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SDAE及极限学习机模型的协同过滤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4 18:35

  本文选题:推荐系统 + 协同过滤 ; 参考:《计算机应用研究》2017年08期


【摘要】:鉴于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处理冷启动和数据较稀疏的问题上表现不佳,提出一种将堆栈降噪自编码器(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s,SDAE)与最近邻推荐方法相结合的混合SDAE推荐模型。使用逐层自编码的思想将极限学习机与降噪自编码器堆叠形成基于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计算的堆栈降噪自编码器的深度学习模型,最终用模型提取的抽象特征应用于最近邻算法预测打分。通过多组数据集上各种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稀疏度低于8%时,与余弦相似度模型和皮尔森相似度模型相比,混合SDAE推荐模型实验效果分别提高了11.3%和21.1%;与潜在矩阵分解模型相比,混合SDAE模型收敛所需的迭代次数少近30%;而在与相似度模型和矩阵分解模型的三组比较实验中,混合SDAE模型的稳定性也表现最良好,所提出的混合SDAE模型收敛速度较快,并有效解决了数据稀疏与冷启动的问题。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in dealing with cold start and sparse data, a hybrid SDAE recommendation model combining stack de-noising denoising autoencodesSDAE and nearest neighbor recommend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e idea of layer by layer self-coding is used to stack the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and the noise reduction self-encoder to form a depth learning model of the stack noise reduction self-encoder based on the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 Finally, the abstract features extracted by the model are applied to the prediction scoring of 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parsity is lower than 8, it is compared with the cosine similarity model and Pearson similarity mode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hybrid SDAE recommended model were improved by 11.3% and 21.1g,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potential matrix decomposition model, the hybrid SDAE model required nearly 30 fewer iterations to converge, while in the three groups of experiments, it was compared with the similarity model and the matrix decomposition model. The stability of the hybrid SDAE model is also the best. The proposed hybrid SDAE model converges faster and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data sparsity and cold start.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6185) 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6AAA058)
【分类号】:TP3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风召;;一种基于特征表的协同过滤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06期

2 王岚;翟正军;;基于时间加权的协同过滤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7年09期

3 曾子明;张李义;;基于多属性决策和协同过滤的智能导购系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2期

4 张富国;;用户多兴趣下基于信任的协同过滤算法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8年08期

5 侯翠琴;焦李成;张文革;;一种压缩稀疏用户评分矩阵的协同过滤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廖新考;;基于用户特征和项目属性的混合协同过滤推荐[J];福建电脑;2010年07期

7 沈磊;周一民;李舟军;;基于心理学模型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年20期

8 徐红;彭黎;郭艾寅;徐云剑;;基于用户多兴趣的协同过滤策略改进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年04期

9 焦晨斌;王世卿;;基于模型填充的混合协同过滤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11年11期

10 郑婕;鲍海琴;;基于协同过滤推荐技术的个性化网络教学平台研究[J];科技风;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杰峰;杜亚军;唐俊;;一种基于项目分类的协同过滤算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2 周军锋;汤显;郭景峰;;一种优化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4年

3 董全德;;基于双信息源的协同过滤算法研究[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张光卫;康建初;李鹤松;刘常昱;李德毅;;面向场景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建国;姚良超;汤庸;郭欢;;基于认知度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A];第26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C];2009年

6 王明文;陶红亮;熊小勇;;双向聚类迭代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A];第三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胡必云;李舟军;王君;;基于心理测量学的协同过滤相似度方法(英文)[A];NDBC2010第27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C];2010年

8 林丽冰;师瑞峰;周一民;李月雷;;基于双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9 罗喜军;王韬丞;杜小勇;刘红岩;何军;;基于类别的推荐——一种解决协同推荐中冷启动问题的方法[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10 黄创光;印鉴;汪静;刘玉葆;王甲海;;不确定近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A];NDBC2010第27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A辑一[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科;融合上下文信息的混合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程殿虎;基于协同过滤的社会网络推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于程远;基于QoS的Web服务推荐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聪;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中协同过滤瓶颈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郭艳红;推荐系统的协同过滤算法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罗恒;基于协同过滤视角的受限玻尔兹曼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薛福亮;电子商务协同过滤推荐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改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高e,

本文编号:2018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018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7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