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知识图谱的交互关系浏览与分析:可视化模型与系统实现

发布时间:2018-11-14 08:47
【摘要】: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复杂数据的异构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给各个领域带来了数据存储、处理和探索的挑战。在数据采集、传输、探索和分析的各项基本技术中,最需要的是从多源、多变量、流数据集中发现关系。因此,本文重点关注基于知识图谱的关系浏览与可视化,取得了以下成果:(1)采用知识图谱作为基础数据模型,提出并实现了一套关系分析中所需要的数据建模方法,包括:对象、对象的属性、对象之间的关联、对象的空间结构;(2)参考可视化领域新近提出的What-Why-How分析模型,总结了可视化驱动的复杂关系的交互分析模型;(3)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包括数据获取、建模和可视化在内的关系分析原型系统。最后,本文通过若干个案例说明我们的方案的有效性。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the heterogeneity, diversity and dynamics of complex data bring challenges to data storage, processing and exploration. Among the basic technologies of data acquisition, transmission,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it is most necessary to discover relationships from multi-source, multi-variable and stream data sets.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rowsing and visualization based on knowledge atlas, and achieves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using knowledge map as the basic data model, a set of data modeling methods for relational analysis are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Including: the object, the object's property, the object's association, the object's spatial structure; (2) referring to the newly proposed What-Why-How analysis model in the field of visualization, the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driven by visualization is summarized. (3) A prototype system of relational analysis including data acquisition, modeling and visualization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Finally, several cas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scheme.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31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亮,谭建荣;基于相密度的混沌吸引子可视化方法研究[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1年05期

2 陆枫;陈传波;卢正鼎;;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内容可视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年01期

3 温庆庆;;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8期

4 欧海英;张为华;赵经成;韩玉;;设计优化可视化研究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20期

5 张兴学;黄继鸿;张朋柱;;群体研讨信息智能可视化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2期

6 郝红星;吴玲达;宋汉辰;;网络社区及其链接可视化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13期

7 陈枫琳;;浅谈专家专长可视化方法与工具[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01期

8 赵淑芬;;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可视化技术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25期

9 Gruia-Catalin Roman;Kenneth C. Cox;陈海东;;程序的可视化:将程序映射至图画的技巧[J];计算机科学;1993年01期

10 韩丽华,程朋根;GIS环境下面对象可视化技术与方法[J];测绘通报;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洪亮;谭建荣;;基于相密度的混沌吸引子可视化方法研究[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2 吴晓莉;史美萍;;晶体生长实验流场数据的可视化研究[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余弦;吴锋;;一种危险品运输车辆监控信息可视化方法[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柳佳佳;;可视化与地图学[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鹏;李思昆;;基于本体论的社会网络信息建模与可视化方法[A];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进展2008--第七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毅;华一新;曹亚妮;曹一冰;;面向谈判划界的国界信息可视化方法研究与实践[A];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2年

7 刘晓平;李书杰;石慧;;规律维问题初探[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周献中;顾卫江;;一个基于过程的可视化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赵志强;阮宗才;陆祖宏;;一种三维脑图像数据远程可视化新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季浩;李书杰;刘晓平;;规律维的建模与可视化方法研究[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闻芝;可视化技术推动制品品质提升[N];中国化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隽立然;面向个人基因组变异的功能注释与可视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卢德宝;复杂地形条件下基于电阻率法的对地可视化监测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3 冯朝路;心脏组织分割与可视化关键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李杰;地理观测数据时空可视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5 甘Oz;基于参数可视化的裂变堆中子学精细建模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邓烨;基于属性偏序可视化方法的柴胡证“但见一证”理论传承创新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李颖;心脏可视化研究及其在量化分析中的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8 张雷;心脏电生理的快速仿真和交互式可视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吴晓莉;面向空间遥科学实验的流场可视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李博;高维多目标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基于元图的关联规则可视化方法[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何蔷;克隆代码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查燕平;基于非常规突发事件的人工社会可视化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关岳;大规模微博数据的品牌检索与可视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贺潇磊;软件网络拓扑与参数可视化研究与分析[D];东北大学;2013年

6 朱晓丹;大规模复杂电磁环境三维可视化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吴长龙;人体肺部理想二分叉气道树的构造和可视化[D];东北大学;2014年

8 朱宗喜;钢桁梁桥可视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9 王博;钢筋混凝土桥梁可视化及信息管理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10 田野;不同震源类型的可视化识别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30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330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b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