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个体虚拟现实系统的教学适用性及推广价值探讨

发布时间:2018-06-04 18:24

  本文选题:VR人机交互 + 虚拟现实教育 ; 参考:《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传统意义上理解VR是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的简称,但从本质上讲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从构成原理上来说就是脱离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戏剧、电影、游戏、小说等这些可视化或者说可被人体感官接收的信息体验都可以称为虚拟现实的一种模式。而AR(Augmented Reality)就是人类制造出来帮助加强自身对于现实世界感官体验的一种工具,一把刀、一部手电筒、一支望远镜、一枚打火机、一部电话等都可以称作是AR的一种传统的模式,如今以计算机图形运算与计算机视觉传感运算为基础的VR或AR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运算分析,创造一个可视化的虚拟空间,或是传感扫描真实环境从而增强人类对所处真实场景的感官体验。VR依赖的是硬件的运算能力,以及用户动作捕捉迅速反馈到虚拟环境的能力,AR依靠的是对现实世界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建模,并将有用的数据信息画面投影到画面上与现实世界的信息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电影、及军事、工程、医疗等培训领域里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已经被广大从业人员应用于相关的领域,本文希望能从教育技术发展的角度,以及从感知心理及潜意识的角度来做出一些分析,探寻个人VR/AR系统对我们的数字化生活以及教学技术等方面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与改变。学习、教育对视听环境的要求与电影电子游戏对视听环境的要求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首先电影主要是影像的如何呈现以及如何叙说故事的艺术,它的视听环境根据影片导演的安排及其内容的需要,会要求观众对故事场景或者导演交代的内容有意识的沉浸进去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而我们的个体虚拟现实教学对于沉浸感也有一定的需求,但却并没有电影或电子游戏对沉浸感的要求那么高,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还需要学生能暂时脱离教师当前教授的内容通过自己发散性思维思考,加强记忆,在教学上对虚拟场景的要求或许是需要模拟出适当的一个或几个环境与场景,来配合教学过程,让学生有一个真实的环境感受,这对内容的制作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环境模拟旨在对实际训练教学中比较不容易实现但是确又是教学目标比较希望达到的一些要求进行适当的效果强化练习,如果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全面的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训练中会有非常大的帮助,降低和规避了实际操作中有风险的教学内容在大多数国家,普通学校的学习考试其实比较大部分的还是停留在书面与笔试中,实际操作课程在考试的难度与评判标准上因为操作上的难度还没有被广泛采纳,这也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与国外普通学生有些许差距,如果能适当的引入VR概念的教学和课程,或许会对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一个安全的促进的作用;在游戏领域VR沉浸式体验也已经慢慢开展起来了,同时VR也涉足了一部分艺术领域,在教学领域,最早应用VR概念的应该是飞行员宇航员的训练或是类似外科手术一类等在新手的训练实操过程中有一定危险性的训练内容;国外已经有部分学校应用VR设备来做一些远程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反馈就是使用VR设备的过程中在某些课程里,学习的效果因为沉浸感的关系能让注意力更为集中,不过对于做笔记等常规教学体验可能使用AR会更适合些,所以在虚拟现实与其他产业的整合上还需要我们在技术上更加完善。
[Abstract]:Virtual Reality ( VR )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mode of virtual reality , which is based on computer graphics operation and computer vision sensing operation .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the VR concept should be the training of the pilot astronaut or similar surgery , but also in the teaching field ,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VR concept should be the training of the pilot astronaut or similar surgery . In the teaching field ,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VR concept should be the training of the pilot astronaut or similar surgery .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391.9;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晓月;;“沉浸式声音”发展带来的思考[J];演艺科技;2016年01期

2 Jeffery Riedmiller;;杜比AC-4——下一代音频系统[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年S2期

3 曹勐;;浅谈3D声音系统及其在音乐类节目录音实践中的运用[J];中国音乐;2015年03期

4 梁铁强;;杜比全景声技术及在影院中的应用(1)[J];音响技术;2013年03期

5 吴祥恩;;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3期

6 张建武;孔红菊;;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7 龚惠哲;;基于矢量合成法的Ambisonic多通路声系统解码原理[J];电声技术;2009年11期

8 王寅;;论语言的体验性——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提出的语言新性质[J];中国外语;2006年05期

9 姜学智,李忠华;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丰艳;增强现实系统虚实无缝融合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崇;交互控制的主动式与被动式立体显示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杨磊;虚拟实验及其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78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978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e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