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AMESim的EHA主动悬架建模与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6:52

  本文关键词:基于AMESim的EHA主动悬架建模与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主动悬架 AMESim 仿真 EHA系统 试验台


【摘要】:车辆悬架系统主要有三项评价指标:车体垂直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它们分别为乘坐舒适性指标、悬架弹簧寿命指标和轮胎抓地力指标。悬架系统的设计通常需要兼顾各项指标,但是被动悬架一旦设计成型其参数就固定不变,很难完全兼顾各种路面和多种驾驶需要,这就从本质上造成被动悬架性能指标之间的矛盾。近些年兴起的主动悬架作为一种先进的悬架技术,能够根据实时路况控制作动器输出作用力,使车辆处于最佳状态。首先研究路面模型作为车辆悬架外部激励产生的影响。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AMESim建立了随机信号的等级路面模型以及阶跃、正弦、方波等确定信号的特殊路面模型,并在时域内进行仿真。本文研究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的一般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1/4车的主动/被动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接着对主动悬架的EHA作动系统进行研究,根据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建立简化等效模型,以及泵-液压缸系统模型,综合二者即得到EHA作动系统模型。对EHA作动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系统响应和误差。由EHA模型结合主动悬架模型即得到EHA主动悬架系统的完整模型。主动悬架的控制算法决定其最终性能。本文着重研究天棚阻尼控制模型、地棚阻尼控制模型和PID控制模型。通过AMESim与Simulink对各控制算法在不同路面激励下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从仿真结果综合看,各种控制算法的主动悬架对比被动悬架都提升一项或几项性能指标,但同时可能会影响其他指标,甚至劣于被动悬架。从算法的复杂性和可行性以及车辆使用等方面考虑,PID控制和天棚阻尼控制都是比较理想的控制算法,可以有效改善悬架系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乘坐舒适性,相比被动悬架分别提升约45.6%和41%;相反,地棚阻尼控制主要改善轮胎动载荷指标,提升约33.8%,但是车身垂直加速度指标只提升了约11.3%。最后设计了1/4车悬架试验台,利用一套独立的作动系统产生振荡模拟路面颠簸。区别于其他文献常见的凸轮振动台,本文的设计方案理论上可以产生任何形式的外部激励,更加有助于悬架性能的研究,同时也使试验台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通过三维软件CATIA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搭建和优化并确定了最终方案。根据计算分析选取作动器、液压包等主要实验器材,规范试验台搭建步骤和注意事项,为后续研究做好准备。
【关键词】:主动悬架 AMESim 仿真 EHA系统 试验台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
  • 1.2 悬架系统概述9-15
  • 1.2.1 被动悬架9-11
  • 1.2.2 半主动悬架11-13
  • 1.2.3 主动悬架13-15
  • 1.3 主动悬架控制策略15-16
  • 1.4 主动悬架作动系统16-17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7-19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9-21
  • 2 路面和悬架模型21-30
  • 2.1 悬架评价指标21-22
  • 2.2 路面模型22-26
  • 2.3 被动悬架模型26-27
  • 2.4 主动悬架模型27-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3 主动悬架作动系统30-41
  • 3.1 EHA系统模型30-33
  • 3.2 系统仿真33-40
  • 3.3 本章小结40-41
  • 4 控制策略与仿真分析41-59
  • 4.1 天棚阻尼控制41-45
  • 4.2 地棚阻尼控制45-48
  • 4.3 PID控制48-52
  • 4.4 不同控制策略性能对比52-57
  • 4.5 本章小结57-59
  • 5 实验设计59-67
  • 5.1 悬架试验台搭建方案59-62
  • 5.2 作动系统校核及选型62-64
  • 5.3 传感器选型64-65
  • 5.4 搭建步骤及注意事项65-66
  • 5.5 本章小结66-67
  • 6 结论及展望67-69
  • 参考文献69-72
  • 致谢72-7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发荣;刘攀;孙秦豫;;电动静液压自供能量式汽车主动悬架设计及试验[J];中国科技论文;2015年19期

2 寇发荣;孙秦豫;刘攀;;汽车电动静液压主动悬架联合仿真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15年16期

3 李杨;周洁敏;;电动静液作动器的建模与仿真[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4 习仁国;刘卫国;陈焕明;;电静液作动器的建模仿真与试验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3年19期

5 李玉兰;;基于AMESim的路面谱模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15期

6 董福龙;陈皓云;古玉锋;陈杰平;;EHA可控悬架平顺性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7 徐贵清;;汽车悬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22期

8 吴娟;肖勇;林维忠;;机载电静液作动器的建模与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年07期

9 段虎明;石峰;谢飞;张开斌;;路面不平度研究综述[J];振动与冲击;2009年09期

10 寇发荣;;车辆电动静液压主动悬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机械传动;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元鹏;电液伺服控制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王春强;电动汽车电动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3 杨晓;电动汽车半主动控制悬架试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崔腾;基于PID控制的工程车辆主动悬架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范超雄;车辆电液主动悬架控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6 张衍成;基于Matlab/Simulink的车辆主动悬架模糊控制仿真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7 周辰雨;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D];长安大学;2013年

8 杨军;基于主动悬架控制的车辆行驶平顺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9 温保岗;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及试验台设计[D];长安大学;2010年

10 徐陈夏;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与悬架参数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2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912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c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