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敏感的服务选择方法
本文选题:服务选择 + 隐私敏感 ; 参考:《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7年12期
【摘要】: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服务提供者可能要求用户提供一些必要的个人数据,因此给用户的隐私安全带来隐患.以往的服务选择研究大多关注服务的质量或信誉,对服务引起的隐私代价很少考虑,因此可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隐私敏感的服务选择方法,旨在为用户选择隐私代价最低的服务,以降低用户暴露隐私所产生的风险.该方法考虑了服务信誉对用户隐私敏感度的影响,允许服务提供者和用户定义柔性的隐私需求和隐私偏好,使用模糊逻辑结合服务信誉、隐私需求和用户隐私偏好来计算用户的隐私代价,最后按隐私代价高低对候选服务进行排序.文中使用一个例子阐述了方法的可行性,并且用实验评估了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When users use Internet services, service providers may require users to provide some necessary personal data, which brings a hidden danger to the privacy of users. Previous researches on service selection mostly focus on the quality or reputation of services, and seldom consider the privacy costs of services, so they may not be 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In this paper, a Privacy sensitive Service sel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select the least expensive service for users to reduce the risk of privacy exposure. This metho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service reputation on user privacy sensitivity, and allows service providers and users to define flexible privacy requirements and privacy preferences, and uses fuzzy logic to combine service reputation. Privacy requirements and user privacy preferences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user's privacy costs, and finally, the candidate services are sorted according to the privacy costs. An example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evaluated experimentally.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72186,61300129,61572187)资助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5K043)资助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6B605,CX2016B574)资助
【分类号】:TP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守住你的秘密——隐私保护神[J];计算机与网络;2002年05期
2 高密;薛宝赏;;我的电脑信息 隐私保护很强大[J];网友世界;2010年11期
3 ;隐私保护的10个准则[J];个人电脑;2000年07期
4 刘振;;浅谈办公室电脑隐私保护[J];办公自动化;2008年20期
5 孙超仁;;给你看隐私中的隐私 隐私保护软件的开发故事[J];电脑爱好者;2009年14期
6 刘永红;申艳光;;隐私保护粒计算模型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丹娜·博伊德;;为什么隐私保护没有消失[J];科技创业;2010年11期
8 张志祥;金华;朱玉全;陈耿;;基于有损连接的个性化隐私保护[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年09期
9 飘零雪;;防狗仔,拒绝流出隐私[J];电脑迷;2011年22期
10 刘小波;;一种敏感信息共享隐私保护框架[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通源;;基于局部聚类和杂度增益的数据信息隐私保护方法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4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C];2013年
2 张亚维;朱智武;叶晓俊;;数据空间隐私保护平台的设计[A];第二十五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8年
3 张鹏;于波;童云海;唐世渭;;基于随机响应的隐私保护关联规则挖掘[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4 桂琼;程小辉;;一种隐私保护的分布式关联规则挖掘方法[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俞笛;徐向阳;解庆春;刘寅;;基于保序加密的隐私保护挖掘算法[A];第八届全国信息隐藏与多媒体安全学术大会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贝贝;乐嘉锦;;分布式环境下的隐私保护关联规则挖掘[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7 徐振龙;郭崇慧;;隐私保护数据挖掘研究的简要综述[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8 潘晓;郝兴;孟小峰;;基于位置服务中的连续查询隐私保护研究[A];第26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A辑)[C];2009年
9 汪涛;杨义先;;RFID的认证与隐私保护[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余永红;;集成访问控制和隐私保护机制的安全数据库研究[A];第二十五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独立分析师 陈志刚;隐私管理应归个人[N];通信产业报;2013年
2 记者 武晓黎;360安全浏览器推“隐私浏览”模式[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3 张晓明;隐私的两难[N];电脑报;2013年
4 本报实习生 张月朦 本报记者 董晨;大数据时代,,谁来保护我们的隐私[N];新华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邹大斌;隐私保护,老问题再添新忧[N];计算机世界;2013年
6 记者 马意
本文编号:1864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86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