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图像增强和复原方法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水下图像 + 图像退化 ; 参考:《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水下图像/视频在海洋军事、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工程等科研和工业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水下图像增强和复原作为关键技术之一,越来越多地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有关水下图像增强和复原方法研究进展的综述论文在国内外相对较少,为使即将进入该研究领域的学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促进该领域的快速发展,本文对其系统综述。方法在广泛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按照是否基于物理模型对已有方法进行分类讨论,对其基本思想、方法特点、实验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其中对典型的方法进行具体介绍和分析。同时,介绍了水下图像质量的评测体系,针对典型方法的处理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测。进而,总结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不足,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结果总结了水下图像退化的原因、水下图像增强和复原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水下图像质量评测体系的发展历程,给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结论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水下图像增强和复原在工业界和学术界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但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underwater image / video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fields such as marine military, 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marine engineering. Underwater image enhancement and restoration a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more and more research hot and difficult problems. Research on underwater image enhancement and restoration methods at present The summary of the progress is relatively small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make the scholars who are coming to this fiel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is field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is field, this paper giv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literature, the methods are classifi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the physical model. The basic idea, the method features, 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are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typical methods are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underwater image quality is introduced.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processing results of the typical methods is carried out. Then,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research field are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is expected to be expected. The result summarizes the reasons for the degradation of underwater images, the main techniques and methods used in the underwater image enhancement and resto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water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s a new research field, the underwater image enhancement and recovery are in the work. Both the industry and academia hav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research value, but some limitations need further in-depth study.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青海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340403)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ZJ-721)~~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世国;耿国华;;一种非线性逆扩散图像增强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6年08期
2 吴笑松;李明;;数字乳腺图像增强的应用和比较[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6年04期
3 都安平;赵永强;潘泉;张惠娟;;基于偏振特征的图像增强算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年01期
4 黄世国;耿国华;;一种前后向复扩散图像增强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7年03期
5 李鸿燕;郝润芳;马建芬;王华奎;;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图像增强[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5期
6 史卉萍;耿国华;周明全;董建民;;基于模糊集的图像增强[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4期
7 Barry E.Mapen;代永平;;波域中的图像增强[J];现代显示;2008年09期
8 高洁;张倩;潘巍;;对九区域图像增强算法的改进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9 韩涛;闫成新;;一种基于局部复杂度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J];现代制造工程;2009年12期
10 黄敏;张翔;;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成像测井图像增强方法[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丽;王波涛;;基于形态学的运动员号码牌图像增强[A];第十九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陈钳生;陈英;李润午;韦礼珍;;基于遗传优化的小波域印章图像增强研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莹;王太勇;冷永刚;邓辉;;调参双稳系统图像增强应用初探[A];2008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孟歆;金风;张颖;;一种新的图像增强混合方法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A)[C];2009年
5 谢云;余江;裴以建;白宝丹;;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图像增强[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卢汉明;高德俊;;基于多尺度变换相结合的图像增强算法[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7 张铁栋;秦再白;朱炜;;基于模糊算法的水声图像增强[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刘毅;高旭辉;;一种改进的夜视图像增强处理算法[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D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专题)[C];2006年
9 刘海华;高智勇;陈心浩;舒振宇;;基于形态学操作的图像增强方法(英文)[A];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15届中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06)论文集[C];2006年
10 赵建;;基于偏微分方程的非线性图像增强方法[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燕;工业X射线图像增强算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2 赵文达;基于变分法和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增强和融合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云海姣;针对靶场图像增强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4 侯国家;水下图像增强与目标识别算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赵凡;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增强和分割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6 许欣;图像增强若干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艳梅;图像增强的相关技术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陈一平;图像增强及其在视觉跟踪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孙飞飞;水下图像增强和复原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潘天工;面向PACS系统的图像增强和图像加密算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文君;灰度图像多尺度对比度增强电路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萌;多重虚拟曝光夜视图像对比度增强算法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孔壮;雾天图像增强方法研究及FPGA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赵雨;基于加权红—黑小波变换的DR图像增强方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5 阿依古力·吾布力;基于剪切波和NSST变换的图像增强算法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6 楼彬彬;基于模式分解的医学图像增强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3年
7 王冲;基于视网膜机制的图像增强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魏生峰;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医学影像增强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石鑫;运动模糊雾霾图像增强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10 钱晟;基于Retinex理论的图像增强算法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08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00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