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车用干式双离合器温升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9:01

  本文关键词:车用干式双离合器温升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干式双离合器 摩擦片 压盘 CFD 对比分析


【摘要】:干式双离合器是双离合变速器(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简称DCT)中重要组成部件,由控制挡位数为奇数的离合器1与控制挡位数为偶数的离合器2组成。干式DCT不仅可实现动力换挡、消除换挡顿挫感,且保留齿轮传动的高效率、紧凑、轻质量等优点,是未来变速器发展主流。但干式双离合器也存在工作环境密闭、散热差、高温磨损严重等缺点,且采用铆接装配的双离合器总成中任何零件出问题均需更换总成进行维修,维修成本高。本文重点对离合器1最常用工况(起步工况)与离合器2最常用工况(一挡升二挡工况)作对比,找出最危险工况,分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提高干式双离合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利用AVL-Cruise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三类(慢起步、正常起步、急起步)油门开度下定油门加速下离合器1及离合器2产生的滑摩功以及滑摩功率,以此为依据计算热分析边界条件中的热流密度。建立并简化某干式双离合器压盘及摩擦片三维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CFX对简化后模型进行流场分析,仿真计算8种转速下离合器空气流动情况,并利用经验公式差值计算热分析边界条件中的对流换热系数。利用上文计算热分析边界条件对压盘与摩擦片进行瞬态温度场仿真分析,提取并分析了离合器表面各处温度变化曲线,整体来看随着油门开度的增大,离合器1与离合器2温升均有增大,且离合器2温升普遍高于离合器1温升。且当油门开度过大时,离合器2温升迅速提高。从发动机与离合器转速差角度,解释了离合器2滑摩温升普遍高于离合器1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在保证驱动力矩前提下尽量降低离合器2与发动机转速差的控制策略,以降低离合器2过高的滑摩功。
【关键词】:干式双离合器 摩擦片 压盘 CFD 对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21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简介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14
  • 1.4 本文研究内容14-15
  • 第二章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车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15-24
  • 2.1 发动机模型15-17
  • 2.1.1 发动机模型15-16
  • 2.1.2 发动机油门开度选择16-17
  • 2.2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模型17-20
  • 2.2.1 双离合器起步模型17-18
  • 2.2.2 双离合器换挡模型18-20
  • 2.3 两参数换挡规律制定20-21
  • 2.4 仿真结果21-23
  • 2.5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双离合器CFD仿真分析24-36
  • 3.1 CFD基本理论24-25
  • 3.2 CFD有限元模型25-29
  • 3.2.1 三维实体模型25-26
  • 3.2.2 CFD网格划分26-29
  • 3.3 CFD分析边界条件设定29-30
  • 3.4 CFD仿真结果分析30-35
  • 3.5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双离合器温度场分析36-74
  • 4.1 双离合器温度场分析理论基础简介36
  • 4.1.1 有限元法(FEM)36
  • 4.1.2 传热的基本方式36
  • 4.2 边界条件的确定及施加36-46
  • 4.2.1 摩擦副传热模型36-37
  • 4.2.2 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37-43
  • 4.2.3 热流密度的确定43-44
  • 4.2.4 热流分配系数的确定44-45
  • 4.2.5 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施加45-46
  • 4.3 双离合器温度场结果分析46-57
  • 4.3.1 油门开度 10%离合器1温度场分析46-48
  • 4.3.2 油门开度 10%离合器2温度场分析48-50
  • 4.3.3 油门开度 25%离合器1温度场分析50-52
  • 4.3.4 油门开度 25%离合器2温度场分析52-54
  • 4.3.5 油门开度 40%离合器1温度场分析54-56
  • 4.3.6 油门开度 40%离合器2温度场分析56-57
  • 4.4 离合器1与离合器2对比分析57-70
  • 4.4.1 油门开度 10%工况离合器 1、2 对比分析58-62
  • 4.4.2 油门开度 25%工况离合器 1、2 对比分析62-66
  • 4.4.3 油门开度 40%工况离合器 1、2 对比分析66-70
  • 4.5 三种工况综合对比分析70-73
  • 4.6 本章小结73-74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74-76
  • 5.1 全文总结74-75
  • 5.2 不足与展望75-76
  • 参考文献76-80
  • 致谢80-8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峰;;湿式双离合器解析[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0年06期

2 路长国;邵仁玉;;双离合器传动系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8期

3 李大胜;吕明;石怀荣;;径向嵌套式湿式双离合器设计方法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赵韩;冯关华;黄康;陈奇;;干式双离合器的发展动态[J];机械传动;2012年12期

5 邱浩;董铸荣;;双离合器混合动力轻型客车前向式建模与仿真[J];车用发动机;2008年05期

6 郭晓林;辛明厚;孙伟;陈德民;武东民;陈赣;;湿式双离合器压力控制过程及接合规律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1年01期

7 ;中国一汽将使用博格华纳湿式双离合器技术[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2年06期

8 张金乐;杨阳;郭静;;重型车辆湿式双离合器起步模糊控制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13年01期

9 陈黎;吴光强;罗先银;;汽车干式双离合器转矩传递分析与建模[J];机械与电子;2013年10期

10 杨光春;;湿式双离合器起步控制仿真分析[J];机械传动;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文;熊杰;张广辉;马岩;;双离合器变速器控制系统功能安全开发浅析[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申宝武;孟震英;水琳;;双离合器变速箱的发展及其对润滑油的要求[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5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银;张学勇;邓福新;余盼霞;;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研究[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5期(总第326期)[C];2013年

4 张裕强;廖林清;王黎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技术分析[A];“技术创新与核心能力建设”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市jK俊彦;藤田裕;合田隆;谢勇;;DCTF的科技发展趋势[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世义;李光辉;;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汽车起步过程离合器模糊控制策略研究[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7 李光辉;;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汽车换挡过程离合器模糊控制策略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陈勇;罗大国;付军;陈华;贾院;;基于CAE仿真的量产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开发实践[A];面向未来的汽车与交通——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精选[C];2013年

9 陈勇;罗大国;付军;陈华;贾院;;基于CAE仿真的量产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开发实践[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勇;易军;;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换挡的控制与仿真[A];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晓林;双离合器技术将是未来主流[N];中国工业报;2009年

2 刘文中;双离合器变速器将风行欧洲[N];中国汽车报;2005年

3 刘晓林;博格华纳双离合器技术提高宝马M3换挡性能[N];中国工业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鹏;给你温润轻柔的感觉[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5 通讯员 金建武邋萧山记者站 王丽芳 记者 王浩;中国汽车工业将“提挡”迈向高端[N];杭州日报;2007年

6 王巍;面对安全隐患 大众不能逃避[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丰宾;湿式双离合器传动系统匹配控制与热平衡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2 张建国;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控制品质评价与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永刚;轿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系统综合匹配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冯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与换档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吕济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控制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吴明翔;汽车干式双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宋勇道;基于两档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纯电动汽车驱动与换档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陆中华;基于纯电动轿车的两档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黄援军;前后双离合器式并联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刘玺;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过程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张兵;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特性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2 闫涛;湿式双离合器温度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刘跃博;电动汽车双离合器换挡运动控制仿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廖志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策略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5 吴高飞;7速DCT电液换挡控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刘涛;车用干式双离合器温升对比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宋德臣;干式双离合器模块优化设计方法[D];吉林大学;2009年

8 詹道勇;混合动力车用双离合器控制系统[D];江苏大学;2007年

9 邓云飞;干式双离合器热性能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玉龙;双离合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及电控离合器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1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981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a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