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Markov随机场的超声颈总动脉内中膜测量算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1 20:51

  本文选题:医学图像处理 + 超声图像 ; 参考:《天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颈总动脉中内中膜的厚度作为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指标之一。在临床上,主要通过人工手动标记进行测量。为了解决医生工作量大,测量结果对个人依赖性高等问题,满足自动高效的测量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自动、快速、准确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测量算法。本文研究了一个基于Markov随机场模型IMT自动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Hough变换建立初始标记场,然后通过ICM迭代算法检测出管腔-内膜(Lumen-Intima Interface,LII)和中膜-外膜(Media-Adventitia Interface,MAI)最终的边界。算法的步骤大致可以分为:(1)感兴趣区域的提取;(2)双边滤波;(3)图像边缘提取;(4)子图像Hough变换;(5)初始标记场的建立;(6)最终轮廓线的获得;(7)后处理阶段。本算法在80张超声图像中通过测试验证。手动测量经过每人四次测量求平均获得,自动测量是通过本文设计的算法获得的。自动测量与手动测量之间的绝对误差和标准差为0.0244±0.0227mm,协方差系数为0.9810。在配置Intel I5-4200M的处理器和4GB计算机32位win7系统下,利用Matlab编写实现串行的算法,每张图像处理时间约为1.7s。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算法是高效精确的。
[Abstract]:The thickness of intima media in common carotid arte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exes for evaluating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clinical, mainly through the manual marking to carry on the measure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heavy workload and high dependence of measurement results on individuals, and to meet the demand of automatic and efficient measurement, this paper designs an automatic, fast and accurate IMT algorithm for measuring the thickness of medial media. In this paper, an automatic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Markov random field model (IMT) is studied. The primary labeling field is established by Hough transform, and the final boundaries of lumen-Intima Interface LIIs and Media-Adventitia Interfaces (MAI) are detected by ICM iterative algorithm. The steps of the algorithm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steps: 1) extraction of region of interest (2) bilateral filter / 3) edge extraction of image / 4) Hough transform of sub-image / 5) establishment of initial labeling field (/ 6) obtaining final contour line) post-processing stage. The algorithm is tested in 80 ultrasonic images. The manual measurement is obtained by the average of four times per person, and the automatic measurement is obtained by the algorithm designed in this paper. The absolute error and standard deviation between automatic measurement and manual measurement are 0.0244 卤0.0227mm and covariance coefficient is 0.9810mm. In the Intel I5-4200m processor and the 32-bit win7 system of 4GB computer, the serial algorithm is programmed by Matlab, and the processing time of each image is about 1.7 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efficient and accurate.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3.4;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龚剑;张煜;陈武凡;;基于广义模糊吉波斯随机场的噪声图象分割[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大鹏;;齐次随机场在分析土性指标中的应用[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89年

2 闫澍旺;朱红霞;刘润;;随机场完全不相关距离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逯贵祯;王玲;;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识别的马尔科夫随机场方法研究[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钱博;;基于Markov随机场和模拟退火算法的SAR图像噪声抑制[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韩宪军;武清玺;杨明珠;;岩石地基弹性模量随机场建模方法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董耀星;王博;;随机场中结构分析的随机特解边界元法[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7 刘东燕;严春风;;弹塑性随机场有限元及其在滑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夏均民;王媛;孔亮;;泛克立格法在渗透系数随机场离散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9 郭怀志;;材料性能的随机场特性参数的检定方法[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10 吴伟强;;随机有限元分析中的随机场局部平均离散化[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涛;多年冻土区路基随机温度场及变形场分析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杜亚丽;Moran型剪切集的维数和分类及高斯随机场的分形性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相玉;随机有限元方程的解法与误差及随机介质的形态描述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4 郭林坪;随机场理论在港口工程和海洋工程地基可靠度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4年

5 朱红霞;随机场理论在地基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常兴治;数学形态学方法与随机场图像分割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婷;固—气耦合渗流随机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赵振华;基于随机场理论的地基沉降仿真计算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3 张小强;基于随机场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宾顺;基于局部随机场有限元理论的古丈县二龙庵滑坡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王程诚;最大间隔随机场在手写流程图识别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张海永;基于随机场理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张强强;基于随机场理论桩基稳定可靠度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8 文渊;舟山软土土性参数随机场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年

9 肖路;基于Markov随机场的超声颈总动脉内中膜测量算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10 刘富勇;平稳随机场估计理论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75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875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0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