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D-塔格糖乳酸菌L-AI基因的分析、食品级诱导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学位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Q93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乳杆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1.2 D-塔格糖研究进展
1.2.1 D塔格糖的理化性质与作用
1.2.2 D-塔格糖的代谢
1.2.3 D-塔格糖的制取方法
1.2.4 L-AI酶法制备D-塔格糖
1.3 乳酸乳球菌食品级诱导表达载体pRNA48
1.4 重组PCR技术
1.4.1 重组PCR三大分支
1.4.2 重组PCR的应用
1.4.3 重组PCR技术要点
1.5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本论文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高产D-塔格糖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仪器设备
2.1.3 主要生化试剂
2.1.4 所用引物
2.1.5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的富集培养与分离
2.2.2 高产D-塔格糖菌株的初筛
2.2.3 高产D-塔格糖菌株的复筛与L-AI粗酶酶活测定
2.2.4 菌株初步鉴定
2.2.5 改良CTAB法提取待测菌株全基因组
2.2.6 16S rDNA的扩增
2.2.7 16S rDNA测序及构建进化树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高产D-塔格糖乳酸菌的初筛结果
2.3.2 高产D-塔格糖乳酸菌的复筛
2.3.3 高产D-塔格糖乳酸菌菌种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AI基因的扩增、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菌种
3.1.2 实验仪器
3.1.3 主要生化试剂
3.1.4 所用引物
3.1.5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菌种活化
3.2.2 E. coli DH5α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3.2.3 L-AI基因的扩增
3.2.4 PCR产物的纯化
3.2.5 L-AI基因的TA克隆与菌落PCR鉴定阳性菌
3.2.6 质粒PCR鉴定阳性菌
3.2.7 L.plantarum WU14 L-AI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L-AI基因的扩增与比对
3.3.2 L-AI基因的TA克隆
3.3.3 高产D-塔格糖乳酸菌L-AI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3.3.4 高产D-塔格糖乳酸菌L-AI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分析
3.3.5 高产D-塔格糖乳酸菌L-AI蛋白跨膜螺旋分析和信号肽分析
3.3.6 高产D-塔格糖乳酸菌L-AI蛋白的疏水性分析
3.3.7 高产D-塔格糖乳酸菌L-AI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 plantarum WU14的L-AI酶学性质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菌株
4.1.2 实验仪器
4.1.3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4.2 试验方法
4.2.1 菌种活化、发酵培养和酶反应液的制备
4.2.2 L. plantarum WU14的L-AI最佳转化温度的测定
4.2.3 L. plantarum WU14的L-AI最佳转化pH的测定
4.2.4 L. plantarum WU14的L-AI最佳底物浓度的测定
4.2.5 各种金属离子对L. plantarum WU14的L-AI转化反应的影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L. plantarum WU14的L-AI最佳转化温度
4.3.2 L. plantarum WU14的L-AI最佳转化pH
4.3.3 L. plantarum WU14的L-AI最佳底物浓度
4.3.4 各种金属离子对L. plantarum WU14的L-AI转化反应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L. plantarum WU14的L-AI在L . lactis NZ9000中的食品级诱导表达
5.1 实验材料
5.1.1 试验菌株及质粒
5.1.2 实验仪器
5.1.3 主要生化试剂
5.1.4 所用引物
5.1.5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5.2 实验方法
5.2.1 重组PCR技术去除L-AI基因中NCOⅠ酶切位点
5.2.2 重组质粒pRNA48-L-AI的构建
5.2.3 连接产物电转化和克隆子筛选
5.2.4 目的基因L-AI的诱导表达及SDS-PAGE鉴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L..plantarum WU14L-AI基因NCOⅠ及HindⅢ酶切位点的判定
5.3.2 重组PCR技术去除L..plantarum WU14的L-AI基因中的NCOⅠ酶切位点
5.3.3 重组质粒pRNA48-L-AI的构建及验证
5.3.4 SDS-PAGE鉴定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组菌L. lactis NZ9000/pRNA48-L-AI的L-AI遗传稳定性分析及酶学性质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试验菌株
6.1.2 实验仪器
6.1.3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6.2 试验方法
6.2.1 nisin诱导异源L-AI基因表达的最佳诱导剂量及诱导时间
6.2.2 L. lactis NZ9000/ pRNA48-L-AI重组菌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6.2.3 L. lactis NZ9000/ pRNA48-L-AI重组菌L-阿拉伯糖异构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6.3 结果与分析
6.3.1 nisin诱导L-AI基因表达的最佳诱导剂量及诱导时间
6.3.2 L. lactis NZ9000/ pRNA48-L-AI重组菌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6.3.3 L. lactis NZ9000/ pRNA48-L-AI重组菌L-阿拉伯糖异构酶学性质的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门燕;朱玥明;管于平;张同存;何森健;孙媛霞;;生物转化生产D-塔格糖的食品级菌种选育及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克隆表达[J];生物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2 徐铮;李贵祥;李莎;徐虹;;生物法生产D-塔格糖的研究进展[J];生物加工过程;2013年04期
3 储菲菲;沐万孟;邢庆超;周榴明;张涛;江波;;Clostridium bolteae ATCC BAA-613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的诱导表达、纯化及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07期
4 王栋;丁庆豹;欧伶;魏晓琨;许艳梅;孙丽云;;大肠杆菌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克隆表达及D-塔格糖的制备[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年05期
5 储菲菲;邢庆超;沐万孟;张涛;缪铭;江波;周榴明;;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1年02期
6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龙涛;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黄闻霞;D-塔格糖的化学合成及分离纯化[D];江南大学;2008年
2 白亚琼;含D-塔格糖糖浆的制备工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梁真;塔格糖酸奶发酵条件及稳定性的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4 梅文鼎;Bacillus coagulans NL01 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理性设计及D-塔格糖制备[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5 应碧;高产D-塔格糖乳酸菌L-AI基因的分析、食品级诱导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6 刘新颖;大肠杆菌工程菌发酵乳糖制备D-塔格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李彦君;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1年
8 梁敏;Thermoanaerobacter mathranii来源的L-阿拉伯糖异构酶(TaMAI)及其转化D-塔格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张娥;Geobacillus pallidus D-阿拉伯糖异构酶基因的重组表达及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90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289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