋转刚度以及断裂扭矩等参数对驾驶员下肢损伤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论文研究表明,四面体网格不适用于踏板模型的建立,全积分的单元类型会增加模型的刚度,从而降低结果曲线的时域,采用常应力的单元公式并配合适当的沙漏能控制参数,能使模型的计算结果在各个工况中和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踏板各因素中,对驾驶员胫骨力的影响较大的参数是旋转刚度和踏板断裂扭矩。对驾驶员胫骨指数影响较大的两个参数是踏板行程和断裂扭矩。踏板侵入量对驾驶员胫骨力的影响不明显,然而,当踏板侵入量增大时,驾驶员胫骨指数会出现明显的上升。
【关键词】:油门踏板 正面碰撞 下肢损伤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7.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0-12
  • 1.2 下肢损伤机理12-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3.1 车辆事故简介14-15
  • 1.3.2 车辆碰撞安全法规15-16
  • 1.3.3 下肢损伤研究现状与不足16-18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8-20
  • 第2章 踏板部件试验20-26
  • 2.1 试验台架20-22
  • 2.1.1 踏板固定方案20-21
  • 2.1.2 踏板支架设计21-22
  • 2.2 踏板部件试验方案及结果22-25
  • 2.2.1 踏板冲击试验22-24
  • 2.2.2 踏板铰链旋转刚度获取24-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油门踏板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对标26-40
  • 3.1 有限元分析方法26
  • 3.2 踏板部件模型的建立26-29
  • 3.2.1 建立踏板几何模型26-27
  • 3.2.2 踏板有限元模型建立27-29
  • 3.3 踏板部件材料参数反求29-33
  • 3.4 模型优化33-39
  • 3.4.1 模型网格尺寸、类型对比33-36
  • 3.4.2 单元计算方式及沙漏能控制36-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约束系统模型的建立40-46
  • 4.1 正面碰撞驾驶员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40-42
  • 4.1.1 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40
  • 4.1.2 转向系统的验证40-41
  • 4.1.3 约束系统模型的建立41-42
  • 4.2 驾驶员参数确定及模型验证42-45
  • 4.2.1 假人位置及加载参数确定42-43
  • 4.2.2 正面碰撞驾驶员侧有限元模型的验证43-45
  • 4.3 本章小结45-46
  • 第5章 油门踏板对驾驶员下肢损伤的影响46-58
  • 5.1 试验参数设定46-48
  • 5.1.1 损伤参数研究方法46-47
  • 5.1.2 试验参数设定和试验安排47-48
  • 5.2 各因素对下肢损伤影响分析48-53
  • 5.2.1 对上、下胫骨力影响48-50
  • 5.2.2 对上、下胫骨指数影响50-53
  • 5.3 侵入量对下肢损伤的影响53-54
  • 5.4 脚底泡沫垫对下肢损伤的影响54-56
  • 5.5 结论56-58
  • 总结与展望58-61
  • 参考文献61-65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5-66
  • 致谢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孔亢;陈可;黄俊明;刘咏萱;;行人下肢生物力学仿真及腿部仿形器研究现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茹;刘卉;;疲劳对下肢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研究进展[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2 马晓莹;;中药浸泡对下肢损伤患者康复疗效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曹宏丽;;中药足浴及热敷对下肢损伤患者康复疗效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邓兴国;;动态平衡康复健身仪的研究[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小晴;基于人体有限元模型的汽车前碰撞中驾驶员下肢损伤生物力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秀;振动训练对下肢损伤大学生肌肉功能状态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刘宇豪;油门踏板对驾驶员下肢损伤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6年

3 翟广凤;基于行人下肢有限元模型的碰撞响应分析[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4 蔡志华;行人在汽车碰撞事故中下肢损伤的有限元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陈辉鹏;汽车前碰撞中驾驶员下肢的动力学响应和损伤防护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66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566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1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