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自然场景统计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价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9 10:45
【摘要】:视频质量评价在视频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监测视频传输质量、优化视频处理算法和参数等。人眼作为视频的主要接收终端,最准确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应该是由人观看并给出评价结果。但是主观评价方法实现流程复杂,耗费时间和人力。因此,人们试图通过客观算法评估视频质量。目前对客观评价算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全参考评价方法,尽管性能较好的全参考质量评价算法和主观评价方法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但由于计算中必须获取原始视频的全部信息,使用场景受到限制。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价算法由于其成本低、实时性高、可移植等特点而受到关注。目前已有一些性能较好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价算法,其中由Michele A.Saad等人提出的Video-BLIIND算法性能较好,本文基于该算法对视频质量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基于自然时变图像统计分析,提取了和感知质量相关的时空域特征参数作为学习模型中时间域的重要特征。2.对提取出的高维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一方面降低特征参数的维度,另一方面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对质量感知影响最大的特征并进行加权处理。3.在Video-BLIIND的基础上,添加视频失真类型判断模块,分两步实现评价算法,第一步判定失真类型,第二步进行分数预测。通过这种设计,将算法转换为已知失真类型的视频质量预测,不仅提高了算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算法的拓展性和灵活性。4.基于视觉掩蔽效应,加入了视频复杂度分析,提取视频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作为视频质量评价的特征参数。
[Abstract]:Video quality evalu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ideo applications, such as monitoring video transmission quality, optimizing video processing algorithms and parameters, etc. As the main receiving terminal of video, the most accurate method of video quality evaluation should be viewed by people and give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But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complex,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ntensive. Therefore, people try to evaluate video quality by objective algorithm. At present, most of the researches on objective evaluation algorithms focus on full reference evaluation methods, although the results of full reference quality evaluation algorithms with better performance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su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s. However, due to the need to obtain all the in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video in the computation, the use of the scene is restricted. Non-reference video quality evaluation algorithm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low cost, high real-time and portability.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better non-reference video quality evaluation algorithms, among which the Video-BLIIND algorithm proposed by Michele A.Saad et al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video quality based on this algorithm, and the main work accomplished is: 1.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natural time-varying images, space-time domain feature parameters related to perceptual quality are extracted as important features of time domain in learning model. The extracted high-dimensional features are analyz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n the one hand, the dimension of feature parameters is reduced;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features that have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quality perception are obtained and weighted. 3. On the basis of Video-BLIIND, the video distortion type judgment module is added, and the evaluation algorithm is implemented in two steps. The first step determines the distortion type, and the second step carries out the score prediction. Through this design, the algorithm is transformed into video quality prediction with known distortion types,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 results, but also improves the expansibil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visual masking effect, video complexity analysis is added to extract the time complexity and space complexity of video as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video quality evalu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艳雯;马鸿飞;;客观视频质量评估方法研究[J];电子质量;2008年04期

2 卢刘明;陆肖元;;分组网络中的视频质量评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09期

3 杨爱华;;网络课程中视频质量的优化[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8期

4 赵大军;刘思平;李冶文;俞航;;视频质量评估方法及规范[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1年04期

5 白彦鹏;吴学智;何如龙;;视频质量客观评估方法分析[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年10期

6 孙延;岑峰;;基于深度的3D视频质量评价[J];微型机与应用;2013年03期

7 田玲;廖紫纤;何楚;;三网融合下基于压缩感知的半参考视频质量评估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年06期

8 王新岱,杨付正;视频质量的主客观评估方法研究[J];电视技术;2003年08期

9 曾锐;;视频质量与维护[J];中国有线电视;2009年06期

10 ;宝利通宣布支持H.264 High Profile,同样的视频质量仅需一半带宽[J];中国新通信;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春亭;柳杨;;基于视觉感知的视频质量测量方法的研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史萍;;基于特征的视频质量损伤度客观测量方法[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辉麟;史宏;;基于变权参数的铁路视频监控系统视频质量动态检测方法研究[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4 谭杰;孙志刚;程辉;;IPTV视频质量监测模型[A];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桂卿;傅雪鹏;佘方毅;;IPTV视频传输质量问题分析[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三等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安捷伦科技公司;MDI 指标衡量视频质量[N];通信产业报;2006年

2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安捷伦:三重播放环境验证IPTV(下篇)[N];通信产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河潮;网络丢包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估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史志明;网络视频质量评估方法与测试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刘河潮;网络丢包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估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杜海清;无线传输中的视频质量评价及控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杨艳;基于多特征类型的无线视频质量用户体验(QoE)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苏洪磊;基于码流的网络视频无参考质量评估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赵敏;基于IP网络视频质量自适应控制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陈守宁;压缩感知视频传输中质量评价及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9 徐静涛;基于特征学习的图像与视频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

10 蔡委哲;能量捕获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婕;基于自然场景统计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价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

2 孙鲁川;网络会议视频质量评估方法分析、改进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余浩淼;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层质量监控与故障检测系统[D];复旦大学;2013年

4 贾琳;基于DSP的视频质量监测系统设计[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刘洋;基于HTTP自适应流媒体的质量评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田云;H.264的视频质量评估及编解码算法的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刘兴龙;基于视觉特性的视频质量评估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王进;考虑网络丢包的视频质量无参评估模型[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9 朱元全;变电站视频质量诊断系统的检测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吴丽丽;码流感知型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实现[D];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52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152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4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