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剪切波变换和邻域结构特征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本文选题:图像处理 +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 ; 参考:《光学学报》2017年10期
【摘要】:针对传统融合方法融合后目标轮廓模糊和细节不突出等问题,提出一种在剪切波框架下基于邻域结构特征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通过剪切波变换对源图像进行分解得到与源图像同尺寸的高频和低频子带系数;为防止融合后图像边缘模糊,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几何距离与能量距离加权的融合规则,对高频子带系数采用灰度差异与梯度距离加权的融合规则来更好地保留源图像的细节信息;经剪切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后图像。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地提取红外目标信息和保持可见光图像信息;在保留图像轮廓信息的基础上,凸显目标信息,有效地改善图像融合效果。
[Abstract]:An infrared and visible light image fusion algorithm based on neighborhood structure feature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 which is based on shear wave transformation to obtain high frequency and low frequency subband coefficients of the same size as the source image .
【作者单位】: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2167,61379104)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雷;海涛;张宇;罗长更;;一种基于图像特征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1期
2 柳庆武;胡晓惠;袁麟;;深空可见光图像中弱小运动目标实时检测[J];电子学报;2009年07期
3 李钢;王雷;张仁斌;;基于特征能量加权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J];光电工程;2010年03期
4 张彬;许廷发;黄光华;倪国强;;基于小波框架的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J];光学技术;2007年03期
5 叶传奇;王宝树;苗启广;;一种基于区域特性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J];光子学报;2009年06期
6 刘斌;刘维杰;彭嘉雄;;采用三通道不可分对称小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05期
7 马东辉;薛群;柴奇;任彪;;基于图像信息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06期
8 刘中杰;曹云峰;庄丽葵;丁萌;;基于控制线方法的机载SAR和可见光图像匹配应用研究[J];航空学报;2013年09期
9 何国栋;石建平;冯友宏;谢小娟;杨凌云;;一种新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年04期
10 何国栋;石建平;冯友宏;谢小娟;杨凌云;;基于压缩感知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J];激光与红外;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娜;高宏霞;刘胜文;;地面景物红外可见光图像差异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罗志荣;赵红怡;;一种基于结构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A];第二十四届中国(天津)2010’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余萍;张晓芬;;基于变分模型的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研究[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4 罗志荣;孙晶;;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边缘融合[A];第二十四届中国(天津)2010’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赵云丰;付冬梅;尹怡欣;王嘉;;基于人工免疫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6 陈磊;杨风暴;王志社;纪利娥;;面向目标识别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A];第十三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胡谋法;李超;王书宏;韩建涛;陈曾平;;可见光图像背景灰度特性:双高斯混合分布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8 蒋宏;任章;;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和融合中的关键技术[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D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专题)[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左羽佳;机载光电平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2 赵振兵;电气设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配准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3 周渝人;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宋怀波;低质量可见光图像的处理技术和识别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吴迪;可见光图像视觉显著物体探测及畸变不变光学相关识别[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杨晓飞;基于剪切波的手指静脉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7 陈文;基于可见光和红外热像仪的双目视觉运动目标跟踪[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8 乔铁柱;输送带纵向撕裂可见光与红外双目视觉在线检测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秋;基于无人机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配准及融合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文治;实时紫外与可见光融合信号处理及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杨蒙蒙;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吴迪;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
5 李霄;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融合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舒久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刘志庭;基于视觉注意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董亚楠;基于Tetrolet变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9 邱纯;基于可见光的近红外场景仿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董亮;基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汽车抗晕光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08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80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