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钢材点焊接头疲劳测试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8:05

  本文关键词:钢材点焊接头疲劳测试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钢材 点焊接头 疲劳寿命预测 有限元模型 结构应力


【摘要】:在汽车工业领域,点焊是不可缺少的连接技术。一辆汽车白车身中存在数以千计的点焊接头,它们的强度决定了汽车整体结构在运行时的性能,因此对点焊结构进行耐久性分析,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与经济价值。本论文以4种汽车车身常用的钢材所构成的点焊接头为研究对象,对拉剪和剥离两种最常见的试件类型进行了系统地试验以及理论研究。探讨了母材、焊核直径、板厚以及失效模式等因素对点焊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发现对于本文研究的钢材点焊接头,在本文的试验条件下(R=0.1和R=0.3),载荷比对疲劳寿命影响不大;同时,不同的钢种对疲劳性能影响也不显著。而疲劳寿命则主要与试件类型、试件板厚和焊核直径有关。不同的试件类型具有不同的拉伸及疲劳失效模式。论文介绍并建立了CBAR和ACM两种常见的点焊有限元分析模型,在较粗的网格划分下,得到了关键处的节点载荷值,表征了焊点处受疲劳载荷时的受力状态,并比较了两种模型所得结果的异同。同时在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计算了本文选取作为疲劳损伤参量的Rupp结构应力值,由此构建了疲劳分析常用的S-N曲线。然而结果表明,基于9个初始经验参数得到的结构应力值并不能减小不同几何尺寸、不同试件类型间疲劳寿命的差别。本文借助他人已公开的点焊接头疲劳实验数据,利用经典的非线性广义简约梯度算法,提出了一种对Rupp结构应力计算式中的经验参数项进行优化的过程,得到了经过优化后的适用于本文研究对象的经验参数值。结果表明,在合理地选择经验参数的情况下,Rupp结构应力值能够有效地关联不同几何尺寸、不同试件结构的接头的疲劳寿命,而且两种点焊有限元模型得到的结果并没有明显差别。同时,利用该方法得到了用以预测寿命的S-N曲线方程,绝大多数实验数据点均落在5倍预测寿命范围之内。这证实了该Rupp结构应力值可以作为疲劳损伤参量用以进行点焊接头的疲劳失效分析,也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优化流程对准确计算Rupp结构应力的有效性。
【关键词】:钢材 点焊接头 疲劳寿命预测 有限元模型 结构应力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22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8
  • 1.2 点焊接头疲劳影响因素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现状8-20
  • 1.2.1 焊点疲劳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9-10
  • 1.2.2 常见的点焊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10-20
  • 1.3 本文研究内容20-22
  • 2 钢材点焊接头拉伸及疲劳性能实验研究22-37
  • 2.1 试件介绍22-23
  • 2.2 实验器材23-24
  • 2.3 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24-30
  • 2.3.1 拉伸试验步骤24
  • 2.3.2 拉伸试验结果24-30
  • 2.4 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30-36
  • 2.4.1 疲劳试验步骤30-31
  • 2.4.2 疲劳试验结果31-36
  • 2.5 本章小结36-37
  • 3 点焊接头有限元分析模型37-45
  • 3.1 CBAR模型37-41
  • 3.1.1 CBAR模型介绍37-38
  • 3.1.2 CBAR模型建立及计算38-39
  • 3.1.3 CBAR模型计算结果39-41
  • 3.2 ACM模型41-44
  • 3.2.1 ACM模型介绍41-42
  • 3.2.2 ACM模型建立及计算42-43
  • 3.2.3 ACM模型计算结果43-44
  • 3.3 本章小结44-45
  • 4 有限元结果分析以及优化45-57
  • 4.1 Rupp结构应力法结果分析45-47
  • 4.1.1 CBAR模型结构应力-寿命分析46
  • 4.1.2 ACM模型结构应力-寿命分析46-47
  • 4.1.3 小结47
  • 4.2 非线性广义简约梯度优化算法47-52
  • 4.2.1 算法原理47-49
  • 4.2.2 问题描述49-50
  • 4.2.3 优化步骤50-52
  • 4.3 优化后的Rupp结构应力法结果分析52-56
  • 4.3.1 CBAR模型优化结果分析53-54
  • 4.3.2 ACM模型优化结果分析54-55
  • 4.3.3 小结55-56
  • 4.4 本章小结56-57
  • 5 总结与展望57-59
  • 5.1 论文总结57
  • 5.2 展望57-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乐为,沈祖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现场对焊接头的疲劳性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2 常保华,史耀武,董仕节;汽车钢板胶焊接头的计算模型及其应力场特征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3 尚德广,王瑞杰;基于动态响应有限元模拟的点焊接头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4 ;铝热焊接头原位重焊的实验和施工[J];铁道建筑;1975年06期

5 凌超,郑修麟;16Mn钢对焊接头疲劳寿命的超载效应[J];机械工程材料;1990年05期

6 孔德煌;李成江;何文汇;;T型熔透焊接头残余应变有限元分析[J];钢结构;2012年03期

7 王安坤,邢广寺;螺纹钢筋气压焊接头的超声波探伤[J];施工技术;1992年08期

8 胡兵,薛景川,杨玉恭;不同制造工艺下对焊接头静力与疲劳特性分析[J];机械强度;1994年03期

9 常保华,史耀武,董仕节;胶焊接头的三维弹塑性应力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1998年07期

10 李承山;尚德广;王瑞杰;孙国芹;;变幅加载下基于动态响应特性的点焊接头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保忠;孙冬梅;;管道环焊接头的断裂韧性研究[A];第四届石油工程焊接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瑞杰;尚德广;王时越;;考虑硬度分布的点焊接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国栋;张富巨;郭嘉琳;马立卿;;35CrMo钢电火花堆焊接头的界面行为及其组织变化[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4 张柯柯;衡中皓;邱然锋;孙敬;张占领;石红信;吴志伟;于华;张晓娇;;电场作用下1.6%C-UHCS/40Cr钢超塑焊接头组织分析[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周鑫淼;吴圣川;;高铁永高强度铝合金复合焊接头的疲劳寿命预测[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6 姜运建;郑相锋;冯砚厅;李中伟;;电火花堆焊接头的性能分析与研究[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7 吴松;侯金保;张胜;魏友辉;;过渡液相扩散焊接头重熔控制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松;侯金保;张胜;魏友辉;;过渡液相扩散焊接头重熔控制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张国栋;张富巨;郭嘉琳;马立卿;;35CrMo钢电火花堆焊接头的界面行为及其组织变化[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承龙;赵凯;雷玉成;朱强;;CLAM钢TIG焊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强度焊接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辛;胶焊接头在碰撞载荷下失效的模拟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文华;一种多自由度激光—电弧复合焊焊接头装置的设计及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赵旭;SMA490BW激光-MAG电弧复合焊接头疲劳断口定量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吴骁;钢材点焊接头疲劳测试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苏婷;点焊接头表面形貌及熔核检测装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文敏飞;不锈钢车体环焊接头疲劳性能及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李力森;基于动态响应频率的双点焊接头疲劳损伤及寿命预测[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7 马政;基于温度场的双相钢点焊接头微观组织和应力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承山;基于动态响应特性的点焊接头变幅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9 郝素锋;热冲压高强钢点焊接头失效行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10 张斌;Nd:YAG激光-MAG复合焊接头设计及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67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767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a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