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大尺寸子空间的模糊人脸图像识别
本文关键词:基于最大尺寸子空间的模糊人脸图像识别 出处:《控制工程》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传统人脸识别方法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拉斯曼流形的模糊人脸图像识别算法。该方法将图像成像模型和微分几何融合在一起来研究模糊图像的识别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由图像与预先设定的最大尺寸的完备正交基卷积得到的子空间,并证明了干净图像和模糊图像得到的子空间在零噪声和模糊基具有一定特征的假设下是相同的;然后通过将子空间当作格拉斯曼流型中的一个点分析了这种子空间表示方法来进行模糊图像的识别,同时还给出了在模糊量具有同质性和空变性条件下的模糊图像识别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人脸识别的精确度,比常用的人脸识别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face recognition rate is not high, the fuzzy face image recogn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improved feature manifold. The method will be the imaging model and differential geometry in recognition of the fusion research of fuzzy image, first established a maximum size of an image with a preset complete orthogonal based on convolution subspace, and proved to get clean image and the blurred image subspace has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zero noise and fuzzy matrix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is the same; and then through the sub space as a point in the Glassman flow pattern analysis of the seed space representation method to identify the blurred image, at the same time a fuzzy image recognition proble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omogeneity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in fuzzy quantity.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ace The accuracy of recognition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common face recognition algorithm.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湖南科技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资助;湖南科技学院一般科学研究项目(16XKY052) 永州市科技局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永科发[2015]9号,项目编号16)
【分类号】:TP391.41
【正文快照】: 模糊效应通常是由于大气的震动、传感器和目标的相对运动等原因造成的。模糊在图像形成过程中是必然存在的。弄清楚模糊效应的影响是图像分析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人脸识别等。包含模糊效应的成像过程可以表示为?????????y n,n?y?k n,n??n,n(1)式中,??1 2n,n为1 2d?d的干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大治;谢步瀛;;基于子空间模型的人员疏散路径选择[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钱诚;张三元;;适用于目标跟踪的加权增量子空间学习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12期
3 李勇周;罗大庸;刘少强;;空间光滑且完整的子空间学习算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9年03期
4 闵锋;鲁统伟;邹旭;;自适应子空间选择方法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年10期
5 宗瑜;江贺;张彦春;李明楚;;一种可信子空间标志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10期
6 程强;陈秀宏;;局部非参数子空间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03期
7 周学君;彭锦;;应用子空间信息准则选择模型参数[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张瑜;袁书娟;杨爱民;;Krylov子空间上并行预校GMRES(m)算法的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9年09期
9 石桥胜,段立娟;查询子空间在图像检索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20期
10 曹孝斌;廖海斌;李原;;面向酉子空间的二维判别保局投影的人脸识别[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瑜;袁书娟;杨爱民;;Krylov子空间上并行预校GMRES(m)算法的研究[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葛鹏程;李建中;张兆功;何震瀛;;一种基于势能的快速聚类算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震华;子空间SKYLINE查询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谭坤;快速子空间追踪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郑重;线性算子的局部线性相关性[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健飞;子空间分类算法研究及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永飞;子空间学习在基于Kinect的场景分类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崔佳;基于子空间的人脸识别及性能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艺丹;基于面部子空间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软件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琳;基于子空间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76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37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