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假人肋骨力学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汽车碰撞假人肋骨力学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假人肋骨 正交方法 设计参数 优化反求方法 材料参数
【摘要】:试验和仿真是汽车碰撞安全研究中两种重要的方法,汽车碰撞假人及其有限元模型在以上方法中必不可少。目前,假人的开发制造被国外垄断,我国缺乏针对假人的基础研究,自主开发假人的能力薄弱。肋骨是假人胸部响应的主要承担者,因而本文针对假人肋骨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分为两个部分,首先,研究了假人肋骨设计制造参数对其胸部标定响应的影响。其次,针对假人肋骨弹簧钢和阻尼材料,进行了基于试验和仿真的材料参数优化反求。本文采用LSTC有限元假人构建高低速胸部标定仿真模型,使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参数矩阵,研究肋骨钢板厚度、阻尼厚度以及肋骨宽度,对假人胸部标定响应的影响。钢板厚度的增大提高肋骨刚度,使得冲击力峰值增大,压缩量峰值减小,滞后率减小。削减阻尼材料的厚度可以降低肋骨刚度并使迟滞效应减弱。肋骨宽度的变化对滞后率的影响不显著。钢板厚度和阻尼厚度的交互作用在高低速时均对胸部变形有显著影响,在高速时对滞后率有显著影响。采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肋骨材料性质和参数进行研究。根据法规确定两种材料的试验方案,通过文献研究确定弹簧钢使用弹性材料模型,阻尼材料使用二阶Ogden材料模型。根据试验方案制作肋骨弹簧钢和阻尼材料试样,肋骨弹簧钢进行两种速度的单向拉伸试验,阻尼材料进行三种速度的单轴压缩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依据材料的本构方程在1st Opt软件中反求材料参数初值,使用LSPrepost建立上述材料试验的有限元模型,提交LS-Opt软件对材料参数进行优化,得到适合有限元模型的最优材料参数。进行单根肋骨钢片、单根肋骨、整套肋骨冲击试验,以及假人胸部高低速标定试验,获取用于验证材料参数的试验数据。将LSTC假人有限元模型肋骨部分材料设置为优化反求得到的材料参数,进行与试验对应的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仿真曲线与试验曲线趋势一致,误差率大多在10%以内,说明优化反求获得的材料参数准确度较高,这种材料参数反求方法能准确获取假人肋骨的材料参数。
【关键词】:假人肋骨 正交方法 设计参数 优化反求方法 材料参数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7.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研究背景10-14
- 1.1.1 汽车被动安全分析方法10
- 1.1.2 汽车碰撞假人10-12
- 1.1.3 汽车碰撞假人有限元模型12-14
- 1.2 汽车碰撞假人肋骨研究现状14-16
- 1.2.1 国内外对假人肋骨力学性质的研究14-15
- 1.2.2 国内外对假人肋骨材料的研究15-16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16-18
- 1.3.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16-17
- 1.3.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7-18
- 第2章 汽车碰撞假人胸部冲击响应参数影响研究18-30
- 2.1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简介18-19
- 2.1.1 试验设计方法18
- 2.1.2 数据分析方法18-19
- 2.2 仿真模型构建及验证19-22
- 2.2.1 胸部冲击标准19-20
- 2.2.2 参数选择20-21
- 2.2.3 胸部冲击模型构建及验证21-22
- 2.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22-28
- 2.3.1 仿真结果22-25
- 2.3.2 结果分析25-28
- 2.4 本章小结28-30
- 第3章 汽车碰撞假人肋骨仿生材料试验研究30-39
- 3.1 肋骨弹簧钢单轴拉伸试验30-34
- 3.1.1 试验法规30
- 3.1.2 试样获取30-31
- 3.1.3 试验设备31
- 3.1.4 试验流程31-33
- 3.1.5 试验结果33-34
- 3.2 肋骨阻尼材料单轴压缩试验过程34-38
- 3.2.1 试验法规34-35
- 3.2.2 试样获取35
- 3.2.3 试验设备35-36
- 3.2.4 试验流程36
- 3.2.5 试验结果36-38
- 3.3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汽车碰撞假人肋骨仿生材料参数优化反求39-55
- 4.1 材料参数反求简介39
- 4.2 材料参数反求39-44
- 4.2.1 假人肋骨材料的本构模型39-41
- 4.2.2 假人肋骨材料参数反求软件41-42
- 4.2.3 假人肋骨材料参数反求流程42-44
- 4.3 参数优化简介44-47
- 4.3.1 参数优化方法44-46
- 4.3.2 混合遗传优化算法46-47
- 4.4 参数优化过程47-54
- 4.4.1 汽车碰撞假人肋骨弹簧钢参数优化47-50
- 4.4.2 汽车碰撞假人肋骨阻尼材料参数优化50-54
- 4.5 本章小结54-55
- 第5章 汽车碰撞假人肋骨仿生材料参数试验验证55-66
- 5.1 验证方法简述55
- 5.2 零部件验证55-62
- 5.2.1 肋骨钢板冲击验证55-58
- 5.2.2 单根肋骨冲击验证58-60
- 5.2.3 肋骨整体冲击验证60-62
- 5.3 整体假人胸部标定验证62-65
- 5.4 本章小结65-66
- 总结与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2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2-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维高;汽车碰撞保护研究与安全法规[J];重型汽车;2001年01期
2 宋新华,张桂荣,刘杰华,韩斌,李赓风;汽车碰撞模拟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3 郑晓峰;;国内首款汽车碰撞系统在京发布[J];道路交通管理;2008年02期
4 黄世霖;;我国汽车碰撞安全法规的发展[J];中国汽车界;2009年02期
5 田妞;;“汽车碰撞”出新规 等待市场检测[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2年01期
6 李卓森;;汽车碰撞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汽车技术;1989年06期
7 张俊;;汽车碰撞损失评估方法分析[J];科技风;2013年23期
8 权忠宪;李双江;贾新光;刘红霞;张淑云;;本期话题:“汽车碰撞”与安全[J];汽车与安全;2005年12期
9 薛量,姜正旭,林忠钦;汽车碰撞仿真中的连接失效模拟[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年02期
10 陈志华;汽车碰撞保护技术漫谈[J];汽车运用;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竟;韩旭;;汽车碰撞关键模型的参数反求技术[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裴东兴;祖静;刘鹏;杨海庆;;汽车碰撞实验车载测试系统的设计[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信世强;周一鸣;谭德荣;;用于汽车碰撞研究的人体模型[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轻量化汽车碰撞安全及先进车身材料的力学行为[A];西南汽车信息:2012年下半年合刊[C];2012年
5 邹冬华;陈忆九;刘宁国;;200起车外人员与汽车碰撞事故现场痕迹特点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6 雷刚;张攀;陈琪;刘意;;基于DOE的汽车碰撞优化分析[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帆;侯荣涛;张立萍;;车辆正碰撞变形计算机模拟研究[A];振动利用技术的若干研究与进展——第二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信世强;周一鸣;;汽车碰撞中人体的伤害机理与评价方法[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凤;汽车碰撞安全研究的带头人 黄世霖[N];中国汽车报;2002年
2 刘洋;汽车碰撞需要更多“接地气”的评分项[N];北京商报;2014年
3 张齐 钟翼;汽车碰撞规范年内出台[N];经理日报;2005年
4 记者 宗巍;汽车碰撞升级标准相比海外仍存差距[N];经济参考报;2011年
5 卫金桥;中国首次“秘密”测试汽车碰撞安全[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张春生;国内首款主动式汽车碰撞预警系统在京发布[N];中国保险报;2008年
7 中国WTO/TBT国家咨询点 张丽莉;关注美国汽车碰撞安全法规新变化[N];国际商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芦丽琴;中国汽研中心周荣:电动汽车碰撞标准将于两年内完成[N];中国工业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青松;多款汽车碰撞实验关键指标得零分[N];中国企业报;2011年
10 常青;汽车碰撞·法规·试验[N];中国汽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寇哲君;可扩展冲击-接触并行计算及其在汽车碰撞模拟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2 张维刚;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技术[D];湖南大学;2002年
3 蔡志华;汽车碰撞中胸部生物力学响应与损伤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寇哲君;可扩展冲击—接触并行计算及其在汽车碰撞模拟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5 董立强;儿童颈部在汽车碰撞中的损伤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鑫;汽车碰撞假人肋骨力学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徐文岷;汽车碰撞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刘学术;汽车碰撞特征参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 周芬;汽车碰撞人体腹部有限元模型构建与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永宁;铝蜂窝模型及其在汽车碰撞壁障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孙亮;基于磁流变技术的汽车碰撞缓冲装置的仿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7 曹静静;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碰撞仿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伟;国产汽车应对欧洲汽车碰撞法规的策略和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孙宏图;汽车碰撞分析专家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10 雷旦;应用于汽车碰撞安全研究的人体胸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仿真验证[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12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71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