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软件可信评估研究综述:标准、模型与工具

发布时间:2018-04-27 02:29

  本文选题:软件可信性 + 可信评估 ; 参考:《软件学报》2016年04期


【摘要】:安全攸关软件的可信性关乎生命安全和财产保全,因此,分析评价软件可信性是否符合用户的预期(即软件可信评估)至关重要.软件可信评估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度量软件的质量,对软件生产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可信评估管理中涉及到的标准、模型和工具,而非关注软件度量本身.首先分析对比了软件可信性、可信评估的定义,并在研究了与可信性密切相关的软件质量的联系与区别之后,从相关国际标准、评估涉及的模型(包括质量属性模型、证据模型、分级规范等)以及软件工具支持等方面综述了软件可信评估研究工作.并且区分了这些方面中领域相关、领域无关的不同之处.目前软件可信评估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并开发了若干工具辅助进行可信评估,但仍需在通用性、可伸缩性等方面有所加强.
[Abstract]:The credibility of the software is vital to the safety of life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property.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whether the credibility of the software conforms to the expectation of the user (that is, the software trust evaluation). Software trusted evaluation measures software quality from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oftwar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andards, models and tools involved in trusted evaluation management,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software metrics themselves. Firstly, the definition of software credibility and trusted evaluation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After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ce of software qualit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credibility, the models involved (including quality attribute model) are evaluated from relevan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Evidence model, hierarchical specification and software tool support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t also distinguish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omain and domain in these aspects. At present, som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software trusted assessment, and several tool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assist in trusted evaluation, but it still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in the aspects of generality, scalability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208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15AA015303) 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S2015093)~~
【分类号】:TP311.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萧澎;中国软件怎样打造核心竞争力[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2年06期

2 钱乐秋,张涌;软件复用度量综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2年04期

3 赵蔷;实施软件复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王洁玉,魏志强,李琦;软件复用经济学模型比较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年03期

5 杨新尧;傅英亮;宫玉彬;;软件复用的理论与技术浅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3期

6 潘纹;陈小兰;范秋生;;软件复用经济分析[J];信息技术;2007年09期

7 唐润寰;;基于软件复用的嵌入式数控系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35期

8 张强;;云计算时代的软件复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35期

9 仉新刚;;浅谈软件复用的理论与技术[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3期

10 MARSHALL James J;DOWNS Robert R;SAMADI Shahin;GERARD Neil S;WOLFE Robert E;;支持地球科学的软件复用(英文)[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枢思;李远清;;基于软件复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A];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焦金丹;胡金柱;胡燕;鲁志兵;;基于软件复用的领域分析和建模研究[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3 沈云秋;刘雪峰;殷维刚;宋亚男;李霄;;军用软件质量与可靠性控制管理方法浅析[A];2009第十三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樊哲高 特约撰稿 曹方;世界软件主要生产国“硬拼”创新战略[N];中国电子报;2006年

2 ;《专项规划》,引领软件产业做大做强[N];中国电子报;2006年

3 信息产业部;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N];中国电子报;2008年

4 侯闯;业务层复用:软件复用的必然趋势[N];计算机世界;2006年

5 山东浪潮齐鲁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柏华;浪潮软件:顺应发展大趋势[N];电脑商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伟;863计划“十一五”重点项目成果助力软件创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闯;软件智能进化模型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崔辉;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郭军;产品线架构中支持软件复用的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4 高原;面向软件重构的推荐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朱建江;基于软件构件的软件复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6 黄兴平;电信软件变化性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贾育;基于演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2年

8 刘毅;软件资本论:价值来源与制度内涵[D];西北大学;2006年

9 丁剑洁;软件生产线度量技术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彭思维;面向用户的软件柔性度量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金波;仿生软件模仿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云清;算法框架在软件复用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霞;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郑颖;高速公路车道收费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英梅;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度量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冯朝刚;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李杰;MIS软件中的复用类库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郭鹏;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宏;基于函数依赖关系的软件复用中变化点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张勇;我国软件企业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08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808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1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