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情境数据和半监督代价敏感模型的场所个性化语义识别
本文选题:普适计算 + 场所语义识别 ; 参考:《浙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识别场所的个性化语义是普适计算的重要研究方向。现有方法的问题有:1)大多仅考虑场所访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信息,未充分利用与场所语义密切相关的情境信息;2)注重整体识别准确率,未区别对待不同类别间错误识别的代价损失;3)基于有监督学习来建立识别模型,当训练数据有限时识别性能不佳。本文提出基于多情境数据和半监督代价敏感模型的场所语义识别方法,首先,根据多情境数据特点构建用户活动等特征。然后,基于半监督集成学习框架,引入未标注样本进行迭代式多分类器协同训练。同时,通过场所在语义上的相似性构建代价矩阵,使用代价敏感学习方法优化模型的代价损失。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场所语义识别的准确率和代价损失上相比传统方法都具有显著优势。
[Abstract]:Identifying the personalized semantics of places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of pervasive computing. The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methods are: (1) most of them only consider the information that places access to in time and space, and they do not make full use of the situation information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mantics of places. (2) pay attention to the accuracy of overall recognition. Based on supervised learning, the recogni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is poor when the training data is limited. In this paper, a method of site semantic recognition based on multi-situation data and semi-supervised cost sensitive model is proposed. Firstly, user activities ar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ituation data. Then, based on semi-supervised ensemble learning framework, unlabeled samples are introduced for iterative multi-classifier collaborative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cost matrix is constructed by the semantic similarity of the place, and the cost loss of the model is optimized by using the cost-sensitive learning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ver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in terms of accuracy and cost loss.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3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丹,匡松,李允;新一代计算模式——普适计算[J];计算机与网络;2004年04期
2 司马冰;普适计算——未来世界无所不在[J];数字化工;2004年06期
3 徐磊;第三种计算:普适计算[J];微电脑世界;2004年14期
4 沈理;普适计算[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年07期
5 石为人,周彬,许磊;普适计算:人本计算[J];计算机应用;2005年07期
6 王伟;;面向未来的计算模式——普适计算[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7 辛运帏;温小艳;李杨;;普适计算:人本计算[J];天津科技;2006年01期
8 郭承霞;朱锡海;曹奇英;;移动IPv6——普适计算的无缝安全策略[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04期
9 朱秀丽;牛玲;;普适计算浅谈[J];福建电脑;2006年10期
10 魏东;;普适计算的应用和展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纲;牛新征;周明天;佘X;;普适概观[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马守明;王汝传;叶宁;;普适计算中基于模糊时序分析的上下文预测研究[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3 刘牧;杨智强;王衡;;基于普适计算的日程发现方法探讨[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poster】[C];2011年
4 孙正兴;;环境智能—普适计算时代的计算服务模式[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5 杨永志;史殿习;;普适计算中的服务描述[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饶翔;张瞩熹;史殿习;尹刚;丁博;王怀民;;普适计算透明通信关键技术[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肖长波;吴刚;;面向普适计算的情境感知体系研究与实现[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8 徐光yP;陶霖密;史元春;张大鹏;;对偶空间中的普适计算[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9 金翊;;普适计算系统结构模型的探讨[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10 欧阳建权;史殿习;丁博;王怀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技术[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光yP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无所不在的普适计算[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谢伟凯 徐光佑 史元春;普适计算[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邰举 葛晓虎;普适计算:无处不在的人性化服务[N];科技日报;2005年
4 朱杰;普适计算:当网络变成空气[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邱善勤 王常青;普适计算:蓝海有多宽?[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刘霞;普适计算让你同享多台计算机[N];科技日报;2010年
7 韩旭东;手机将进入普适计算时代[N];中国电子报;2004年
8 李献;普适计算引领未来办公趋势[N];计算机世界;2007年
9 陈超;信息社会也须以人为本[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荆晶;“最小计算机”问世,或开启“普适计算”时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海滨;普适计算中智能服务选择算法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2 李世群;普适计算中的安全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蒲芳;普适计算中位置感知服务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4 杨永志;面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服务发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郭亚军;普适计算安全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刘宏月;普适计算的访问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勇;具有环境感知的普适计算服务自适应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康密军;基于策略的普适计算隐私保护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马守明;基于WSN的普适计算情景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杨帆;普适计算安全协议的模块设计及CSP分析[D];东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林;普适计算的伦理评估[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陈超君;普适计算的哲学探源[D];东华大学;2010年
3 曹冬雪;基于情境感知的生产现场异常监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孙小晴;普适计算时代的遗忘美德[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尚晓莉;用户的自我效能、表现期望对普适计算科技接受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8年
6 年军艳;普适计算下的上下文感知计算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冯倩倩;普适计算安全技术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彩霞;普适计算中的室内位置感知[D];东华大学;2005年
9 罗功宸;普适计算多相性及个人智能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田永晔;基于普适计算的数字语音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69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869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