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CT图像手骨模型重建精度的方法
本文选题:D骨骼重建 + 图像层间插值 ; 参考:《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7年10期
【摘要】:为提高在体骨骼模型的3D重建精度,对CT扫描方式和利用CT图像重建骨骼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灰度特征搜索匹配点的图像层间插值算法.该算法根据插值点相邻层邻近点的灰度值特征选择参考点;以参考点为依据在另一相邻层图像某区域内搜索与参考点灰度相近并且距离较小的匹配点;利用参考点和匹配点灰度值以及距离关系计算插值点灰度值.对人体9块手骨进行模型重建,将原始CT图像重建模型和插值优化后的重建模型分别与解剖模型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优化前与优化后平均正偏差均值由0.30 mm减小到0.11 mm,平均负偏差均值由0.27 mm减小到0.09 mm.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3D reconstruction of bone model in vivo, the method of CT scann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bone model using CT image is studied, and an image interslice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gray-scale feature search matching point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selects reference points according to the gray value characteristics of adjacent points in the adjacent layers of interpolation points, searches for matching points in a region of another adjacent layer image with a relatively small distance and is close to the gray level of the reference points. The gray value of interpolation point is calculated by reference point, matching point gray value and distance relation. The reconstruction model of 9 human hand bones was reconstructed. The comparison of the original CT image reconstruction model and the interpolated optimized reconstruction model with the anatomical model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positive deviation before and after optimization decreased from 0.30 mm to 0.11 mm, and the average negative deviation decreased from 0.27 mm to 0.09 mm.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17961301D)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险峰;霍杰;董洋;袁智勇;冯远明;;单能CT生成双能CT图像的方法及图像质量评估[J];仪器仪表学报;2014年01期
2 艾海明;吴水才;高宏建;赵磊;曾毅;;基于图论的肝肿瘤CT图像自动分割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林源泉,贾军,尹夕龙,刘文峰,张浚;CT图像计分在判断颅脑损伤预后的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4年04期
4 毛善平,唐心红,唐尊立,柳健;脑损害CT图像的计算机标准化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5 李登旺;王洪君;万洪林;尹勇;孙伟峰;;正交小波基函数实现图像引导放射系统中计划CT与锥形束CT图像的形变配准[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6 王海波;李雪耀;杨宇军;;基于线性滤波的脑CT图像颅内结构的提取[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9年01期
7 刘露;楚春雨;马建为;刘宛予;;支持向量机与区域增长相结合的CT图像并行分割[J];计算机科学;2010年05期
8 李强;吴娟;;基于CT图像的颅内血肿体积测量方法的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7年12期
9 ;CT图像读影辅助系统[J];光机电信息;2000年06期
10 徐小双;郭峰林;杨族桥;朱耀文;张俊;;CT图像的测量和标注工具的实现[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建军;陆建荣;乔爱科;刘有军;;一种基于CT图像的血管快速分割方法[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沈宏荣;;控制CT扫描中的变量因素提高CT图像质量[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谊;喻德旷;申洪;;用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方法分割肺部病理CT图像病灶[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陆成刚;陈刚;张但;闵春燕;;图像边缘的优化模型[A];'200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5 李国丽;张建;胡存刚;;基于小波软阈值法的CT图像伪影去除方法[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王伟凝;余英林;张剑超;;图像的动感特征分析[A];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韩焱;王明泉;宋树争;;工业射线图像的退化与恢复方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8 王强;王风;;一种保持图像几何特征的去噪模型[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培珍;杨维翰;陈维南;;图像边缘信息的融合方案研究[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10 胡战利;张娜;邹晶;戎军艳;桂建保;郑海荣;;人体CT图像的三维可视化(英文)[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壁报展示论文[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吉林 邹连瑞;CT图像伪影浅析与对策[N];电子报;2007年
2 艾思平翻译;视频编码软件CCE SP2操作指南(9)[N];电子报;2009年
3 ;图像质量调整秘技[N];电脑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静;基于忆阻器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贾茜;基于时—空域插值的图像及视频上采样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李照奎;人脸图像的鲁棒特征表示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4 郝红星;基于干涉相位图像构建数字高程模型的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杨小义;图像特征识别算法及其在聋人视觉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温景阳;图像大容量、低失真可逆信息隐藏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李林;基于概率图模型的图像整体场景理解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余汪洋;基于被动毫米波的隐匿物品探测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孟凡满;图像的协同分割理论与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缪君;基于多视图像的平面场景重建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娟;基于CT图像的全心脏分割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徐驰;基于胰腺灌注CT图像的胰腺外周血管三维重建显示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金奇j;基于CT图像的肺结节自动识别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王敏;基于素描序列图和多视角策略的胃部CT图像淋巴结检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吴文姝;冠状动脉系统CT图像去噪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6 贾慧贤;排球运动对青少年掌骨形态结构影响的CT图像分析[D];中北大学;2013年
7 刘航;基于CT图像的肝肾自动分割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8 李鹏远;图像检索算法研究及其在互联网教育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万燕英;微聚焦X-ray图像自适应正则化去噪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毛双艳;基于梯度域的图像风格化渲染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76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97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