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AMS的客车平顺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ADAMS的客车平顺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平顺性 系统动力学 ADAMS/Car ADAMS/Isight 大客车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有关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方面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与乘坐舒适性密切相关的行驶平顺性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而建立的大客车整车动力学模型,以ADAMS/Car模块为研究工具,分别在不同路面上进行整车平顺性仿真试验,并且对比各不同车速仿真分析的结果,以前后悬架弹簧刚度和阻尼为设计变量进行平顺性的优化分析。第一,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包括前后悬架系统模型,转向系统模型,前后稳定杆模型,动力总成模型,制动系统模型,车身系统模型,轮胎模型在内的整车动力学模型。第二,根据国标GB/T 4970-2009《汽车行驶平顺性试验方法》规定,客车试验测试点为驾驶员同侧接近后轴正上方附近的座椅,本文选定测试点为大客车16号座椅表面处。第三,在不同路面、不同车速下分别进行随机路面平顺性仿真分析,得出后轴上方16号座椅表面处的三个轴向振动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和总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在随机沥青路面上当车速达到70km/h时,16号座椅表面处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会超过0.315m/s2,给人体造成一定的不舒适感觉。在随机砂石路面上车速达到50km/h时16号乘员座椅表面处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就会超过0.315m/s2,给人体造成一定的不舒适感觉。当整车在不同车速下驶过凸块路面进行脉冲试验时,16号座椅表面处的垂向加速度峰值均未达到对人体间造成伤害的程度。因此本文优化目标主要是减小车身传递到人体的加速度。第四,利用ADAMS/Insight模块进行优化分析,以客车的前后悬架弹簧刚度和阻尼为优化设计变量。经过灵敏度分析确定设计变量对目标函数的影响程度:前悬架弹簧刚度Kf后悬架减震器阻尼Cr前悬架减震器阻尼Cf后悬架弹簧刚度Kr。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调整前后悬架的刚度和阻尼的匹配得出优化值,前悬弹簧刚度架刚度由150N·mm减小到120N·mm,后悬架刚度170N·mm保持不变,前悬架阻尼由11.79N·mm·s-1减小到9.44N·mm·s-1,后悬架阻尼由11.84N·mm·s-1增加到14.21N·mm·s-1。第五,试验验证。将更改后的悬架弹簧刚度和阻尼值代入模型,重新以30km/h到80km/h的车速在随机沥青和砂石路面上进行平顺性仿真,得出优化后16号座椅表面处总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平均下降了16.55%和14.8%。表明优化后的客车平顺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总之,本文的研究工作确定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车辆平顺性分析评价方法,通过仿真试验评价了汽车的平顺性,进而探讨了平顺性的改进方案。评价结论表明:该车在中、低速下平顺性较好,而高速下则有待改进,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对改进方案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客车的前后悬架的弹簧刚度和阻尼值进行合理的修改匹配可以较明显地改善整车平顺性。
【关键词】:平顺性 系统动力学 ADAMS/Car ADAMS/Isight 大客车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车辆的平顺性研究内容与国内外现阶段发展概况11-14
- 1.3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14-15
- 1.4 本章小结15-16
- 第二章 动力学理论及ADAMS算法原理16-24
- 2.1 多体系统动力学概述16-18
- 2.1.1 多体系统16
- 2.1.2 多体系统动力学16-17
- 2.1.3 多体动力学17-18
- 2.2 ADAMS软件概述18-23
- 2.2.1 ADAMS软件简介18-19
- 2.2.2 ADAMS软件分析和计算方法19-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大客车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24-42
- 3.1 ADAMS/Car建模原理和顺序24-25
- 3.2 模型数据的获取25-27
- 3.3 前空气悬架系统27-32
- 3.3.1 建立前空气悬架动力学模型27-29
- 3.3.2 设定前悬架模型中的相关参数29-30
- 3.3.3 前横向稳定杆的建立30-32
- 3.4 后空气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32-35
- 3.4.1 后空气悬架关键元件动力学模型的创建32-34
- 3.4.2 后悬架模型34-35
- 3.5 转向系统35-36
- 3.6 制动系统模型36-37
- 3.7 轮胎系统37-38
- 3.8 车身系统及动力总成系统38-39
- 3.9 整车动力学模型的装配39-40
- 3.10 本章小结40-42
- 第四章 大客车整车平顺性仿真分析42-58
- 4.1 汽车振动42-43
- 4.2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43-45
- 4.3 随机路面模型的输入45-50
- 4.3.1 构建随机路面模型47-48
- 4.3.2 构造典型路面48-50
- 4.4 整车平顺性仿真分析50-57
- 4.4.1 整车平顺性测试点的确定50-51
- 4.4.2 随机路面上的平顺性仿真分析51-55
- 4.4.3 典型路面的脉冲仿真55-57
- 4.5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大客车结构性能参数的改进58-70
- 5.1 ADAMS/Insight模块介绍58-60
- 5.2 CAR/Insight模块关于悬架的性能参数的改进60-67
- 5.2.1 分析方法60
- 5.2.2 优化目标60-61
- 5.2.3 设计变量61
- 5.2.4 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61-62
- 5.2.5 设计规范及变量灵敏度的选择62-63
- 5.2.6 悬架参数优化63-65
- 5.2.7 仿真验证65-67
- 5.3 本章小结67-70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70-72
- 6.1 全文总结70-71
- 6.2 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5
- 致谢75-78
- 个人简历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禄晓;黄宏伟;;汽车后悬架落地拧紧方案的探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1年10期
2 戴勇;轻型轿车后悬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设计[J];汽车科技;2000年01期
3 韦勇;双轴汽车前后悬架固有频率的匹配关系分析[J];广西机械;2001年02期
4 刘礼辉;浅谈摩托车单减震后悬架的结构特点[J];摩托车;2001年06期
5 陈焕明;刘大维;严天一;;后悬架拖曳臂开裂有限元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6年02期
6 于莉;吴光强;;基于虚拟台架试验的后悬架疲劳分析[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6年S1期
7 刘进伟;吴志新;徐达;张嘉君;;五连杆后悬架仿真研究[J];专用汽车;2006年09期
8 潘筱;王玉民;王亚南;;五连杆后悬架的后轴变形效应与转向随动性关系研究[J];汽车技术;2007年12期
9 余传海;江禄晓;;多连杆后悬架装配工艺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0年10期
10 Н.П.ГАВРИЛЕНКО;孙连述;;轿车后悬架圆柱弹簧的设计[J];国外汽车;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礼;瞿元;刘红领;张林波;;多连杆后悬架K&C性能的一种优化分析方法[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立峰;赵亮;;汽车扭力梁式后悬架系统的匹配设计[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刘永;;DF SUV后悬架的设计改进[A];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瑾;纪金亮;;后悬架缓冲块安装支架强度仿真分析[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徐新民;邢华沛;路银行;;某微型客车前、后悬架侧倾角刚度匹配设计改进[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刚守堂;楚金甫;李涛;唐喜林;;新型独立悬挂三轮汽车特性计算[A];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袁军宝;在路上开着开着,,车的后悬架就裂了[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2 新金融记者 郝一萍;速腾断轴风波持续[N];新金融观察;2014年
3 本报记者 王禁;浙江消保委揭露速腾召回不换悬挂真相:一汽大众至少节省16.34亿元[N];证券日报;2014年
4 记者 涂露芳;车企集体减配埋安全隐患[N];北京日报;2014年
5 胡仁芳;车主维权群达3000人 大众傲慢之路还要走多远[N];中国贸易报;2014年
6 记者 马晓成;“断轴门”再发酵 大众陷信任危机[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7 本报记者 胡仁芳;速腾车主不接受召回方案 专家称大众为降成本缺乏诚意[N];证券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胡仁芳;速腾维权人数超9000人 一汽大众三更半夜“邀约”车主奇葩事不断[N];证券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胡仁芳;速腾车主维权群升至3000人 大众傲慢之路能走多远[N];证券日报;2014年
10 记者 马晓成;“打补丁”惹消费者不满 一汽大众难服众[N];经济参考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项忠霞;基于振动舒适性的山地自行车后悬架系统优化设计[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悦;某经济型轿车后悬架扭力梁断面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梁先富;某SUV后悬架纵臂断裂的分析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3 黄跃均;某SUV后悬架后下臂的优化分析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4 梁子奇;基于ADAMS的客车平顺性研究[D];厦门理工学院;2016年
5 万茂林;扭力梁式后悬架总成疲劳损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佟家慧;某微型车扭转梁后悬架结构分析与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7 海辰光;双连杆后悬架模板的开发及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卜凡龙;轻量化橡胶辅簧后悬架匹配设计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程博;六气囊后悬架装配作业方法研究与作业改善[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杨超云;前后悬架匹配及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10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710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