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际载荷谱的汽车半轴扭转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实际载荷谱的汽车半轴扭转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摘要】:汽车半轴扭转疲劳性能对汽车整车疲劳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汽车半轴扭转疲劳试验已成为汽车半轴设计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国内半轴扭转疲劳试验方法基本上来自国外或直接用标准载荷谱进行加载,与我国汽车半轴实际道路行驶工况和载荷有较大差异,容易造成过试验或欠试验。因此,本文以汽车半轴实际行驶情况为基础,对汽车半轴实际行驶载荷谱采集方法、载荷谱分析方法、扭转疲劳试验载荷谱编制和加载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建立汽车半轴扭转疲劳试验方法,对于提高汽车半轴扭转疲劳试验的准确度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首先,本文采用无线遥测技术和应变片全桥方式建立了半轴扭矩测量系统;在高精度标定台上对转矩进行了标定,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半轴转矩测量系统灵敏度;采用不同驾驶员和Pascal循环在试验场对汽车半轴扭矩等载荷进行了实车采集。其次,通过删除小信号和滤波等方法对汽车半轴载荷谱进行了预处理;通过统计特征分析及功率谱密度分析验证了汽车半轴载荷谱的重复性;根据Palmgren-Miner法则和修正的汽车半轴S-N曲线对各循环载荷谱进行了损伤量计算,根据损伤量对载荷谱进行了提取;采用双参数四点雨流法对汽车半轴载荷谱进行了统计计数,并利用雨流矩阵外推法准确获取了汽车半轴总体循环次数。然后,基于总体循环次数,采用变均值法将均幅值二维谱转换成一维幅值累积频次谱;采用等面积法编制了汽车半轴八级程序载荷谱,并进行了损伤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加载周期和加载顺序,采用对称循环编制了汽车半轴扭转疲劳试验台加载谱。最后,采用液压伺服PID控制系统设计并搭建了汽车半轴扭转疲劳试验台,通过PID参数调节实现了汽车半轴扭矩的精确控制,将编制的汽车半轴扭转疲劳试验加载谱在试验台上进行了加载试验和验证,建立了基于实际载荷谱的汽车半轴扭转疲劳试验方法。
【关键词】:汽车半轴 扭转疲劳 试验方法 载荷谱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7.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20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国内外疲劳试验研究现状11-14
- 1.2.2 国内外疲劳载荷谱研究现状14-16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6-17
- 1.3.1 研究目标16
- 1.3.2 研究内容16-17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7-18
- 1.4.1 研究方法17
- 1.4.2 技术路线17-18
- 1.5 小结18-20
- 2 汽车半轴实际载荷谱采集20-30
- 2.1 半轴受力分析20-21
- 2.2 半轴扭矩信号测试准备21-25
- 2.2.1 扭矩信号测试系统组建与调试21-24
- 2.2.2 半轴扭矩标定24-25
- 2.3 试验场实车采集25-28
- 2.3.1 试验场采集规范25-27
- 2.3.2 试验场实车采集27-28
- 2.4 小结28-30
- 3 汽车半轴载荷谱分析与预处理30-46
- 3.1 载荷谱分析30-35
- 3.1.1 左右半轴重复性检测30-31
- 3.1.2 实际载荷谱时频分析31-35
- 3.2 载荷谱样本提取35-44
- 3.2.1 分工况法概况35-36
- 3.2.2 损伤量计算36-43
- 3.2.3 样本载荷谱提取43-44
- 3.3 样本载荷谱预处理44-45
- 3.4 小结45-46
- 4 汽车半轴扭转疲劳载荷谱编制46-60
- 4.1 载荷谱计数及外推46-49
- 4.1.1 统计计数46-47
- 4.1.2 样本载荷谱外推47-49
- 4.1.3 当量载荷谱损伤量计算49
- 4.2 八级程序载荷谱编制49-55
- 4.2.1 变均值法转换49-50
- 4.2.2 幅值—累积频次图50-52
- 4.2.3 等面积法编制八级程序载荷谱52-55
- 4.3 疲劳试验加载谱生成55-58
- 4.3.1 幅值—频次表55-56
- 4.3.2 加载顺序与加载周期56-57
- 4.3.3 三工况合成57-58
- 4.4 小结58-60
- 5 汽车半轴扭转疲劳试验方法60-72
- 5.1 扭转疲劳试验台设计60-64
- 5.1.1 试验台设计要求60
- 5.1.2 试验台硬件系统设计60-63
- 5.1.3 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63-64
- 5.2 扭转疲劳试验台搭建与调试64-69
- 5.2.1 试验台搭建64-65
- 5.2.2 试验台调试65-69
- 5.3 加载试验69-71
- 5.3.1 加载试验69-70
- 5.3.2 试验评价70-71
- 5.4 小结71-72
- 6 总结与展望72-74
- 6.1 全文总结72
- 6.2 展望72-74
- 致谢74-76
- 参考文献76-78
- 附录78-83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清祖 ,王锦雯;中型轮式拖拉机前桥载荷谱测取方法的初步研究[J];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2 王建定,桑正中,陈翠英;程序载荷谱编制方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986年03期
3 邱白晶 ,桑正中;载荷谱的直接生成法[J];江苏工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4 左常勇,冯锡曙;随机程序载荷谱[J];拖拉机;1987年03期
5 康晓弟,黄振声;双参数载荷谱编制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6 康晓第;黄振声;;双参数载荷谱编制方法研究[J];机械强度;1990年03期
7 平安;王德俊;徐灏;;载荷谱强化等损伤寿命折算新方法[J];机械强度;1993年02期
8 肖生发,左惟炜,沈德平;轻型车后桥二维载荷谱及其疲劳寿命预测[J];汽车工程;2002年04期
9 何春华,周捫,项娇;汽车道路行驶试验载荷谱样本长度确定方法的研究[J];汽车技术;2003年11期
10 何柏岩;王树新;高峰;金大成;;车辆道路行驶载荷谱测量及推断方法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唐;李国峰;李钊;;基于载荷谱损伤的道路相关性研究[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邵建;董益亮;肖攀;王俊翔;;基于多体模型仿真的载荷谱虚拟迭代技术分析[A];2010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3 郑松林;张瑾;成永刚;井清;卢曦;;载荷谱中低幅载荷对零件寿命预测精度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建娟;韩松元;;琼海及襄樊试验场损伤对比研究[A];推进节能环保,,给力绿色崛起——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2012年海南机械科技学术报告会交流论文集[C];2012年
5 朱涛;林晓斌;;基于实测载荷谱的车身焊点疲劳寿命分析[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晓明;万少杰;熊峻江;李强;;民用飞机飞行谱与载荷谱的编制[A];2012年海峡两岸破坏科学/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缪炳荣;朱涛;张立民;尹海涛;张卫华;;轨道车辆结构典型疲劳载荷谱的外推算法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摘要及论文集[C];2010年
8 赵贵玲;赵琛;黄培彦;;高速公路车辆载荷谱的统计特性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摘要及论文集[C];2010年
9 王万英;吴顺洪;唐北平;贾建科;方君;;试验场道路与用户道路的当量关系研究[A];2010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10 秦远珍;梁勇;;规范谱编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A];首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05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风;宇通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N];国际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长江;民机载荷谱分散性及其等效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朱宁;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结构损伤一致性载荷谱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宋烨;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疲劳寿命评估理论与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张兰胜;基于数据记录仪的掘进机载荷谱测定与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5 张英爽;装载机传动系载荷谱的测取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富军;基于二维载荷谱的齿轮传动疲劳寿命估算方法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6年
2 寇许;基于中国交通特征的车辆行驶工况及载荷谱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路梓照;铁路货车纵向载荷谱特性研究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刘苏铭;自动变速器设计用载荷谱测取与编制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5 谭仕发;车体结构风致载荷作用下的部分载荷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王敏龙;基于典型道路的汽车离合器关键零部件可靠性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7 张舒翔;高速列车车体加速寿命试验载荷谱编制及寿命预测仿真[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8 郭猛刚;快捷货车纵向动力学及纵向载荷谱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侯博;高速动车组车体作用载荷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10 王洋;动车组关键结构件损伤一致性载荷谱及试验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86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68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