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混合学习的SPOC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本文选题:SPOC + 混合学习 ; 参考:《西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它是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将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教育资源的在线共享,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MOOC、SPOC等新型的在线开放课程都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体现,它们能够拓展教学时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给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SPOC课程采用混合学习的方式能够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面对面学习的优点,其线上自定步调的学习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线下课堂的面授能够增加学习者的浸润式学习体验。目前虽然对于面向混合学习的SPOC课程设计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缺乏一套面向混合学习的SPOC课程设计模式来指导SPOC课程的设计与建设。本研究在阐述了 SPOC的内涵与构成、混合学习的定义及其对SPOC课程设计的影响后,参考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构建了包括前期分析阶段、教学设计核心阶段、评价设计阶段和反馈修改阶段四个阶段的面向混合学习的SPOC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本研究以某高校《信息安全》课程为例,进行面向混合学习的SPOC课程设计,将《信息安全》SPOC课程进行混合教学,并与传统课堂讲授教学进行教学效果对比。本研究为面向混合学习的SPOC课程设计提供思路与方法,为高校开展SPOC课程混合教学提供范例。
[Abstract]:In his 2015 government work report, Premier Li Keqiang first proposed an action plan for the Internet."Internet Education" is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t is a new form of education, which combines mobile Internet, Internet and education to realize the online sharing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New online open courses such as MOOCU SPOC ar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Internet education". They can expand teaching space and time,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autonomy in learning, and expand the benefits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It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POC courses can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learning and offline face-to-face learning by using mixed learning.Online self-paced learning can meet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different learners, offline classroom teaching can increase the infiltrating learning experience of learners.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design of SPOC courses for hybrid learning, there is a lack of a set of mixed-learning-oriented SPOC curriculum design patterns to guide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POC courses.After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SPOC, the definition of mixed learn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design of SPOC course, the author constructs the teaching design model of large-scale open online course, which includes the stage of pre-analysis and the core stage of teaching design.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teaching design pattern of SPOC course for mixed learning in four stages of design stage and feedback modification stage.Taking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signs the SPOC course for mixed learning, and compare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SPOC course with that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This study provides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design of SPOC courses for mixed learning, and provides an example for the mixed teaching of SPOC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203-4;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景平;睡着的巨人——混合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7期
2 ;第三届混合学习国际会议将于8月在北京召开[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3 贾健;;混合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初探[J];价值工程;2011年28期
4 曾茂林;;主体摄入视野中有机混合学习理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8期
5 白颖;赵红顺;;混合学习理论在“电力电子与变频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年11期
6 陈小娜;;浅析混合学习理论[J];青春岁月;2012年24期
7 汉书;混合学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8 张豪锋,卜彩丽;混合学习的优势与运用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杨彩菊;;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有效方式——混合学习[J];教学与管理;2006年33期
10 张志祯;齐文鑫;;提高混合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熊珍珍;邹琳琳;;基于多Agent技术的混合学习探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2 高卓;王少梅;;基于混合学习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新模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3 浦丽华;;《数字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突破点——混合学习法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韩冽;李泰峰;;通过混合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5 加玛力汗·库马什;晁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谢少军;周波;刘建业;赵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的设置[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林嵘;康其桔;侯晓霞;项文波;钱玉文;;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A];05'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黄宇婷;张小亮;黄宇;;机械课程设计的改革[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高利明;池田辉政;鸟居朋子;沈晶晶;;高校教师课程设计能力之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搞定课程设计的必杀技[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民办高校的课程设计与发展[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3 徐莎 汪莹;课程设计如琢玉[N];解放军报;2012年
4 曹传鹏;以“刘冯故居”为主题的探究型课程设计及管理[N];钦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崔智涛;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宏丽;人类学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延灵;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徐宏敏;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学习接受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方中玉;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权纬;混合学习模式下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5 刘文东;基于Moodle的混合学习的设计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明洁;基于微信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7 蒋清玲;网络教学微视频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张蓝尹;混合学习背景下的中学语文微课设计与使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9 陈腾;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现[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10 资月玲;B-learning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48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748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