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纯电动汽车两档变速器同步器磨损分析与优化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02 19:32

  本文关键词:纯电动汽车两档变速器同步器磨损分析与优化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纯电动汽车 同步器 磨损 优化 Simulink


【摘要】:传统内燃机汽车变速器的评价方法不全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变速器的研究,设计时也往往不重视同步器及其磨损与整车之间的关联与影响;同步器在保证顺利换挡的基础上不应该对整车动力性和舒适性有所损耗,同时换挡控制策略也须保证同步器的磨损不超出许用范围。本文研究了一款以动力性、经济性为目标设计的两档式AMT,研究目的在于保证整车动力性和舒适性的基础上对纯电动汽车两档变速器同步器进行磨损分析和优化。本文结合同步器的相关设计理论和整车的行驶工况,对影响同步器磨损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如何在考虑整车工况下减轻同步器磨损,主要工作有:首先,根据同步器的相关理论和构造,对同步器参数关系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设计初始值,为优化奠定了基础;其次,根据同步器的评价指标和性能约束,利用Matlab中的Fmincon函数对同步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且确定了影响同步器性能的关键参数以及主要边界条件;然后,根据同步器参数间的关系,分析了同步器磨损过程中,摩擦系数的变化导致的同步器失效形式由换挡困难向非同步冲击的演变;再次,利用Simulink对同步器的结合过程进行仿真建模,分析了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变化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转速增大对同步器磨损的加重程度;最后,结合整车动力性仿真模型,分析了同步器性能对整车性能的影响,通过电机调速的方法既能保证整车性能,又可改善同步器磨损条件,延长同步器寿命。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 同步器 磨损 优化 Simulink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9.72;U463.212.41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24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15-16
  • 1.2 纯电动汽车变速器应用研究现状16-17
  • 1.3 同步器类型及磨损常见故障17-20
  • 1.4 论文相关技术研究现状20-22
  • 1.4.1 常用的AMT性能评价体系20-21
  • 1.4.2 仿真技术的应用现状21-22
  • 1.4.3 同步器磨损常用研究理论和方法22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2-24
  • 第二章 变速器关键零部件参数与同步器参数设计24-42
  • 2.1 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以及驱动电机选型25-26
  • 2.2 变速器关键参数26-28
  • 2.3 同步器相关尺寸设计28-38
  • 2.3.1 结合套外径和花键孔大径及花键参数29-30
  • 2.3.2 锥孔直径及倾斜角、锥面平均半径和工作长度30-31
  • 2.3.3 同步环锁止角及结合套和同步锥齿端倒角31-34
  • 2.3.4 同步锁环锥孔刮油螺纹及轴向泄油槽34
  • 2.3.5 同步器后备行程和寿命指标34-36
  • 2.3.6 同步锁环圆周移动量36
  • 2.3.7 结合套的轴向超越力36-37
  • 2.3.8 换挡行程和结合套宽度37
  • 2.3.9 防自动脱档设计37
  • 2.3.10 同步器材料选择37-38
  • 2.4 同步器参数校核38-40
  • 2.4.1 强度校核38-40
  • 2.4.2 同步环锥面的PV值40
  • 2.5 本章小结40-42
  • 第三章 同步器参数优化42-56
  • 3.1 Matlab优化工具介绍42-44
  • 3.2 常用同步器性能评价指标44-47
  • 3.2.1 同步时间44-46
  • 3.2.2 滑磨功46-47
  • 3.3 同步器参数优化计算47-53
  • 3.3.1 目标函数和设计变量47-49
  • 3.3.2 设计约束49-50
  • 3.3.3 优化计算50-53
  • 3.4 结果对比与分析53-54
  • 3.5 本章小结54-56
  • 第四章 同步器磨损过程分析与控制56-82
  • 4.1 同步器失效理论分析56-57
  • 4.2 同步器锥面摩擦系数对同步器磨损过程的影响分析57-60
  • 4.3 同步器结合过程建模与仿真60-64
  • 4.4 不同参数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分析64-69
  • 4.4.1 PV值对比66
  • 4.4.2 比滑磨功对比66-67
  • 4.4.3 比滑磨功率对比67-69
  • 4.5 同步器性能对整车性能的影响69-74
  • 4.6 转速控制下换挡时间优化以及寿命的提升74-78
  • 4.7 换挡时间与换挡试验78-80
  • 4.8 本章小结80-82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82-84
  • 5.1 总结82-83
  • 5.2 展望83-84
  • 参考文献84-8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琴,黄宗益,陈明;惯性式同步器的结构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00年05期

2 陈应国;同步器检修[J];北京汽车;2000年01期

3 李仕卿 ,张波;同步器的检修和使用[J];汽车维修;2001年06期

4 申正宇,白钟钢;汽车同步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汽车技术;2003年09期

5 张爽爽;杨友春;;同步器使用与维修中的注意事项[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7年06期

6 张发勇;;同步器常用概念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年03期

7 汤海川;韩天寅;;一种基于知识经验的汽车同步器设计系统开发[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年10期

8 金奇宪;惯性式同步器的结构原理与设计[J];工程机械;1981年11期

9 胡其伊;同步器环耐磨性能的试验研究[J];汽车技术;1984年12期

10 倪广仁;刘爱华;;钟/同步器[J];陕西天文台台刊;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吕兵;;一种创新性同步器系统介绍[A];西南汽车信息:2011年下半年合刊[C];2011年

2 刘学武;;关于汽车变速器同步器设计的两个关键点[A];“广汽丰田杯”广东省汽车行业第七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张俊祥;陈勇;罗大国;刘文忠;陈宗帖;;DCT同步器同步过程控制策略的研究[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孝培;温彤;;ZF变速箱钢质同步器齿圈的精锻成形[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赵巍;粟斌;徐万里;徐曦萌;;锁环式同步器同步环摩擦生热仿真数值模拟计算及有限元建模分析[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5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琨强;卞蓉辉;薛冰;万国龙;;一种基于PCI总线的高速可重构PCM帧同步器实现结构[A];图像 仿真 信息技术——第二届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齐雪岭;天海同步器配套之路越走越宽[N];中国工业报;2003年

2 胡;卓联单芯片超低抖动同步器[N];计算机世界;2006年

3 本报记者 齐雪岭邋通讯员 张学泽;天海为国产同步器争得市场话语权[N];中国工业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齐雪岭 通讯员 张玉山;天海:开创同步器世界的中国时代[N];中国工业报;2009年

5 汪恒玉 邢新让;同步器齿环材料初现产业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6 齐雪岭;强后谋大 还须走高端路线[N];中国工业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冀;大齿借同步器与重卡同步[N];中国汽车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齐雪岭 通讯员 张玉山 刘文姝;用创造书写胸怀[N];中国工业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齐雪岭 通讯员  张学泽;碳颗粒材料双锥环在天海问世[N];中国工业报;2007年

10 田兴鲁;国内首台雷沃同步器换挡拖拉机亮相广交会[N];中国工业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福恩;同步器操作性能与寿命测试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裕强;汽车锁销式多锥同步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2 眭建锋;功能磁共振信号同步器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袁晓晨;商用车变速器同步器性能测试试验台研究与设计[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4 井冰;双载波超宽带接收机关键技术与基带芯片的实现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程晓龙;汽车同步器性能及可靠性试验台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6 田娜;基于AMT工况需求的同步器优化设计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7 张勇;汽车锁环式单锥同步器现代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8 朱淳逸;同步器同步过程中磨损及失效的建模与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9 王宽;多锥面锁销式同步器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10 曹龙涛;纯电动汽车两档变速器同步器磨损分析与优化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10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610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8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