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3D打印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发布时间:2018-08-05 13:05
【摘要】:三维(3D)打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应用于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随着打印材料的研发和控制技术的完善,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相较于传统制造技术,3D打印在小批次、设计复杂的物件制造上具有成本和效率优势,这也使得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拥有极佳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述了3D打印技术的相关概念并综述了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四个方面的应用:辅助外科手术,如打印3D模型辅助医生进行术前规划,打印手术导板等;打印个性化医疗器械,如打印助听器、义肢、义齿、新型给药系统和个性化内植入物等;应用于组织工程,如打印组织工程支架以及生物3D打印技术等;应用于医学教育和基础科研,如打印3D模型用于临床教学或者解剖教学,打印3D实体模型用于生物力学研究以及3D打印人工组织器官用于药物测试和肿瘤研究等。最后总结了现有3D打印技术的不足之处,并对其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Abstract]:Three-dimensional (3 D) printing appeared in the 1990 s and was initially used in mold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design and other fiel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inting material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ontrol technology, its application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3D print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st and efficiency in small batch design and complex design, which makes 3D printing technology have an excellent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medical field.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assistant surgery, such as printing 3D model to assist doctors in preoperative planning, printing surgical guide plate, etc. Printing personalized medical devices, such as printing hearing aids, prostheses, dentures, new drug delivery systems and personalized implants, etc., used in tissue engineering, such as printing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 and biological 3D printing technology, etc. It is used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such as printing 3D model for clinical teaching or anatomy teaching, printing 3D solid model for biomechanical research, 3D printing artificial tissue and organ for drug testing and tumor research, etc. Finally,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3D printing technology are summarized, and the prospect of its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is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基金】:广东省科技重大专项(2015B010125005)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J4100153) 中国南方智谷引进创新团队项目(2015CXTD05)
【分类号】:R319;TP391.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宓开鸿,李继承;组织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商庆新,曹谊林,张涤生;生物工程领域的崭新前沿——组织工程[J];前进论坛;2001年03期

3 育巍;;组织工程肾首次进行动物试验[J];国外医学情报;2001年03期

4 曹谊林,崔磊,商庆新,刘伟;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2年04期

5 ;“组织工程”二期课题获国家“973”项目立项[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6 孙伟,李惠武;计算机辅助组织工程的发展和现状[J];医用生物力学;2005年03期

7 樊瑜波;陶祖莱;;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力学[J];医用生物力学;2005年04期

8 孙伟;计算机辅助组织工程:概况、范围和挑战(第一部分)[J];医用生物力学;2005年01期

9 丁焕文;王迎军;尹庆水;;计算机辅助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10 杨志明;;组织工程进展与展望[J];解剖学杂志;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其清;姚康德;刘玲蓉;;组织工程与组织工程材料[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樊瑜波;陶祖莱;;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力学[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3 杨志明;;组织工程发展趋势及展望[A];第三届全国口腔颌面部创伤暨修复重建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樊瑜波;;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力学[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迟宝荣;孟祥伟;孙艳;胡春光;姜金兰;;组织工程肝构建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6 曹谊林;;组织工程的发展与主要研究方向[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7 顾晓松;;组织工程神经的研究进展[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朱楚洪;应大君;糜建红;;组织工程生物血管构建[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邱建辉;史廷春;姜睿智;索海瑞;;组织工程新技术:器官打印研究进展[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10 任杰;;组织工程用支架材料研究进展[A];2005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晓芸;人类机体再造的曙光组织工程[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丹;组织与器官重建:让梦想照进现实[N];健康报;2009年

3 记者 王春 特约通讯员 李佳 首席 曹谊林;组织工程:再造完美血肉之躯[N];科技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吴洁;为实现“人体配件工厂”的梦想[N];科技日报;2002年

5 毕东海;组织工程前瞻[N];浙江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王春 特约通讯员 李佳;探访组织工程“梦工厂”[N];科技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常丽君;即将走入现实的组织工程器官[N];科技日报;2013年

8 陈丹;美在实验室中培养出组织工程骨骼肌[N];科技日报;2014年

9 张建松;上海开展人体组织工程临床探索[N];中国医药报;2001年

10 丁香;成人干细胞的突破——首次组织工程气管移植成功[N];中国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英锋;基于内皮祖细胞和脱细胞动脉基质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的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06年

2 周慧梅;组织工程医用生物补片重建阴道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马英智;利用人表皮干细胞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复合皮肤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唐秀杰;组织工程构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5 杨家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真皮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严泉剑;兔组织工程膀胱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庄颖;组织工程椎间盘的体外初步构建及其生物学性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8 梁峰;组织工程肝单元构建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9 黄沙;控制释放载体的研制及其构建功能型组织工程皮肤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0 王富友;组织工程骨软骨仿生设计与初步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65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165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e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