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中的聚焦实践——基于鲍尔格曼技术哲学观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3-23 04:21
人工智能的强势登场为后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新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职业教育作为和技术、产业、市场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空间极为广阔,但若被技术裹挟甚至反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从鲍尔格曼技术哲学观的理论视角出发,人工智能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可能导致职业教育焦点关注的迷失和聚焦情境的退隐,必须通过对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人机关系的"纠偏",才能重新找回人工智能"与境"下职业教育的焦点内核和聚焦实践方式,在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后续融合中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谐共处。
【文章来源】:职教论坛. 2020,36(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前言
二、鲍尔格曼的技术哲学思想
(一)设备范式
(二)焦点关注
(三)聚焦实践
三、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技术哲学透视
(一)人工智能的现代技术本质
(二)人工智能与教育实践
四、人工智能“与境”下职业教育的聚焦困境
(一)职业教育焦点关注迷失
(二)职业教育聚焦情境退隐
五、人工智能“与境”下职业教育的焦点实践
(一)培养迁移能力,引导职业教育理念聚焦于人
(二)弘扬工匠精神,实现职业教育课堂焦点回归
(三)深化产教融合,打造职业教育实践聚焦情境
(四)提升技术素养,促进职业教育与技术和谐共处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现实诉求和推进策略[J]. 翁伟斌.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9(04)
[2]人工智能视野下的教学重构[J]. 于泽元,邹静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04)
[3]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治理之道[J]. 田志磊,李俊,朱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5)
[4]“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实践意义[J]. 熊峰,周琳. 中国高等教育. 2019(10)
[5]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的技术哲学之维[J]. 朱旭辉. 电影艺术. 2019(03)
[6]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正名、反思与重塑[J]. 孙小恒,吴永恒.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3)
[7]从符号到信息:技术哲学与信息哲学的比较[J]. 李乖宁. 系统科学学报. 2019(03)
[8]远虑近忧话职教[J]. 庄西真. 职教论坛. 2019(01)
[9]人工智能视阈下职业教育的机遇、困厄与出路[J]. 王文静,庄西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22)
[10]人工智能领域产教融合的边界分析[J]. 嵩天. 中国大学教学. 2018(07)
本文编号:3095123
【文章来源】:职教论坛. 2020,36(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前言
二、鲍尔格曼的技术哲学思想
(一)设备范式
(二)焦点关注
(三)聚焦实践
三、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技术哲学透视
(一)人工智能的现代技术本质
(二)人工智能与教育实践
四、人工智能“与境”下职业教育的聚焦困境
(一)职业教育焦点关注迷失
(二)职业教育聚焦情境退隐
五、人工智能“与境”下职业教育的焦点实践
(一)培养迁移能力,引导职业教育理念聚焦于人
(二)弘扬工匠精神,实现职业教育课堂焦点回归
(三)深化产教融合,打造职业教育实践聚焦情境
(四)提升技术素养,促进职业教育与技术和谐共处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现实诉求和推进策略[J]. 翁伟斌.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9(04)
[2]人工智能视野下的教学重构[J]. 于泽元,邹静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04)
[3]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治理之道[J]. 田志磊,李俊,朱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5)
[4]“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实践意义[J]. 熊峰,周琳. 中国高等教育. 2019(10)
[5]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的技术哲学之维[J]. 朱旭辉. 电影艺术. 2019(03)
[6]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正名、反思与重塑[J]. 孙小恒,吴永恒.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3)
[7]从符号到信息:技术哲学与信息哲学的比较[J]. 李乖宁. 系统科学学报. 2019(03)
[8]远虑近忧话职教[J]. 庄西真. 职教论坛. 2019(01)
[9]人工智能视阈下职业教育的机遇、困厄与出路[J]. 王文静,庄西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22)
[10]人工智能领域产教融合的边界分析[J]. 嵩天. 中国大学教学. 2018(07)
本文编号:3095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09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