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深度数据的虚拟人重建与蒙皮动画算法

发布时间:2017-10-19 12:17

  本文关键词:基于深度数据的虚拟人重建与蒙皮动画算法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人 深度数据 模型重建 目标函数 蒙皮动画


【摘要】:伴随着网络信息科技时代的来临,三维虚拟人建模技术在计算机视觉、影视制作、游戏设计等很多领域都有着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因此如何获得更加真实的三维虚拟人模型,并有效的模拟出现实中人体的运动效果,是计算机图形学以及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当前的研究目标和热点问题。当前已经存在的三维人体建模技术主要包括静态模型的扫描重建以及模型的动画制作两个方面。其中,对于模型的扫描往往需要昂贵的扫描设备,并且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而对于模型的动画制作,可以通过3D软件进行蒙皮绑定,会比较费时费力;也可以根据骨架与皮肤的相对位置直接计算,误差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限制了三维人体建模技术的发展。本文克服了当下三维人体建模技术中的一些缺陷,研究了基于深度数据的虚拟人模型重建及其蒙皮动画的问题。首先通过Kinect设备采集人体的深度数据序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人体在标准姿态下不同角度的深度数据序列,另一部分是人体在若干不同姿态下某一角度的深度数据序列,并转化成点云,对点云数据做相关的预处理操作,包括点云的去噪、三角化、简化、孔洞修补等操作。然后,相应地将点云数据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于标准姿态下完整模型的重建,另外一部分用于蒙皮参数的优化。对于完整模型的重建,先通过改进的迭代最近点算法,实现对这部分点云数据序列的对齐操作,再利用改进的截断符号距离算法对重叠区域的点云进行融合处理,再对融合后的点云进行表面拓扑结构的重建,得到三维人体的完整模型。最后,利用第二部分的点云数据序列进行蒙皮参数的优化,根据LBS算法建立三维人体可驱动模型,根据CPD算法计算完整模型与这部分点云数据序列之间的顶点对应关系,并设计二者之间的目标函数,交替优化完整模型的权重参数和点云序列的姿态参数,迭代执行,直到目标函数收敛,最终输出优化后的权重参数和姿态参数,从而建立更加真实的三维人体可驱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模型的重建和权重参数的优化计算,我们可以得到较为真实的虚拟人模型,同时虚拟人的蒙皮动画效果也较为真实的表现了人体真实的运动情况。
【关键词】:虚拟人 深度数据 模型重建 目标函数 蒙皮动画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2
  • 第一章 绪论12-17
  • 1.1 概论12-13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13-14
  • 1.3 研究现状与趋势14-16
  • 1.4 章节安排16-17
  • 第二章 深度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17-29
  • 2.1 Kinect简介17-20
  • 2.1.1 硬件介绍17-18
  • 2.1.2 Kinect SDK18-19
  • 2.1.3 深度数据19
  • 2.1.4 人体骨骼数据19-20
  • 2.2 深度数据的采集20-21
  • 2.3 点云数据的预处理21-28
  • 2.3.1 背景的去除21-23
  • 2.3.2 点云的简化23-24
  • 2.3.3 拓扑结构的构建24-25
  • 2.3.4 点云滤波25-27
  • 2.3.5 孔洞的修补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基于Kinect的虚拟人重建29-40
  • 3.1 问题概述29
  • 3.2 点云对齐29-33
  • 3.2.1 初始对应点的获取29-31
  • 3.2.2 改进的ICP算法31-33
  • 3.3 点云的融合33-35
  • 3.3.1 截断符号距离函数33-35
  • 3.3.2 表面的重建35
  • 3.4 数据存储35-36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36-39
  • 3.6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三维虚拟人的蒙皮动画40-61
  • 4.1 问题概述40-42
  • 4.2 蒙皮技术42-46
  • 4.2.1 骨架的提取43
  • 4.2.2 三维人体可驱动模型43-45
  • 4.2.3 权重的计算45-46
  • 4.3 权重参数的更新46-52
  • 4.3.1 点云的非刚性配准46-49
  • 4.3.2 权重参数的优化49-51
  • 4.3.3 优化函数的计算51-52
  • 4.4 姿态参数的更新52-56
  • 4.4.1 姿态参数的优化52-54
  • 4.4.2 优化函数的计算54-56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56-60
  • 4.6 本章小结60-61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1-63
  • 5.1 本文工作总结61-62
  • 5.2 未来工作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8
  • 致谢68-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9-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交叉学科专家着手制造“虚拟人”[J];甘肃科技纵横;2002年05期

2 ;科学家用虚拟人进行糖尿病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03期

3 赵新培;;中国首位虚拟人终于面世[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3年02期

4 罗冠,郝重阳,张雯,樊养余;虚拟人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2005年18期

5 刘箴;潘志庚;;虚拟人动机驱动的自主情绪模型研究[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9年05期

6 卞玉龙;刘箴;;一种虚拟人追逐过程中的情绪博弈模型[J];智能系统学报;2012年04期

7 耿钦涛;刘箴;;基于情绪驱动的虚拟人行走模型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3年10期

8 晓军;虚拟人的诞生[J];百科知识;2005年19期

9 莫文;张川;;美丽“虚拟人”[J];现代健康人;2005年09期

10 成舸;;虚拟人的第一步[J];新知客;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箴;;虚拟人社会性非言语情绪交互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番;陈颖;冯秀娟;温文彪;常士楠;孙红三;;智能化虚拟人操作行为仿真分析及实现[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赵江;冯秀娟;孙红三;温文彪;郑国磊;;虚拟人对目标物手捕获的实现[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何雪微;龚光红;;虚拟人运动的动力学实现方法研究[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卢晓军;李焱;贺汉根;;虚拟人行走规划仿真的研究与实现[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刘箴;;虚拟人的行为规划模型研究[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周小建;向楠;朱思语;潘志庚;;基于视觉的虚拟人情感交互系统[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poster】[C];2011年

8 邹沐昌;代玉仁;韩春颖;;虚拟人的体育运动实体仿真的研究与实现[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9 胡维华;钱克宠;;娱乐型跑步机上三维场景与多角色虚拟人的融合设计[A];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进展2008--第七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长水;高文;王兆其;陈益强;;个性化虚拟人体模型驱动方法[A];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乐华 (作者为中山大学心理系教授);长尾虚拟人:聚合人类时间和精力的长尾[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2 ;走近虚拟人[N];大众科技报;2003年

3 记者 翁淑贤;“中国虚拟人男1号”问世[N];人民日报;2005年

4 赵何娟;程乐华:SNS将带来新一轮社会变革[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腾 月;虚拟人何时为人类做替身[N];大众科技报;2004年

6 奇 云;中国虚拟人男Ⅰ号“有血有肉”[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明江;虚拟人离我们有多远[N];中国商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项铮;从切片到虚拟人[N];科技日报;2002年

9 孔德芳;揭开虚拟人的真实身份[N];科技日报;2004年

10 ;“中国虚拟人女1号”面世[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世广;维修动作混合仿真及人机工效自动评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倪慧;自主虚拟人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李石磊;数据和模型混合驱动的虚拟人运动生成与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叶绿;虚拟教育环境中虚拟人(角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5 罗冠;虚拟人的运动生成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李小宁;虚拟人微观仿真与宏观交互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卢晓军;维修仿真中虚拟人动作建模与行为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任利锋;虚拟环境中的虚拟人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索宁;基于运动捕捉的虚拟人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向南;智能虚拟环境中虚拟人情感仿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占朝;基于流演算的智能虚拟人的研究与实现[D];江苏大学;2009年

2 甘凌云;基于模型分解的虚拟人骨架提取及其动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郝会龙;船舶操纵模拟器中虚拟人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任帅;3D虚拟人手的构建与实时交互[D];兰州大学;2015年

5 乔思航;基于多Kinect的个性化虚拟人三维建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张海博;单视角多姿态的人脸识别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周乘龙;虚拟人衣饰着装仿真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江涛;基于虚拟人技术的协同虚拟装配系统设计[D];重庆大学;2015年

9 费婷婷;基于深度数据的虚拟人重建与蒙皮动画算法[D];安徽大学;2016年

10 林本敬;情感虚拟人技术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1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061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7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