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安全的法律治理:围绕系统安全的检视
发布时间:2021-03-23 01:49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使用,在带来科技红利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社会风险。文本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安全的法律治理,依据我国现有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发展现状,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生网络安全风险进行挖掘。文本基于系统安全问题展开论述,通过对人工智能含义试析及应用类型的概括分层,提炼出人工智能系统安全风险的核心要素。同时,探索在我国现行网络安全法治体系下,人工智能系统安全法律治理的切入点,并就具体问题提供相关建议与若干探讨。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3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人工智能法律治理现状
二、人工智能的含义试析
三、人工智能系统安全问题要览
(一) 智能硬件系统安全
(二) 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安全
(三) 物联网系统安全
(四) 人工智能系统的技术与制度风险
四、网络安全法律视野下的治理路径
(一) 人工智能硬件应用与《网络安全法》的融合
1. 人工智能硬件应用的概念属性
2. 针对人工智能硬件应用构建网络安全监管体系
3. 建立物联网全局性网络安全响应机制
(二) 人工智能硬件应用的供应链责任承担问题
1. 网络运营者承担责任—基础方案
2. 核心厂商承担责任—分担救济
3. 供应链厂商承担责任—权责平衡
4. 引入多维责任分配机制
五、人工智能系统安全法治建设要点及趋势
本文编号:3094894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3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人工智能法律治理现状
二、人工智能的含义试析
三、人工智能系统安全问题要览
(一) 智能硬件系统安全
(二) 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安全
(三) 物联网系统安全
(四) 人工智能系统的技术与制度风险
四、网络安全法律视野下的治理路径
(一) 人工智能硬件应用与《网络安全法》的融合
1. 人工智能硬件应用的概念属性
2. 针对人工智能硬件应用构建网络安全监管体系
3. 建立物联网全局性网络安全响应机制
(二) 人工智能硬件应用的供应链责任承担问题
1. 网络运营者承担责任—基础方案
2. 核心厂商承担责任—分担救济
3. 供应链厂商承担责任—权责平衡
4. 引入多维责任分配机制
五、人工智能系统安全法治建设要点及趋势
本文编号:3094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09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