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应用嵌入政府治理:实践、机制与风险架构——以杭州城市大脑为例
发布时间:2020-10-19 11:41
人工智能时代,政府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政府治理的革新。杭州城市大脑作为地方政府运用人工智能实现治理转型的先行案例,从构想走到成熟,是理念、基础条件、核心支撑、制度保障、特色应用的综合实践创新。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嵌入减少信息不对称,由政府从内部实现管理服务的数字化,促进行政流程的精简化,进而推动政府外部实现资源配置智能化、社会协同便捷化和公众互动实时化,形成了一套智能治理的机制。但利用人工智能应用嵌入地方政府治理也面临PDAG风险架构,即个体数据隐私缺乏保护、数据归属与责任不明晰、算法存在歧视风险和政府存在技术弱势。因此实现智能治理应在开放理念指导下,做好数据归集融合、智能治理平台接入、政企协作和规划引领;避免其风险应立法先行、健全防控体系、建立多元开放治理机制和开展全球合作。
【部分图文】:
城市大脑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共享与处理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城市治理的数据共享;通过全局实时分析,实现城市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城市大脑以数据为核心,依托深度学习、科学算法、智能建模和快速分析,将数据分析结果实时呈现,为政府决策人员提供参考。具体来说,政府数据、全网公开数据、IOT感知数据和成像设备数据接入平台后,通过数据的存储、分类、融合和计算,最终实现城市中自然资源、水电资源、道路资源、政务资源、医疗资源和警务资源的智能配置(见图1)。杭州城市大脑内核依托的是阿里云的人工智能技术,经过不断技术攻关,已成为杭州市的人工智能中枢。政府将与城市治理相关的数据通过归集、分类和平台接入后,城市大脑平台便可通过算法建模进行快速分析,实时将结果传入城市相关基础设施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城市智能运行,最终演化为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从组成上来说,杭州城市大脑由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中心、开放算法平台、超大规模计算平台和数据应用平台这五个系统组成。与人类大脑类似,城市大脑有分别负责信息传递、执行、决策、运输等作用的子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输送数据的执行层“小脑”,开放算法平台是算法建模的决策“皮质层”,数据交换中心是数据融合的基础“脑核”,数据应用平台负责决策输送,超大规模计算平台类似供血的心脏,提供强大的算力(详见图2)。其中超大规模计算平台依托的是阿里云自研的飞天(Apsara)系统,这个系统可将百万级的服务器连接成一台超级计算机。城市大脑涉及数据量巨大,仅视频摄像头便有5万多路,算法决定其聪明程度,而超快的反应力则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
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是数据,而数据产生的主体是生命个体。作为个体,法律对个体人格尊严的保护要求个体的数据信息应得到保护,以避免个体成为纯粹的物。随着政府决策与企业等社会主体决策愈加依赖于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使得个体的隐私无处可藏,甚至完全处于“网络裸奔”状态。[177]从政府层面,借助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对每一个社会个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全天候的完全监督。相对于个体来说,不赋予个体相关的信息权利,将得不到相应的服务响应。在智能应用普遍的今天,个体的姓名、性别、位置信息、电话信息、出行信息、内容创作信息、浏览过的信息都被一一进行记录,经过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智能算法,便可以推测出个人癖好等私密信息。杭州城市大脑的数据是互联互通的,个体授权的多元数据汇聚在一起,通过深度学习便可进行人物画像,因此对数据保密和安全维护非常重要。而在我国,对个体数据隐私的保护尚无系统规定。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中有提及,但没有具体的保护规定,对敏感数据也缺乏界定和保护。因此在数字政府已成主流趋势的治理情境下,针对个体的信息保护出台相关法律是极其必要的。艾瑞斯说:“隐私问题部分来说不是大数据分析的问题,它是数字化过程的阴暗面”。[178]杭州城市大脑作为政企协作的产物,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维持均衡状态很难,随着杭州城市大脑由“治堵”向“治城”转变,人工智能应用嵌入地方政府治理的程度就越深,政府对个体数据的侵蚀潜能也会得到放大。现实生活中政府建立的信息系统看起来都比较小而且独立,就单个而言公众觉得无关痛痒且合理,但通过智能技术将这些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就会逐渐蚕食个体的自由,这才是真正的危险。[179]2. 数据归属与责任不明确
杭州城市大脑的治理实践给地方政府利用人工智能参与治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范式参考。因此,在案例实践提炼的基础上,本文从人工智能应用嵌入政府治理视角,以智能治理为政府治理革新的描述概念,从政府内外部两方面构建了政府治理中的智能治理机制(见图4)。这一机制的核心运作逻辑是通过人工智能应用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增强了信息的交互,推动了信息共享,使得治理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成本减少,治理主体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发挥比较优势。1. 管理服务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47150
【部分图文】:
城市大脑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共享与处理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城市治理的数据共享;通过全局实时分析,实现城市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城市大脑以数据为核心,依托深度学习、科学算法、智能建模和快速分析,将数据分析结果实时呈现,为政府决策人员提供参考。具体来说,政府数据、全网公开数据、IOT感知数据和成像设备数据接入平台后,通过数据的存储、分类、融合和计算,最终实现城市中自然资源、水电资源、道路资源、政务资源、医疗资源和警务资源的智能配置(见图1)。杭州城市大脑内核依托的是阿里云的人工智能技术,经过不断技术攻关,已成为杭州市的人工智能中枢。政府将与城市治理相关的数据通过归集、分类和平台接入后,城市大脑平台便可通过算法建模进行快速分析,实时将结果传入城市相关基础设施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城市智能运行,最终演化为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从组成上来说,杭州城市大脑由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中心、开放算法平台、超大规模计算平台和数据应用平台这五个系统组成。与人类大脑类似,城市大脑有分别负责信息传递、执行、决策、运输等作用的子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输送数据的执行层“小脑”,开放算法平台是算法建模的决策“皮质层”,数据交换中心是数据融合的基础“脑核”,数据应用平台负责决策输送,超大规模计算平台类似供血的心脏,提供强大的算力(详见图2)。其中超大规模计算平台依托的是阿里云自研的飞天(Apsara)系统,这个系统可将百万级的服务器连接成一台超级计算机。城市大脑涉及数据量巨大,仅视频摄像头便有5万多路,算法决定其聪明程度,而超快的反应力则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
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是数据,而数据产生的主体是生命个体。作为个体,法律对个体人格尊严的保护要求个体的数据信息应得到保护,以避免个体成为纯粹的物。随着政府决策与企业等社会主体决策愈加依赖于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使得个体的隐私无处可藏,甚至完全处于“网络裸奔”状态。[177]从政府层面,借助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对每一个社会个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全天候的完全监督。相对于个体来说,不赋予个体相关的信息权利,将得不到相应的服务响应。在智能应用普遍的今天,个体的姓名、性别、位置信息、电话信息、出行信息、内容创作信息、浏览过的信息都被一一进行记录,经过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智能算法,便可以推测出个人癖好等私密信息。杭州城市大脑的数据是互联互通的,个体授权的多元数据汇聚在一起,通过深度学习便可进行人物画像,因此对数据保密和安全维护非常重要。而在我国,对个体数据隐私的保护尚无系统规定。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中有提及,但没有具体的保护规定,对敏感数据也缺乏界定和保护。因此在数字政府已成主流趋势的治理情境下,针对个体的信息保护出台相关法律是极其必要的。艾瑞斯说:“隐私问题部分来说不是大数据分析的问题,它是数字化过程的阴暗面”。[178]杭州城市大脑作为政企协作的产物,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维持均衡状态很难,随着杭州城市大脑由“治堵”向“治城”转变,人工智能应用嵌入地方政府治理的程度就越深,政府对个体数据的侵蚀潜能也会得到放大。现实生活中政府建立的信息系统看起来都比较小而且独立,就单个而言公众觉得无关痛痒且合理,但通过智能技术将这些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就会逐渐蚕食个体的自由,这才是真正的危险。[179]2. 数据归属与责任不明确
杭州城市大脑的治理实践给地方政府利用人工智能参与治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范式参考。因此,在案例实践提炼的基础上,本文从人工智能应用嵌入政府治理视角,以智能治理为政府治理革新的描述概念,从政府内外部两方面构建了政府治理中的智能治理机制(见图4)。这一机制的核心运作逻辑是通过人工智能应用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增强了信息的交互,推动了信息共享,使得治理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成本减少,治理主体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发挥比较优势。1. 管理服务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柳叶威;;政务服务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0年04期
2 薛泽林;孙荣;;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应用逻辑、重要议题与未来突破[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02期
本文编号:2847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284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