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考虑冲压工艺的前纵梁前端结构碰撞模型的标定

发布时间:2017-09-28 09:28

  本文关键词:考虑冲压工艺的前纵梁前端结构碰撞模型的标定


  更多相关文章: 前纵梁 碰撞模型标定 形状优化 遗传算法


【摘要】:采用自主开发的SuperSection软件建立了前纵梁前端结构的简化模型,并通过碰撞力标定模型确定薄壁梁的最优断面形状。以最大峰值碰撞力和平均碰撞力与对标值的残差最小为目标,以吸能和冲压工艺要求为约束,以断面节点坐标和薄板厚度为设计变量建立标定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标定模型。数值算例表明:随着迭代的进行,断面形状逐渐被改进,碰撞力曲线趋近于对标曲线,碰撞中吸收的能量增加且满足冲压工艺要求。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关键词】前纵梁 碰撞模型标定 形状优化 遗传算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5226)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20140101071JC) 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4KLMT01)资助
【分类号】:U463.326
【正文快照】: 前言轿车前纵梁前端结构是重要的吸能部件,在正面碰撞过程中吸收了超过50%的动能,所以前纵梁对保护乘员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前纵梁属于典型的薄壁梁结构[1],如图1所示。迄今,对薄壁梁结构耐撞性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包括结构的改进,如圆形[2]、三角形[3]、四边形[4]和带诱导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珊;;615项目前纵梁总成焊接质量改进方案[J];汽车与配件;2012年46期

2 苏建;王秋成;;汽车前纵梁薄壁结构碰撞仿真及优化设计研究[J];机电工程;2014年04期

3 彭昌坤;王国业;吴阳年;;汽车前纵梁碰撞特性仿真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7年04期

4 柳艳杰;胡q;夏春艳;曲明;;低速碰撞时汽车前纵梁的数值仿真与优化设计[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张建;柳东威;张子鹏;;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乘用车前纵梁安全设计[J];汽车实用技术;2012年04期

6 蒋小晴;杨济匡;肖志;叶映台;郭杰;;前纵梁碰撞模拟中的焊点建模方法比较[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0年04期

7 吴广发;赵希禄;;汽车前纵梁碰撞吸能特性的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1年04期

8 张利平;段宝娟;;前纵梁总成单件匹配不良的整改方式[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2年01期

9 白中浩;陈天志;曹立波;殷文强;;基于正交设计的汽车前纵梁吸能结构的优化[J];汽车工程;2010年11期

10 叶平;;汽车正面碰撞前纵梁结构设计[J];上海汽车;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海龙;隋允康;叶红玲;刘晓迪;;可编程图形硬件加速汽车前纵梁优化设计[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立新;轿车集成开发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汽车前纵梁成形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蒋小晴;焊点失效模型在前纵梁耐撞性中的应用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3 王冠群;正面碰撞过程中的前纵梁耐撞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4 苏建;汽车前纵梁结构的碰撞仿真及其优化[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5 张子鹏;汽车前纵梁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吸能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郭杰;基于板材应变率和焊点模型精度的轿车前纵梁耐撞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李萌;基于前纵梁压溃仿真的焊点失效模拟及布置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8 朱莎;轿车正面碰撞的前纵梁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猛;基于前纵梁结构分析的微型车耐撞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吴广发;基于LS-DYNA的汽车前纵梁碰撞吸能特性分析及其优化设计[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35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935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f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