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操纵与节能的E-ECHPS系统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兼顾操纵与节能的E-ECHPS系统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电磁转差离合器 助力特性 控制 节能
【摘要】:目前,重型车辆普遍采用助力特性单一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由于HPS系统所提供的助力不随车速的改变而改变,因而无法满足转向轻便性及“路感”的要求。此外,在车辆行驶过程中,HPS系统转向泵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使得液压系统产生的无用功耗较大。本文在课题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电磁转差离合器(ESC)的性能特点,研究基于ESC的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ECHPS)的控制技术,通过控制ESC内、外转子的转差,使E-ECHPS能够在不同工况下提供合适的助力,同时降低转向系统的能耗。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分析国内外转向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电磁转差离合器的性能特点,提出了以电磁转差离合器实现转向泵调速的新型电控液压转向系统设计方案。在阐述E-ECHPS系统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同时,建立了E-ECHPS系统各子系统、ESC、整车三自由度及轮胎的数学模型,并对系统的能耗进行分析。针对传统HPS系统存在的低速转向轻便性及高速转向“路感”较差的问题,初步确定了E-ECHPS系统的助力特性设计要求。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在分析车辆行驶过程中转向阻力矩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对转向阻力矩进行了数学建模。通过与传统HPS系统功耗进行对比,阐述了E-ECHPS系统的节能机理,并参照ECHPS系统助力特性曲线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助力特性对E-ECHPS系统的操纵稳定性及节能性的影响,通过采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E-ECHPS系统的抛物线型助力特性曲线。考虑E-ECHPS系统工作时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及外界干扰的影响,结合相关控制理论,提出了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AFSMC)策略。通过与传统PID控制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不仅能使系统较好地跟踪理想信号,同时超调量低、系统响应快、对外界干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最后,对E-ECHPS系统进行台架试验设计并完成了工况模拟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E-ECHPS系统在实现可变助力的同时,具有优于传统HPS系统的节能性。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E-ECHPS系统助力特性设计和控制方法有效解决了重型车辆转向时轻便性及“路感”较差的问题,既改善了操纵稳定性,又降低了转向系统的能耗,对进一步研究和应用E-ECHPS系统具有理论参考意义。
【关键词】: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电磁转差离合器 助力特性 控制 节能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1.1 汽车转向系统发展概述12-17
- 1.1.1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13-14
- 1.1.2 电液助力转向系统14-15
- 1.1.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5-16
- 1.1.4 线控转向系统16-17
- 1.2 电磁转差离合器概述17-18
- 1.3 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概述18-19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9-20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20-22
- 第二章 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理论22-31
- 2.1 滑模控制理论22-27
- 2.1.1 滑模控制研究背景22
- 2.1.2 滑模控制基本原理22-24
- 2.1.3 滑模控制中抖振问题24-27
- 2.2 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27-28
- 2.3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28-30
- 2.3.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义28-29
- 2.3.2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29-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E-ECHPS系统建模及能耗分析31-41
- 3.1 E-ECHPS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31
- 3.2 ESC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31-32
- 3.3 E-ECHPS系统模型的建立32-38
- 3.3.1 机械系统数学模型32-33
- 3.3.2 液压传动系统数学模型33-36
- 3.3.3 ESC数学模型36
- 3.3.4 三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36-37
- 3.3.5 轮胎模型37-38
- 3.4 E-ECHPS系统能耗分析38-39
- 3.5 E-ECHPS系统参数的确定39-40
- 3.6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E-ECHPS系统助力特性设计41-58
- 4.1 E-ECHPS系统理想助力特性分析41-45
- 4.1.1 助力特性曲线设计要求41
- 4.1.2 转向阻力矩形成机理41-42
- 4.1.3 转向阻力矩的计算42-45
- 4.2 E-ECHPS系统助力特性对操纵性及节能性的影响分析45-48
- 4.2.1 助力特性对操纵性影响分析45
- 4.2.2 助力特性对节能性影响分析45-48
- 4.3 E-ECHPS系统理想助力特性设计48-56
- 4.3.1 E- ECHPS助力特性曲线设计方案48-49
- 4.3.2 理想方向盘转矩及等效阻力矩的确定49-53
- 4.3.3 抛物线型曲线特征参数的确定53-56
- 4.4 本章小结56-58
- 第五章 E-ECHPS系统控制策略及控制器的设计58-74
- 5.1 E-ECHPS系统控制策略58-59
- 5.2 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59-62
- 5.2.1 滑模控制器设计59-60
- 5.2.2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60
- 5.2.3 自适应模糊控滑模制器设计60-62
- 5.3 系统仿真及试验研究62-73
- 5.3.1 E-ECHPS系统控制仿真研究62-67
- 5.3.2 E-ECHPS系统台架试验研究67-73
- 5.4 本章小结73-74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4-76
- 6.1 研究工作总结74-75
- 6.2 展望75-76
- 参考文献76-79
- 致谢79-80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文鹏;洪成华;杨建飞;;导弹姿态控制系统的全程模糊滑模控制设计与仿真[J];兵工自动化;2008年09期
2 赵金,万淑芸;模糊滑模控制交流调速系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张丽娟,刘玉燕,赵文杰,刘延泉;模糊滑模控制的一种新方法[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4年04期
4 赵红超;徐君明;王东;;变质心弹头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2期
5 陈志梅,张井岗,曾建潮;一种新的模糊滑模控制方法[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6 段锁林,贾志勇,林廷圻;自学习模糊滑模控制及其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1999年03期
7 段锁林,王明智;自学习模糊滑模控制及其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8 陈召国;严重阳;;模拟转台伺服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11期
9 席鹏;马瑞卿;赵跃齐;;电动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J];微特电机;2009年04期
10 刘阔;刘杰;杨克石;郭大猛;;挖掘机器人的模型与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阔;刘坤;郭大猛;何欣欣;;挖掘机器人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英文)[A];真空技术与表面工程——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阔;刘坤;郭大猛;何欣欣;;挖掘机器人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A];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顾文锦;张汝川;于进勇;;反舰导弹航向平面模糊滑模控制导引一体化研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轶;刘俊清;林春丽;何希勤;;一类非线性系统综合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晶;蔡自兴;沈理;;模糊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化设计:自适应模糊滑模方法[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6 张伟;毛剑琴;;基于模糊树模型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八分册)[控制理论与应用(专刊)][C];2009年
7 姜静;伍清河;;一种模糊滑模控制算法及其仿真应用[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陈志梅;张井岗;曾建潮;;线性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靳宝全;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欣吾;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段举;自平衡控制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蔡林君;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算法的移动式逆变电源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尧骏;兼顾操纵与节能的E-ECHPS系统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5 敖俊卿;模糊滑模控制应用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6 赵伟;基于三维空间吊车系统的神经模糊滑模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罗志芳;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机车防滑控制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孙静;模糊滑模控制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9 王立石;模糊滑模控制在电动执行器上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刘栋;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模糊滑模控制[D];江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31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731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