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局部梯度场均衡化的图像增强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局部梯度场均衡化的图像增强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图像增强 梯度场均衡化 偏微分方程 阴暗区域 细节信息
【摘要】:针对低照度环境下图像细节模糊的特点,在偏微分方程理论框架下提出一种有效增强图像阴暗区域中细节信息的方法。首先将图像梯度场压缩到合适的范围内;然后在局部范围内做直方图均衡化处理来建立目标梯度场,最后根据目标梯度场重建出增强后的图像。均衡化梯度场可以使梯度在不同的灰度级上都有体现达到细节增强的目的,对梯度场进行局部均衡化可解决因全局直方图均衡化造成的高亮区域过度扩散的问题。在图像重建过程中,采用矩阵变换法代替Kronecker直积运算求解Poisson方程,有效地降低了数据的存储量,减少程序运行时间。本文算法与传统的直积算法相比,在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上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很好地增强图像阴暗区域中的细节信息,尤其是对于极低光照强度下的图像增强。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4AA056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B12B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3132014301)资助项目
【分类号】:TP391.41
【正文快照】: 1引言受光照不足影响,拍摄的图像经常会出现许多阴暗区域。实际上,这些阴暗区域中存在着丰富的细节信息,只是凭肉眼很难观察到。因为梯度场反映了一幅图像细节纹理信息,所以直接对*E-mail:1147776326@qq.com图像的梯度场进行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增强方法。这种图像增强方法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畅;尹清波;鲁明羽;;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偏微分方程方法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3年S2期
2 韩希珍;赵建;;结合偏微分方程增强图像纹理及对比度[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文达;赵建;续志军;;基于结构张量的变分多源图像融合[J];物理学报;2013年21期
2 任文琦;王元全;;基于梯度矢量卷积场的四阶各向异性扩散及图像去噪[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10期
3 邸男;田睿;付东辉;;结合直方图紧凑均衡的图像增强算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年12期
4 刘yN;张权;桂志国;;基于模糊熵的低剂量CT投影降噪算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6期
5 庞春颖;嵇晓强;孙丽娜;郎小龙;;一种改进的图像快速去雾新方法[J];光子学报;2013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俊臣;王思明;张吉斌;;改进CLMC模型应用于医学图像滤波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04期
2 惠卫华;黄晓俊;杨亚让;;四种经典的PDE模型在图像复原方面的应用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马洁;;一种基于线性代数的图像处理算法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2年11期
4 吕正冬;刘润华;吕新荣;;主动轮廓模型的一种初始轮廓设定方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年04期
5 王帆;杨英宝;陈超;;基于水平集的曲线演化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2年05期
6 范子静;;偏微分方程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6期
7 阮秋琦;仵冀颖;;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偏微分方程方法[J];信号处理;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凡波,陈波,丁尧,马辉,金雷,陈瓞延;激光梯度场中荧光关联谱[J];科学通报;2001年11期
2 周柯江;光纤陀螺的时变梯度场效应[J];光学仪器;1997年S1期
3 舒晓武,杨李茗,周柯江,杨国光,宋立然;光纤陀螺的时变梯度场效应[J];光学仪器;1998年01期
4 张训;;磁共振梯度电源系统设计[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5 葛仕明;程义民;曾丹;李杰;;基于梯度场整体变分模型的无缝图像处理方法[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5期
6 蔡岭;董方敏;刘勇;肖人彬;;图像梯度场的Gamma混合分布模型及其求解[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6年12期
7 何会珍;杨勋年;;曲面浮雕生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年07期
8 范晓辉;王延年;郑晓庆;;链状线型WSN中基于梯度的分簇成链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年06期
9 陈献忠,姚汉民,陈旭南,石建平;用光梯度场控制原子制做纳米点阵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2年10期
10 吴先球,边明华,张惠,平邬学文;特形脉冲激发轮廓的快速测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先球;张诚;谢海滨;李鲠颍;邬学文;;核磁共振微成象系统的大电流梯度场放大器[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2 张晓华;江华;;温度梯度场对聚烯烃共混物相分离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8分会:高分子科学[C];2014年
3 朱广;孔祥铭;颜贤忠;时港洪;;异核多量子相关谱及其在生物核磁共振上的应用(英文)[A];第十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8年
4 高新风;;GRASP(GRAdient SPectroscopy)及其应用[A];第八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4年
5 边明华;吴先球;李晓勇;李向红;邬学文;;脉冲梯度增强的高分辨核磁共振(Ⅰ) 探头的改制[A];第八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4年
6 吴先球;边明华;李向虹;李晓勇;邬学文;;脉冲梯度增强的高分辨核磁共振(Ⅱ) 脉冲梯度发生器和实验[A];第八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4年
7 许静;徐玉书;董凤霞;郑莹光;吴可;丛建波;先宏;王长振;;L波段三维ESR成像系统的研制——Ⅲ.用于三维ESR成像的旋转梯度场[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王鹤;宁瑞鹏;李鲠颖;;实时测量梯度波形的方法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陈金鸿;毛希安;;脉冲梯度场NMR实验中的弛豫和辐射阻尼效应[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10 边明华;吴先球;邬学文;;核磁共振微成象探头[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海峰;温度梯度场对高分子扩散和结晶动力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2 刘琳;基于GPU的图像梯度场增强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袁旭;MRI梯度放大器控制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何会珍;图形图像处理的梯度场算法[D];浙江大学;2009年
5 谢雅君;基于激光加热的金属薄板温度梯度场重构[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江华;温度梯度场对聚烯烃共混物相分离和扩散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4年
7 金多;磁梯度场源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戈星;梯度线圈设计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陈历曦;MRI系统中梯度放大器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王恢旺;磁共振仪器梯度驱动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2年
,本文编号:1220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220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