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节点拓扑结构和属性的重叠社区检测算法

发布时间:2018-01-01 21:37

  本文关键词:基于节点拓扑结构和属性的重叠社区检测算法 出处:《计算机应用研究》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区检测 节点属性 重叠社区 隶属矩阵 模块度


【摘要】:针对已有重叠社区检测通常只考虑节点的拓扑结构信息,忽略了节点的属性信息,导致数据间的重要结构遗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拓扑结构和属性相似度的重叠社区检测算法。首先,基于余弦相似度计算候选节点和局部社区之间的相似度,提高局部搜索效率;其次,改进局部模块度增量计算方法,使局部搜索模型收敛于发现潜在的真实社区;通过融合多个已检测到的局部社区计算隶属矩阵,从而获取全局重叠社区结构;最后,在真实数据集上,与已有基于拓扑结构的社区检测算法进行实验对比。结论表明,该算法在模块度和F1-measure的指标上取得了较好的表现且更适用于稀疏网络。
[Abstract]:In view of the existing overlapping community detection, only the topology information of nodes is usually considered, and the attribute information of nodes is ignored, which leads to the omission of important structures between data. An overlapping community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node topology and attribute similarity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similarity between candidate nodes and local communities is calculated based on cosine similarity to improve the local search efficiency. Secondly, the method of local modular increment is improved to make the local search model converge to discover the potential real community. The global overlapp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s obtained by merging multiple detected local community computing membership matrices. Finally, in the real data se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community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opology,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achieves better performance in modularity and F1-measure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sparse networks.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分类号】:TP301.6
【正文快照】: 0引言网络通常由相互连接的动态节点组成。社交网络、生物网络和计算机科学网络仅仅是复杂网络的一些代表,并且这些网络通常展示了具有拓扑特性的社区。社区或模块结构被认为具有现实社交网络的重要特性。从网络中发现这些潜在的社区可视为将节点集合聚类成社区的问题。常见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坤华;论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常见拓扑结构的优劣和两种拓扑结构的综合[J];龙岩师专学报;1990年02期

2 程代展,泰化淑,,洪奕光;稳定反馈空间的拓扑结构[J];自动化学报;1995年03期

3 刘连元;汉字拓扑结构分析(续)[J];电子出版;1995年07期

4 张桂月;走进网络空间(二)[J];管理信息系统;1999年10期

5 吴萍;论职教刊物的拓扑结构问题[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刘红霞;谭璐;吴翊;;保持拓扑结构的低维嵌入[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年07期

7 王若辉;;具有子通信拓扑结构的群集模型的建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廖龙俊;;怎样实现内外网同时访问[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年07期

9 鲁斌,何华灿;联想思维的超拓扑结构模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年06期

10 冯志全;杨波;郑艳伟;唐好魁;李毅;;图像拓扑结构的识别及其应用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峰;林新;王行仁;;分级多联邦系统的树拓扑结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吕超;刘爽;王世明;张丽珍;;基于布局拓扑结构的制造系统形性分析摘要[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6相关学科与系统工程方法[C];2014年

3 李光辉;冯冬芹;曾松伟;;基于拓扑结构分析的等价性验证方法[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俞亚东;黄晓春;;一例具有蜂窝型拓扑结构的二维聚合物直接发射白光[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3分会:晶体工程[C];2014年

5 房立丰;刘安心;常兴;武光华;李永;;一平移三转动并联稳定平台拓扑结构设计[A];第9届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CCAMMS 2011)暨中国轻工机械协会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连元;;汉字拓扑结构分析[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7 王长生;;中国公用交互网(中国Internet)的发展与未来[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六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林新;王行仁;彭晓源;;基于树拓扑结构的分级多联邦系统及其时间管理策略[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胡云岗;陈军;李志林;赵仁亮;;基于拓扑结构的道路选取方法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乐永年;路燕;施宇宏;施伯乐;;基于簇的Web文档拓扑结构的存储方案[A];第十八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科院计算所 罗杰文;P2P网络的拓扑结构[N];计算机世界;2006年

2 李嘉悦;卫星家族新面孔网络卫星[N];北京科技报;2002年

3 胡德荣;中德科学家联手分析蛋白质拓扑结构和功能[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青;微米拓扑结构的构建及其用于骨和软骨修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杜文强;各向异性拓扑结构和刚度细胞培养基底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罗桂兰;嵌入式互联网宏观拓扑结构及统计时间特征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徐峰;互联网宏观拓扑结构中社团特征演化分析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9年

5 张文波;Internet宏观拓扑结构的生命特征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6 夏琼;明度对比和拓扑结构在视知觉中的竞争[D];浙江大学;2008年

7 程学旗;信息网络拓扑结构与内容相关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8 张君;Internet路由级拓扑结构之k-核解析及其建模[D];东北大学;2009年

9 郭正彪;大尺度在线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刘桂花;无桥PFC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春;负相容范式中不同质拓扑结构刺激间的客体更新[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健;面向高速铁路监测的WSNs拓扑结构分析[D];山西大学;2015年

3 张涛涛;热/流均衡的混合型3D NoC拓扑结构设计与映射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张大维;多工器的综合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雷斐;高阶互连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陆磊;无重叠视域多摄像机目标跟踪若干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董小晖;微博的相互信任关系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年

8 李丹琳;基于企业网点的拓扑结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安婷;基于植株图像的拓扑结构提取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李佳妮;基于拓扑结构的软件执行过程安全加固技术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66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366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3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