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失业及政策: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5 02:58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但也会提高失业风险。文章改进新古典生产函数,建立理论模型,分析替代型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特别是对就业的影响以及政府可采取的两种公共政策(对失业者直接转移支付进行救济和培训后再就业)的效应。研究发现,替代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总产出,但工资率和就业水平将会下降,劳动收入份额自然也会降低,失业率将增加。政府对失业者进行直接转移支付的政策,在长期中将进一步加剧失业,只能作为短期救济手段。政府可以对失业者进行再培训,但政策有效的条件是,服务业的技术发展达到某个门槛水平之上。这意味着,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为了避免大规模失业就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415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蔡啸;黄旭美;;人工智能技术会抑制制造业就业吗?——理论推演与实证检验[J];商业研究;2019年06期
2 张歆悦;;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影响效应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19期
3 鲍春雷;;“被消失”和“被创造”的岗位[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16年02期
4 万昆;;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就业风险及教育因应[J];广西社会科学;2019年06期
5 ;机器换人:机遇与挑战[J];新产经;2015年07期
6 张艳华;;制造业“机器换人”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于北京市6家企业的案例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年10期
7 张新春;;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劳动替代机理与过程[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佳萍;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在线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1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284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