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单筒充气式减振器阻尼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18:06

  本文关键词:单筒充气式减振器阻尼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悬架系统 单筒充气式 减振器 阻尼特性 测试台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要求提高,而汽车减振器是影响上述指标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汽车减振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液压筒式减振器存在着空程畸变等性能缺陷,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性能优越的单筒充气式减振器,并通过仿真与实验研究了其工作阻尼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整车7自由度振动模型进行分析简化,得到1/4汽车振动模型,通过对简化模型的分析研究,得到了悬架系统最佳阻尼匹配原则,为减振器阻尼设计提供了依据。建立了悬架系统性能评判标准,得到车身垂直加速度、车轮相对动载荷、悬架动挠度三个评判指标,为减振器性能的评判提供了参照。(2)对单筒充气式减振器的工作过程以及内部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其在复原与压缩不同行程时的油液流通模型与受力模型,建立了阻尼力的求解模型。对活塞阀片在油液压力作用下的挠曲变形量进行了求解,其是阻尼力求解的关键参量。(3)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单筒充气式减振器阻尼特性仿真模型,研究了结构参数对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室压力、常通孔径、阀片数量与阀片厚度是影响阻尼特性的关键参数;油液性质与活塞杆直径会对阻尼特性产生一定影响;气室体积与活塞孔直径对阻尼特性影响较小。(4)根据减振器测试标准的要求,设计并搭建了减振器专用测试平台,研究了其控制策略,得到位移、速度、加速度的三状态前馈与反馈控制模型,使测试平台带宽达到35Hz,符合了标准要求。利用测试平台对单筒充气式减振器进行台架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并对关键的结构参数进行实验研究,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加速度衰减实验,验证了单筒充气式减振器具有良好的振动衰减特性和稳定的工作特性。
【关键词】:悬架系统 单筒充气式 减振器 阻尼特性 测试台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33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2 减振器特性概述12-14
  • 1.2.1 阻尼特性概述12-13
  • 1.2.2 单筒充气式减振器工作原理概述13-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3.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6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16-17
  • 第二章 汽车悬架系统建模分析与评价标准17-28
  • 2.1 悬架系统的组成17-19
  • 2.1.1 弹性元件17-18
  • 2.1.2 稳定杆18
  • 2.1.3 减振器18-19
  • 2.2 悬架系统建模分析19-23
  • 2.2.1 悬架系统模型简化19-21
  • 2.2.2 悬架系统最佳阻尼匹配分析21-23
  • 2.3 悬架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评价标准23-27
  • 2.3.1 悬架系统的性能要求23-24
  • 2.3.2 悬架系统性能的评价标准24-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单筒充气式减振器数学模型建立28-44
  • 3.1 单筒充气式减振器结构特点28-29
  • 3.2 单筒充气式减振器建模分析29-39
  • 3.2.1 复原行程建模30-36
  • 3.2.2 压缩行程建模36-39
  • 3.3 活塞阀片变形解析39-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单筒充气式减振器仿真分析44-59
  • 4.1 MATLAB/Simulink软件与仿真流程介绍44-45
  • 4.2 阻尼特性仿真分析45-48
  • 4.2.1 仿真模型搭建45-47
  • 4.2.2 仿真结果分析47-48
  • 4.3 各结构参数对阻尼特性的影响分析48-57
  • 4.3.1 气室压力与体积的影响48-50
  • 4.3.2 减振油液性质的影响50-52
  • 4.3.3 活塞阀系几何参数的影响52-56
  • 4.3.4 各结构参数影响规律总结56-57
  • 4.4 本章小结57-59
  • 第五章 减振器测试平台搭建与实验研究59-78
  • 5.1 减振器测试台结构与系统设计59-64
  • 5.1.1 测试台结构设计59-61
  • 5.1.2 测试台系统设计61-64
  • 5.2 减振器测试台控制策略64-73
  • 5.2.1 测试台负载特性分析64-67
  • 5.2.2 测试台控制模型搭建67-70
  • 5.2.3 测试台控制策略验证70-73
  • 5.3 单筒充气式减振器实验研究73-77
  • 5.3.1 实验方案设计73-74
  • 5.3.2 实验结果分析74-77
  • 5.4 本章小结77-7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8-80
  • 6.1 总结78-79
  • 6.2 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4
  • 致谢84-85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5
  • 在校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渝生,沈鹤千;测量硅油减振器阻尼的共振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2 黄安贻;施宇锋;;减振器阻尼特性仿真及结构参数影响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年06期

3 谢峰,张少华;一种电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的模拟计算[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赵云;汽车筒式减振器阻尼力测试及分析[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5 张莹;朱思洪;王家胜;;可调减振器阻尼特性试验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23期

6 徐中明;李仕生;张玉峰;张志飞;李传兵;;行程敏感减振器阻尼特性仿真与试验[J];兵工学报;2011年09期

7 刘小英,张仲甫,黄德修,刘德明,龚荣洲;电流变阀外置的汽车减振器阻尼特性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年01期

8 任卫群;赵峰;张杰;;汽车减振器阻尼特性的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S2期

9 尹忠俊;韦辉;陈兵;杨竞;李文越;;双筒式减振器阻尼特性仿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9年10期

10 王文瑞;闫晓强;顾亮;;基于紊流模型的可控叶片减振器阻尼特性参数识别[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卫群;赵峰;张杰;;汽车减振器阻尼特性的仿真分析[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樊友权;机车车辆减振器阻尼系统及关键部件失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凯;单筒充气式减振器阻尼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顾永辉;轨道车辆垂向振动性能研究及减振器阻尼参数选择[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余洪生;应用SPC改善减振器阻尼稳定[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黄胜;汽车双筒式减振器阻尼特性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赵旭;旋转式硅油减振器阻尼测试试验台的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陈剑;基于遗传算法的GWF减振器阻尼参数优化[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02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702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c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