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师何以重塑学校文化
发布时间:2022-01-16 12:19
"人工智能教师"有望协助或替代人类教师完成诸多种类的教育教学任务,对未来学校教育将产生重大影响。研究从技术—文化视角出发,认为人工智能教师对学校教育的变革性作用是通过推动学校文化重塑得以实现的。在人工智能教师的参与下,学校文化将会发生重要转变,实现结构性重塑:师生关系文化从知识传递的"外围"走向文化育人的"内核";课堂文化将呈现文化反哺并突出个性化关怀;教师文化将丰富"人—机"合作内涵与"人—人"合作新目标。展望未来,需构建起彰显人的能动性的技术文化生态,迎接和拥抱智能时代学校教育的文化新图景。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20,41(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现代技术推动学校文化变革的动力机制
(一)现代技术发展推动文化变革
(二)现代技术发展推动学校文化
三、人工智能教师的诞生及其发展趋势
四、人工智能教师与现代学校文化重塑
(一)师生关系文化:从“外围”到“内核”
(二)课堂文化:文化反哺与个性化关照
(三)教师文化:“人—机”合作与“人—人”合作新目标
五、结语:智能时代学校文化重塑的省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本体、认识与价值[J]. 逯行,沈阳,曾海军,黄荣怀.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4)
[2]论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方式及其学习资源特征[J]. 余亮,魏华燕,弓潇然.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4)
[3]人机协同支持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J]. 黄涛,龚眉洁,杨华利,王涵,张晨晨.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2)
[4]双师课堂课程开发引论:缘起、主题与方法[J]. 黄甫全,伍晓琪,唐玉溪,陈思宇,曾文婕.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2)
[5]基于“人性结构”理论的AI助教系统模型研究[J]. 杨彦军,罗吴淑婷,童慧. 电化教育研究. 2019(11)
[6]促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解读与启示[J]. 任友群,万昆,冯仰存.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05)
[7]论智能时代的人—机合作式学习[J]. 王竹立.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9)
[8]智能化时代的文化变异与教育应对[J]. 孙杰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04)
[9]“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J]. 余胜泉,王琦.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4)
[10]21世纪以来的新兴信息技术对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影响[J].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3)
本文编号:3592646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20,41(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现代技术推动学校文化变革的动力机制
(一)现代技术发展推动文化变革
(二)现代技术发展推动学校文化
三、人工智能教师的诞生及其发展趋势
四、人工智能教师与现代学校文化重塑
(一)师生关系文化:从“外围”到“内核”
(二)课堂文化:文化反哺与个性化关照
(三)教师文化:“人—机”合作与“人—人”合作新目标
五、结语:智能时代学校文化重塑的省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本体、认识与价值[J]. 逯行,沈阳,曾海军,黄荣怀.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4)
[2]论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方式及其学习资源特征[J]. 余亮,魏华燕,弓潇然.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4)
[3]人机协同支持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J]. 黄涛,龚眉洁,杨华利,王涵,张晨晨.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2)
[4]双师课堂课程开发引论:缘起、主题与方法[J]. 黄甫全,伍晓琪,唐玉溪,陈思宇,曾文婕.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2)
[5]基于“人性结构”理论的AI助教系统模型研究[J]. 杨彦军,罗吴淑婷,童慧. 电化教育研究. 2019(11)
[6]促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解读与启示[J]. 任友群,万昆,冯仰存.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05)
[7]论智能时代的人—机合作式学习[J]. 王竹立.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9)
[8]智能化时代的文化变异与教育应对[J]. 孙杰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04)
[9]“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J]. 余胜泉,王琦.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4)
[10]21世纪以来的新兴信息技术对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影响[J].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3)
本文编号:3592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59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