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无用阶层”:人工智能与未来正义
【文章目录】:
目次
一、更为彻底的“无用”
(一)科技革命与社会分化
(二)新“无用阶层”的不同
二、正义作为预防极端分化的机制
(一)人类发展的整体性
(二)正义机制必要性之前提
(三)“无用阶层”的个人责任
三、对当代正义理论的未来检视
(一)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与社会资源形态的变化
(二)德沃金的局限
(三)罗尔斯的优势
(四)功利主义、应得理论与资格正义的放任
四、改进的“基于能力的正义”
(一)基于能力的正义
(二)从“消极的能力正义”到“积极的能力正义”
(三)走向能力均衡的未来正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玛蒂亚·森;高鸿钧;;全球正义[J];清华法律评论;2014年01期
2 高旋;;罗尔斯国际正义的溯源[J];经济师;2015年12期
3 巫长林;;国家的治理与社会正义——以个人天赋为中心的分析[J];伦理学研究;2014年01期
4 巫长林;;国家的治理与社会正义——以个人天赋为中心的分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姚大志;;一种程序正义?——罗尔斯正义原则献疑[J];江海学刊;2010年03期
6 孙全胜;;罗尔斯对正义稳定性的论证[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7 胡真圣;;论当代中国的正义诉求[J];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4年00期
8 周海荣;;正义沉思录[J];晟典律师评论;2005年01期
9 杨国荣;全球正义:意义与限度[J];哲学动态;2004年03期
10 阿克塞尔·辰切尔;陈林林;;程序正义在正义理论中的功能[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阳;正义德性论[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岩;自由主义正义范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殷冬水;民主:社会正义的生命[D];吉林大学;2008年
4 邓勇(邓曦泽);王霸:正义与秩序[D];武汉大学;2007年
5 靳志强;正义的中断与连接[D];华侨大学;2013年
6 鹿云;批判理论的承认正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冬艳;西方公共行政正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袁聚录;试析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批判[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金相文;规则正义的局限[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杨放;关系、意义与利益:多元正义模式[D];吉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良勇;现代程序正义的政治哲学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2 江欢;西方视野下的正义与平等[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斯文;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社会正义[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许甜甜;家庭与正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杨小冬;马克思正义演绎思想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6 丁胜涛;正义实现论[D];湘潭大学;2006年
7 吴建萍;正义的嬗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兴;知识传统、社会正义与制度变迁[D];河北大学;2007年
9 肖杰;人学视域中的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玉宝;激进平等主义的正义何以可能[D];吉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1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285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