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融合的表情识别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omplete facial expression information contained by single data in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the image and marker data are fused. In view of the complexity of manual feature extraction in traditional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 neural network framework is adopted. Thus the automatic feature extraction is realized. This algorithm is based on facial expression image and marker point data, takes neural network as the frame, uses sparse automatic encoder to pre-train the network, realizes the sparse connection of the network, in addition, 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 weight updating, the structured regular term (structured regularization), is used to restric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ifferent data and hidden layer neur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sion of image and marker data can more fully express facial expression inform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parse automatic encoder and structured canonical items can extract the key features more effectively. The neural network can automatically analyz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put data in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73222;61203253;61233014) 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新兴产业)(2015ZDXX0801A02) 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6JC014) 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3DL201502)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自炉;张有为;李景文;;融合人脸局部区域的表情识别[J];信号处理;2009年06期
2 胡明银;孟凡民;;微表情识别的侦查实用性探析[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申寻兵;隋华杰;许坤金;;微表情识别能力与在校生人际关系相关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3年28期
4 武宇文,刘宏,查红彬;基于特征分组加权聚类的表情识别[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年11期
5 何良华,邹采荣,包永强,赵力;人脸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进展[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5年01期
6 杨国亮;王志良;王国江;;面部表情识别研究进展[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年04期
7 王功孝;;面部表情识别研究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4期
8 韩t}t};王益文;洪慧;徐艳娇;;面孔呈现顺序对局部表情识别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宁凡;厉星星;;基于人脸几何结构的表情识别[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06期
10 方婷;葛万成;;基于人脸非对称性的表情识别[J];信息技术;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卓卿;俞国良;;情绪表达者的文化差异对表情识别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章吉;陈英和;;儿童混合表情识别的发展及与基本表情识别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刘芳;王志良;徐银梅;陈锋军;郭群;;应用于表情识别的黑斑特征算法的设计与实现[A];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史光远;崔丽霞;;性别和羞怯水平对大学生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曹宇嘉;郑文明;赵力;邹采荣;;基于差值模板特征的表情识别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李睿凡;朱强生;郭燕慧;刘海涛;;鲁棒局部保持投影的表情识别[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韩t}t};王益文;;面孔呈现顺序对局部表情识别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欧阳琰;桑农;;基于面部动作单元组合特征的表情识别[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罗峥;魏锦;陈凡;尹天骄;;自闭、智障与正常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差异[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明;傅小兰;;微表情识别的背景效价效应[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勇;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表情识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李远征;人体目标跟踪和表情识别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阮锦新;多姿态人脸检测与表情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欧阳琰;面部表情识别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朱明旱;基于流形学习的人脸表情识别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刘帅师;非均匀光照和局部遮挡情况下的鲁棒表情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铮;基于二维MB-LGBP特征的表情识别及其光照检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付晓峰;基于二元模式的人脸识别与表情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洪涛;船体建造CAD/CAM系统数据库技术及面部表情识别技术的若干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李永强;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人面部运动识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春荣;情绪情境与训练因素对微表情识别能力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2 窦晓娟;大学生自卑特质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黄世伟;双相躁狂患者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陈心韵;抑郁倾向、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生态化微表情识别差异及评估指标初探[D];苏州大学;2015年
5 张海婷;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体动作及自发表情识别[D];山东大学;2015年
6 武冠群;基于情感模型的表情识别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路立;生态化微表情识别测量的编制及微表情识别差异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王晶晶;面部反馈对表情识别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剑云;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表情识别算法[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赵晴;微表情识别、亲社会行为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66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16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